陸映彤
一路走走停停,路過了誰的風景,又成為了誰的風景。
——題記
“不到長城非好漢”將長城的雄偉展現的淋漓盡致;“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早將泰山的豪情埋于我們心間;“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母親之河承擔著滾滾歷史的生命力代代相傳。
“紙上得來終覺淺”,祖國大地的美麗風光豈是幾卷畫卷就能描繪的?“絕知此事要躬行”,多出去走走吧,用心去體會那秀麗山河,歷史長流。
正是這樣美麗的山河,多少人為其拋頭顱、灑熱血;正是這樣愛國的情懷,支撐著我們無畏地拼搏。祖國的山水印在我的腦海,祖國的人們更是溫暖了我的心。
辛棄疾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好作品,他的作品給我們展現了祖國的風景,他的愛國情懷,也是我們心中最美的風景。在當時,他立志殺敵,他的老師——一位儒學大家劉瞻,覺得他在胡說八道,簡直荒唐至極,但辛棄疾不為所動,不僅成為兩宋詞作最多的人之一,也是一位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的事跡至今還在被人們傳頌。辛棄疾這個想法是針對當時朝中奸臣賊子們不僅置金兵南侵的外患于不顧,而且還竭力打擊抗戰派的黑暗現實而發的。一位年輕的莘莘學子,竟然懷有如此強烈的正義感,擁有如此熾熱的愛國心,這是何等的可貴,但他面對恩師的反對,甚至整個統治集團的反對,卻能不改初衷,這才是最可貴的。
愛國不只表現在為國捐軀上,只要能為祖國作出貢獻的都是愛國的。
顧炎武,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青年時代,他面對的是內憂外患的社會大變革時期,14歲的顧炎武立志要為國家的興旺而奮斗終生。這樣一位有志氣的人,相貌卻很奇怪,他年幼時曾患病,病愈后雙眼斜視,但他的相貌并沒有為他成為一代文宗造成障礙,他的名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知激勵了多少愛國的有志之士,為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奔走呼號,奮斗不息。正是這濃厚的愛國情懷,顧炎武才能為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增添了新的一筆,成為一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
如今,街頭偶爾會看到一個賣糖人的老爺爺,頭發花白,彎腰駝背,但他的每一份心思都凝聚在那甜甜的糖里,他每一分力氣都用得恰到好處,只要是他吹出來的糖人,無不栩栩如生。每到收攤時,他總是步履蹣跚,吃力地推著那輛舊三輪車,身體很疲憊,心里卻全都是滿足。我想:他熱愛他的生計。糖人,留在我們心里的似乎只有一絲甜味,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糖人。透過那近似透明的糖人,總有人在對我微笑,是祖國,還是歷史?是的,歷史離我們遠了,鮮有人去真真切切地去關注它,傳統文化在人們心中也淡了。幸而,總有人放下一切,認真地傳承著它們。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瑰寶,怎么能夠拋棄。靜下心來品讀的一首詩,都能豐富我們的內涵;潛心研究的一幅畫,都能提升我們的美感。傳統文化給予我們的太多太多,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她,發揚好她。這是我們的承諾,也是我們的責任。賣糖人的老爺爺是一幅風景,甜甜的糖人更是一幅風景,而那隱藏于糖人之下的傳統文化,才是絕美的風景。糖人的甜味在我嘴里發酵,慢慢縈繞在我的心間。
風景,哪里都有,但只有用心去觀察,才能真正感受它的美;人性,每個人都有,但只有保持良好的品德,才能被人們所銘記。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了解歷史,最終融入歷史,成為推動中國歷史發展的人。
愛國情懷是最基本的美德,也是最高尚的美德,那些為國作出貢獻的人們永遠地被記在我們的心中,成為一幅最美的風景。
歷史是一軸長卷,到處都是風景,我們需要走走停停,用心領會,讓我們也成為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