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摘要】2015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以下簡稱《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一方面通過廉潔自律準則確立高標準,一方面通過黨紀處分條例守住最底線,把《黨章》中關于廉潔自律和紀律規矩的要求具體化,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強決心,從而在全黨樹立起黨規黨紀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關鍵詞】領導干部;準則;自律
一,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建工作,有一個突出的標志,就是習近平同志強調,什么是政績,抓好黨建就是最大的政績。過去我們講政績就是講GDP,現在習近平總書記把抓黨建看成是最大的政績,這對我們加快黨的建設起到非常重大的促進作用。2014年10月8號,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作了講話,第一次提出了“全面推進從嚴治黨”。2014年12月13號、14號,習近平到江蘇進行調研考察,又首次提出了“四個全面”,“四個全面”中就包含了全面從嚴治黨。現在,黨的建設就是在全面從嚴治黨這個新形勢下開展的,全面從嚴治黨必然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強紀律建設,《準則》和《條例》的出臺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解決黨內存在的種種難題,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治國必先治黨,而治黨必先治官,這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部位。抓住這個關鍵環節下功夫,就能夠收到顯著的成效。《準則》和《條例》的出臺,也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好的反響。人民群眾早就希望我們黨能夠全面從嚴治黨,中央出臺這樣行之有效的制度規范,有力地遏制和防治干部違紀、腐敗等問題,自然贏得了民心。
三,現在的《準則》和《條例》分別對2010年和2003年出臺的規定進行了修訂,這是黨的制度改革的一個重大成果。在過去的實踐中,我們黨已探索形成一整套比較完備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但是隨著歷史條件、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有的法規內容已不能完全適應今天的要求。比如,原來的準則是在1997年《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基礎上修訂而成,2010年正式頒布,至今已有五年時間。老準則試用的對象過窄,從題目《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可以看出,它僅對黨員領導干部提出規范,沒有涵蓋全體黨員;老準則缺乏正面倡導,提出的“八個禁止”、“52個不準”全是負面清單,而且許多條款與紀律處分條例相重復;老準則有些內容與廉潔主題沒有直接關聯,廉潔的主題不夠突出。再比如,原來的條例是在1997年《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試行)》的基礎上于2003年正式頒布,至今已有12個年頭。老條例對違反黨章、損害黨章權威的違紀行為,缺乏必要和嚴肅的責任追究;老條例紀法不分,近半數條款與國家刑法相重復,把本來適用于全體公民的法律規范作為我們黨組織和黨員的紀律標準,降低了對黨組織和黨員的要求。
四,十八大以后,中共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定不移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突出強調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所以,就需要將這些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制度化,將嚴明政治紀律、嚴守政治規矩、落實“八項規定”精神、反“四風”等內容納入到條例當中。所以,在新的條例中,就把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舉措進行了充分的體現,比如法紀分開、紀嚴于法、紀在法前等一些新的概念,都體現在了新條例當中。把十八大之后的成果轉化為紀律要求,納入到新條例中去,實現了我們黨內法規建設的與時俱進。
總結:我們應當看到,《準則》和《條例》,一個談自律,一個談他律。自律與他律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準則》是黨員干部的內在自我約束,自律到位了,很多違紀根本就不可能發生。《條例》是外在的威懾,劃定紅線、設置雷區,是對違反黨規黨紀的懲治。可以說,每一個黨員干部如果僅僅靠自律或者僅僅靠他律都是不夠的,只有把兩者結合起來,既講高標準,又講最底線,內外兼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