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鈺
摘要:目前我國中小企業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其中財務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由于小企業的生產總值,利潤以及出口額在全國占據的比重較大,因此,需要高度重視,但是又由于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在一些管理方面上存在著管理不夠完善規范,受經濟影響波動較大,因此中小企業在資金和融資問題方面,制度不夠完善,財務方面較容易出現問題,財務專業人員素質不高、水平不夠,因此文章就目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道路,促進中小企業在強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當中得以穩定的生存,穩步的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解決方案
一、中小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中小企業融資政策法規不夠完善
中小企業常常會出現融資困難的現象,造成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相關的融資政策法律和法規制度不夠完善,缺乏有力的擔保機構和完善的體系,而目前現有的融資體系不能夠幫助中小企業實現長期的融資,而且我國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努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財稅扶持力度。此外,小企業貸款的成本是大型企業的平均五倍還多,銀行對于中小企業提供的貸款也不夠多,很多銀行甚至不愿意給中小型企業提供貸款,導致中小型企業出現融資困難。
(二)中小企業資金周轉不靈
由于中小型企業貸款出現障礙,融資困難,因此很多企業出現資金短缺或者周轉不開的現狀。近年來,我國對于中小企業申請貸款的條件審查更為嚴格,譬如,企業在各家商業銀行信譽狀況良好,沒有不良信用記錄:符合建立與小企業業務相關的行業信貸政策。這些限制條件導致一些商業銀行對于中小型企業提供貸款的條件更加苛刻,近些年來由于經濟危機的大環境,導致很多企業都出現嚴重的資金短缺現象,而現在銀行貸款條件越來越嚴格,融資出現巨大障礙。根本原因經過分析得知,中小型企業自身欠債較多,融資成本很高,風險很大,導致很多銀行不愿意給其提供貸款,從而導致一些中小型企業出現資金困難,周轉不靈的現狀。
(三)財務方面缺乏科學控制
目前我國的中小型企業在財務方面出現控制不夠的現狀,主要表現在對現金的管理方式出現問題,很多資金閑置或者不足,部分企業甚至認為,公司的資金累積的越多越好,因此導致大量的現金無法運用到運轉當中,大量資金閑置浪費。還有一些企業由于缺乏計劃,導致資金周轉不靈,無法提供繼續用到的資金,造成財務問題,多數企業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財務體制,導致賬本上的賬目和實際收支情況不能對上,出現流動資金緊張的情況,影響公司的發展。還有一些企業由于缺乏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對于資金的流動以及分配和使用不能夠進行科學的估算,造成資金出現短缺或者閑置的現象,對于整個企業發展而言是極為不利的。
(四)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中小企業制定內部財務管理的制度的核心是實行權責明確,相互制約的內部機制。一些企業的財務出現問題是由于規章制度不健全,雖然建立了一部分制度,但是在大的宏觀層面的制度卻不夠完善,而且在日常的實施當中也得不到有效的施行,這就導致中小型企業無法對財務管理進行有效的控制,不能夠有效的進行管理和牽制,中小型企業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相關部門監管力度不夠,例如對資金分配不合理,造成資金過渡浪費或者閑置,或者有些企業很容易就會出現資金短缺,不能夠給企業帶來良好的效益。還有一些企業違反了相關的管理制度,帶有超過限制的現金囤積,不按照國家的規定,不在銀行匯款結算。有一些中小型企業管理失控,對于固定資產的多少不確定,也不加以記錄。在日常的核算中對于賬目計算不清楚,資金出現問題,核對困難等現象的出現,對于財務方面有著極大的影響。
二、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制度管理,完善管理體系
中小型企業應當根據自身企業的特點,制定出適合自己的符合企業目前現狀的一套財務管理制度,比如說設置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對資金的流動和管理,現金的開銷和員工工資的核算,固定資產以及流動資產的清算等工作進行核算:或者制定相應的符合的財務管理制度,比如說現金報銷等一些核算制度的實施,對財務管理的狀況進行記錄和更加的規范化,防止一些不毖要的錯誤產生:其次是相應的考核制度的制定,可以根據各個崗位的不同制定出相應的權力和義務,規范財務管理工作的標準,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杜絕不合法和不合理的情況發生:最后需要通過企業設立內部的審核和監督管理機構,提高財務內容的真實性,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把中小型企業的財務管理提高到一個標準化的層面上來,促進財務管理職能的全面發揮,保證企業生產運營得以正常進行。
(二)強化中小型企業的信用觀念,提高信用度,拓寬投資渠道
中小型企業由于自身對于信用和投資概念不夠清晰,導致很多企業都不能夠正確認識到信譽的關鍵性,因此,中小型企業想要擺脫融資困境,需要強化自身對信譽的認識,做到誠實守信,規范正規的經營,其次還要積極的拓寬融資的渠道,如通過企業內部融資,銀行貸款或債券融資等,加強自身和大型企業之間的聯系。借助大企業的信譽為自己擔保,從而取得融資金額。
(三)強化資金管理。加強財務控制
由于資金牽扯到中小型企業運營的各個方面,因此,運營者需要認識到資金的運用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職責,而是關系到各個部門和經營公司的大環節,因此各個部門需要共同努力,為公司的經營和管理做出努力。同時企業需要提高自身的資金使用率,避免一些企業出現大量的資金滯留,導致資金不能夠有效的運作在市場當中,造成一些資金的損失。最后中小型企業還需要建立完善的內部財務管理機制,對財產的管理和收支進行記錄,不能夠全部都是一把抓,這樣容易造成混亂。還應當定期對財務進行檢查,督促財務管理人員保持警惕,不能夠疏忽大意。
(四)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學化管理能力
中小型企業進行融資和投資的時候,需要正確估算出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間的協調,對其整體進行布局和規劃,還需要根據財務部門提供的各項數據進行估算和計劃,樹立起正確的投資理財的觀念和方向,還應當對需要投資的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對項目的現狀和投入資金,技術管理水平進行分析,規范項目投資的環境。
(五)加強財務管理人員建設,提高財務管理人員業務水平
長期以來,中小型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不夠高,給公司的運營造成了一些困擾。很多時候,中小型企業對自身財務知識和會計知識體系的認知都不夠清楚,也不能夠很好的區分二者的不同,根據定義而言,財務管理是會計工作的一部分,財務管理的內容也僅僅局限于運營資金的管理。財務管理人員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于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人員:而會計指的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運用專門方法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提供會計信息,并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逐步開展預測、決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可以說,會計是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因此,中小型企業需要重視財務預算和運營管理,同時還需要提高財務管理水平,聘請那些具有專業知識技能和較高素養的專業人員進行管理。這樣才能夠有效的將那些專業的知識運用到操作運轉當中去,使得中小型企業發展的更好,為以后的資金融入實現更加便捷的條件,為社會創造出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