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靜
【摘要】:居斯塔夫·福樓拜是19世紀中期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他通過冷靜地觀察生活揭露了法國當時的社會,展示了歷史舞臺上那些資產階級的凡夫俗子,浪漫主義激情已成過去的時代,現存的只是讓人厭惡的實際生活。他最為著名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愛瑪是一位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她的悲劇正是由浪漫主義的追求與庸俗的現實生活的矛盾所導致的。下面將從四個方面分析愛瑪的悲劇性。
【關鍵詞】:《包法利夫人》;愛瑪 ;愛情悲劇
一、少女心馳神往的“愛情夢”
愛瑪在小說中的亮相,作者分別從外貌、動作和側面描寫在世人面前展現了愛瑪美麗、天真、善良、伶俐聰慧的內在品質。小說中通過夏爾的眼睛這樣描寫到:“她有一雙美麗的眼睛,眸子是褐色的,在睫毛的襯托之下顯得烏黑。她的目光炯炯有神,看起來單純又直接,既不害羞,也不害怕。”其次這樣寫道:“在當夏爾來給她父親治病,愛瑪為父親試縫幾個小布墊子,由于她花了好長時間都沒有找到袖套,她的父親等得不耐煩了,但是她并沒有頂嘴。”最后寫道“夏爾給魯昂看完病下樓走到大廳的時候他發現在一個鍍金畫框里有一位用鉛筆畫的文藝女神的頭像,頭像下面寫著:獻給我親愛的爸爸。”這三種描寫都足以表明了愛瑪她本質上不是壞女人,更何況她的父親等到她13歲時把愛瑪送到修道院去受教育。修道院本是苦修節欲的地方,然而對于愛瑪來說恰恰相反。愛瑪在修道院的生活雖然在小說中占的篇幅不長,不過從間接而又客觀地描寫中我們可以感受得到愛瑪的夢想,即所謂的“愛情夢”是很強烈的。小說中有一段話非常能證明這一點文中寫道:“她只好在寢室里偷偷閱讀,愛瑪小心翼翼地掀開的錦緞封面,就見每首詩文底下,署著陌生作家的名字,大多數不是伯爵就是子爵,她看著這些名字看呆了,她緊張得有點顫抖。”作者通過簡短細膩的話語充分展現了愛瑪身上存在著的最為細膩、真實的性格特點,并從但作品中看出作者是同情愛瑪的。因為愛瑪本身沒有錯,而是她所生活的環境使她變成了這個樣子。
二、少婦理想與現實背道而馳
愛瑪婚后的生活與她婚前想象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夏爾循規蹈矩的生活和兩個人的愛好不同導致了婚后的愛瑪并不幸福。愛瑪喜歡文學、音樂,多愁善感,但是并不傾向于藝術,尋求的是主觀的情。愛瑪由于本身姿色的美麗而一直生活在別人虛偽的語言世界里,再加之她生性敏感,于是在她心中便認為“如果比起四周的人們,我應該享受一種較優的命運。”在現實生活中,她通過改變生活環境、模仿和購買奢侈品裝點生活來滿足自己“貴婦人”的生活,特別是她在參加了沃比薩爾舞會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上流社會紙醉金迷、浪漫安逸的氛圍,并從這一刻起,愛瑪為這種生活所傾倒,她的欲望更加膨脹起來。但是現實是殘酷的,現實又不可能滿足她的欲望,這樣的矛盾使她變得狂躁。不參加舞會的她就開始懷念、抑郁,每天都悶悶不樂,無精打采。夏爾為了治好愛瑪,不惜一切代價搬家,給愛瑪換比現在稍微大一點兒的城鎮。
小說寫到這里,相信每位讀者都能感受到愛瑪的巨大變化。愛瑪從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女變成了崇尚燈紅酒綠、繁華無比的都市生活。她并不喜歡安逸寧靜的鄉村生活,因為這種平淡的生活叫她無法呼吸。可是現實生活對愛瑪是殘忍的。尤其是在在物質條件并不怎么富裕的情況下,想實現夢想真的是比登天還難。這對于她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打擊,她曾問自己“為什么要結婚?”她開始后悔與夏爾結婚,對待夏爾也越來越冷淡。
三、偶遇知音“南柯一夢”
真正的愛情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的。道理很簡單。夏爾作為一名鄉鎮醫生,收入平穩,但是這最終還是無法滿足愛瑪的虛榮心。愛瑪的奢侈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愛好。搬到榮維爾鎮后,愛瑪認識了年輕又英俊的見習生萊昂,愛瑪與萊昂經常談論文學、音樂。兩個人日久生情,愛瑪為了保持一個賢妻良母的形象,她最終把這份感情壓在心里。當萊昂去巴黎以后,她的生活又回到原點。就在這時,一位情場老手出現在愛瑪的生活中,他就是羅多爾夫。羅多爾夫與夏爾截然不同,他就像騎士一樣,會給女人帶來她們心目中的浪漫愛情。而這樣的男人正是愛瑪最需要的。這時的愛瑪就像在做夢一樣,因為她的所謂的“愛情夢”在這個男人身上變成了現實。這種醉生夢死的生活不僅僅給愛瑪帶來了快樂,同時也使她離悲劇越來越近。在羅多爾夫無情地拋棄愛瑪之后,牢牢地抓住了萊昂。他們在巴黎幽會,愛瑪把自己的丈夫撂在一邊,成日談情說愛,這樣道德敗壞的她都不知道離悲劇更近了。在她看來男人賺大錢是責任,女人花錢是義務。于是她把夏爾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都花費在巴黎的小情人身上,愛瑪為了維持奢靡的生活,她一直暗中預支金錢。之后的愛瑪變得更加大膽,她向高利貸商勒樂借錢,為的只是維持能讓她愉快的偷情生活。我們都知道金錢是建立愛情的物質基礎。然而,愛瑪與萊昂的愛情極度缺乏物質基礎,因此這樣的愛情一開始就注定不會長久,注定是悲劇。
四、夢幻泡影 浮生若夢
愛瑪不惜一切代價用家里的錢養活情人,在旁人看來這似乎是不正常的。但在愛瑪麻痹的心里這一切都正常不過了。因為她需要的只是浪漫的愛情而已,她又怎么會在乎夏爾的死活呢?就在這時,愛瑪向高利貸商勒樂的借款超出其償還能力,無能為力的她開始向兩個情人借錢。一位是萊昂,另一位是羅多爾夫。可是兩個人就像約定好了似的都用種種借口拒絕了愛瑪,這使愛瑪痛心不已。這回,愛瑪真正認識到了情人的無情與虛偽。因此,她便放下了所有的尊嚴向人借錢。在借錢的過程中,有人趁人之危想占有愛瑪,但是愛瑪緊忙跑出來,或許這時的她已經明白了,除了夏爾沒有人會對她真心的好。不過一切都晚了。她徹底崩潰了,因此服下了砒霜,中毒身亡。
愛瑪臨死前,她眼中出現了市場流浪街頭的瞎子,她嘴里說著“瞎子!瞎子!”。“瞎子”的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一方面是指真實存在的瞎子,而另一方面則暗示著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真像瞎了眼一樣,她后悔不已。
參考文獻:
[1]福樓拜.包法利夫人[M].哈爾濱.出版社,2007年12月
[2]鄭克魯.法國文學史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
[3]江伙生.法國小說論[M].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年7月
[4]吳岳添.法國文學流派的變遷[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
[5]鄭克魯.法國文學史[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