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秀
摘要:“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重點在于研究問題、研究教師合作、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由此營造出良好的師生互動和交流的空間,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促進行動教學,提升學生課堂積極性。本文基于高中政治課程“同課異構”的教學實踐,從教學目標、教材處理和教學方式、課堂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評述,綜合具體的實例分析來闡述“同課異構”教學模式開展,分析其獲取良好教學效果的 原則,由此提出“同課異構”教學的具體方式。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同課異構”;教學模式
“同課異構”教學模式有助于更新教育理念,對教學管理進行創新,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有助于展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其能夠遵守因材施教的教學措施,提升教學效果,有助于課程改革的推進。但很多學校對于“同課異構”教學模式了解很少,很多學校出現盲目跟風的現象,上課教師之間呈現“PK”狀態,“異構”變得十分僵硬,甚至出現變異的情況,和教學模式的初衷相去甚遠。
一、保證“同課異構”教學高效的原則
1、圍繞目標,忌過度求“異”。“同課異構”教學模式需要教師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來表現“異”,但是還需要兼顧“同”,原因在于“同”是教學模式的起到,也是整個過程需要實現的最終目標,不管教學過程如何的差異,最后都需要回到“同”上面。因此高中政治教師需要在秉承求同存異的原則,提升自身教學的個性,但是不能和教學目標相去甚遠,但是很多高中政治教師在“同課異構”教學中忽視了“同”的教學目標,純粹只是為了個性化教學才“異構”,沒有將教學目標作為具體的引導,只是以自我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其個性化教學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學課程的豐富程度,只是簡單的追求創新,一味的追求教材拓展,注重文本的發掘。
2、注重特色,忌輕“異”求“同”。“同課異構”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師們十分注重教學經驗的交流,注重教學成功率的分享,例如,XXX學校三個年級,將本科組作為基礎單位,每周進行一次集體的備課,確定具體的主題之后采取一人做主、多人參與的形式,注重學習的分享,注重發揮教師的引導和邏輯思維的能力,發揮新教師的專業特長,如果教師擅長用多媒體講課,語言組織能力很強,語言的鼓動性很強。但是很多學校的“同課異構”的活動目的不是為了強化師生和生生間的交流,忽視了經驗的分享,只是將課程作為評定的過程,由此評選出學校的“示范課”、“最優課”等類型,將其推廣,導致其他類型的教學經驗被忽視。表面來看,“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能夠展現不同教師的特長,但是最后都因為一個標準課堂埋沒了教師的教學特色。該種輕“異”求“同”的教學模式很難提升高中政治的教學效果,將教師的教學特色和教學優勢抹殺了。
3、關注學情,忌“標新立異”。“同課異構”教學模式為了獲得良好的教學結果,教師需要嚴格按照教學目標分析教學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實施教學設計,由此實現以“學”定教,因“學”而異,順“學”而為的教學目的。但是XXX地區的高二年級在學習政治課程的時候,由于文理分層,傳統的考試模式被打破,考試方式采取合格考和選拔考兩種形式。該學校的高三年級十分注重選拔性的考試,但是部分教師在“異構”教學模式的 引導下忽視了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狀況,教學過程忽視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程度,無法從學生的身心特點角度來適當的選擇教學措施,導致“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淪落為一味地追求特殊和個性,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
二、“同課異構”教學模式的構建
針對“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研究實踐價值很高,就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來看,高中政治教師需要首先明確“同課異構”的涵義,分析該種教學模式的主要構建形式,由此才能展現教學模式的優勢,就像著名學者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任何一個教師都不是渾身自帶教學優勢的,每一名教師的教學都存在教學優勢,有別人不具備的優點和教學訣竅,能夠在精神的某一個領域受到別人的青睞,教學效果很突出,能夠更好的展現教學技能。課程教學是一門教學藝術,沒有最好,只會更好。如圖1所示,“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構想中會經過異構、碰撞、實踐、反思、達成、分享、成長等過程,實現以上過程的良性循環才能實現教學效果。就XXX學校來看,教學組針對“同課異構”教學模式的實施活動十分徹底,在上半學期來看,除了《科學發展又好又快》課程,還有《國家財政》課程、《企業經營》課程、《社會發展的規律》課程等都實施了不同程度的“同課異構”教學。該教學模式的基礎流程或者整體建構流程如下,教師需要獨立鉆研,寫好教學備案之后,進行集體備課,然后實施教學,采取集中聽課的方式,高中政治教師之間進行互動研討,總結自身不足,提升教學 策略,學會自我反思,撰寫教學反思,最后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就學校的角度來看,需要關注并支持“同課異構”教學模式的展開,注重對該種教學模式的過程管理和分析,學校在高中政治課程實施“同課異構”教學模式上起到行政引導的作用,督促各個組織和部門做好相關的工作,保證教學組能夠在教學具體實踐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首先主備人需要利用“同課異構”教學模式來提升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真實水平,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強迫自己深入到教材研讀和教學目標的分析上,不斷挖掘課程教學的資源,將每一個環節的任務落實,高效完成,提升自身專業的教學素養和教學能力。其次,同年級和同學科的教師需要在“同課異構”的教學活動中,利用該種教學方式和教學平臺不斷激發全體教師的教學熱情,提升教師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不斷挖掘團隊作戰的能力和教學優勢,使每一個教師都能在教學活動中享受到教學的有效性。最后備課組實施“同課異構”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需要讓同年級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的班級的教學中,由此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
參考文獻
[1] 王學軍.從同課異構看課改——論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改革[J].學周刊,2016,12:168-169.
[2] 楊曉麗.高中思想政治課“同課異構”教學探討——以“傳統文化的繼承”教學為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12:120-123.
[3] 王坤.高中語文教學方法研究——以“同課異構”方法為例[J].品牌,2015,03:239.
[4] 湯文俊,徐毅.利用同課異構資源優化高中物理教學設計——以超重與失重為例[J].亞太教育,2015,12: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