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學九
一部教育發展史,就是一部教育改革史。
甘肅教育戰線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改革方向,始終堅持彌補短板的問題導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改革取向,始終堅持素質教育的破題指向,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謀在前面、改在痛點、干在前列。
群眾有所呼,改革有所應。
統籌城鄉義務教育開始破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開始破冰,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開始破土,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呈現蹄疾步穩抓落實的良好態勢。教育精準扶貧看甘肅,“9+1”教育精準扶貧實現了教育扶貧政策全覆蓋;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看甘肅,全國改薄工作現場會在甘肅召開;教育信息化看甘肅,在甘肅召開2次全國信息化教育現場會;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免費營養餐看甘肅,全省所有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營養餐全覆蓋……
發展不停頓,改革不止步。
學前教育的春天來了,兩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成績斐然,農村學前教育實現了建園總數、在園人數、學前教育教師數、學前三年毛入園率4個指標都翻了一番,幼兒教師精準招錄,科學保教蔚然成風,鄉鎮中心幼兒園全覆蓋。
素質教育的春天來了,從千所“德育示范校”到千所“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從千所“快樂校園”示范學校到千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再到千所“綠色學校”示范校,5個千所示范校引領全省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改革指向、民心所向。
法治教育的春天來了,從全面依法治校到全面依法治教,從“七五”普法規劃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從校車安全管理規定到平安校園建設,從法律顧問制度的建立到治理校園欺凌,從學校章程建設到教職工代表大會規程,從高校學術委員會規程到高校理事會規程,一個一個規章和規定的出臺,一件一件措施的落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決策的規范性、科學性、民主性不斷提高。
職業教育的春天來了,
創新創業的春天來了,
鄉村教師的春天來了,
民辦教育的春天來了,
……
春色滿園關不住,教育的春天來了。
各級黨政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教育事業,充分認識到在農村地區加強教育投入,對困難群體加強教育投入,“邊際效益”更大。改革為教育強了筋,壯了骨,教育經費投入逐年增加,辦成了許多以前想都不敢想和想干干不成的事。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教育進入發展最快的時期;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加緊密;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質量明顯提升;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精準資助、精準招考實現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全覆蓋;留守兒童得到教育關愛最多的時期;特殊教育經費得到最有力保障的時期……
教育改革的春天來了。
圍繞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進行的一系列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破體制,建機制,舉實策,教育改革的理念越來越新,理論越來越成熟,實踐越來越豐富,氛圍越來越濃厚,舉措越來越扎實,成效越來越顯著。一批批教育改革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教育改革的制度紅利不斷釋放,全省教育系統的創造活力不斷釋放,全省2600萬人民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提高。教育改革的春風吹綠了45萬平方公里的隴原大地,吹開了百花齊放的教育春天;教育改革的春雨惠及560萬教育人口,滋潤著蒸蒸日上的隴原教育。全面小康的路上不讓一個貧困地區掉隊、不讓一戶貧困家庭掉隊、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堅決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既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向人民莊嚴的承諾。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始終為教育改革撐腰打氣,始終做教育改革的堅強后盾。甘肅貧困發生率居全國第一,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國倒數第一,還有288.7萬貧困人口,脫貧攻堅的任務異常艱巨。省委主要領導多次強調,“挖窮根必須從娃娃抓起,徹底斬斷貧困的代際傳遞”。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指出,砸鍋賣鐵也要把教育辦好,一定要讓甘肅的孩子接受有質量的教育。教育優先發展不能有雜音,科教興省不能打折扣,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不能講價錢,窮省不僅要辦大教育,還要辦強教育,更要努力辦優教育。省委確定了堅決落實教育優先發展這個戰略,堅決補齊鄉村教育這個突出短板,堅決筑牢教師隊伍這個基石;發展上優先考慮教育事業,工作上優先推進教育改革,保障上優先支撐教育發展的原則,這“三個堅決、三個優先”抓教育的原則,彰顯了西部經濟欠發達省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決心和信心。省政府在財力十分有限的情況下,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公共財政教育支出連續五年成為全省第一大公共財政支出。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強則國強,教育改革強則教育強。加快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為社會提供多樣化有質量的教育服務,用改革的辦法和創新的舉措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實現教育改革和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