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寶
【關鍵詞】 低年級;寫話教學;興趣;觀察;
積累;鼓勵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21—0096—01
小學低年級的寫作又稱之為寫話,寫話階段屬于小學生寫作的啟蒙階段,也是寫作的基礎階段,這個階段寫話能力的培養會對以后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影響。新課標中對一二年級寫話的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對此,筆者認為,在低年級的作文教學中,首先不必進行寫作體裁的限制,也不必過于注重篇幅的長短,只要學生想寫、樂意寫,能把話寫通順、寫完整,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即可;其次要重視閱讀、說話,加強積累;最后是加強寫話的指導與訓練。教師認識到這一點,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一、取消門檻,培養興趣
1.降低要求,消除畏懼。對于剛接觸寫話的小學生來說,培養寫話興趣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適當降低難度,讓學生由愿意寫到能夠動筆寫,進而順利寫話。根據一個詞寫一句話,要求把話寫完整,并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把話說具體。如,用“鉛筆”一詞造句,有的學生寫:我有一支鉛筆。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豐富句子:我有一支什么樣的鉛筆?以擴寫的形式,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把話寫得生動具體。教師要相信學生能寫、會寫,并鼓勵引導學生寫好一句話,然后逐步過渡到寫好兩句、三句、甚至是一段話。
2.有的放矢,先說后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以說話為基礎,讓學生自由表達。這樣不僅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從而培養學生“想寫”的意識,激發學生“樂寫”的興趣。
二、指導看圖,注意觀察
要想順利完成寫話教學,關鍵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只有經過細致的觀察,才能對圖畫的內容有深刻的理解。看圖寫話的畫面是靜止的人或物,比較單調,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畫面,以適當提問為支點,進行合理想象,使靜止的畫面盡量動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比如,指導學生觀察一幅拔河場景的圖畫,筆者先要求學生觀察拔河的時間、地點、人物,觀察比賽的人物、周圍的觀眾,以及人物表情等,再聯想實際生活中自己看到的比賽場景,通過想象把自己融入到情境中,進而指導學生說說畫面比賽是怎樣開始的,怎么發展的,結果怎樣,并指導學生先說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然后讓學生動筆寫下來。
三、加強閱讀,積累詞匯
小學生從讀學寫,讀寫結合,這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也是學生學習寫作的基礎,沒有閱讀就沒有表達。低年級的寫話練習應該視為一個在閱讀中積累,在閱讀中思考,在閱讀中模仿的過程。課本是閱讀和積累的重要材料,課堂上教師應注重學生的閱讀質量,并要求學生在課外大量閱讀,提倡學生摘抄好詞好句,以做更扎實的積累。隨著詞匯量的增加,在以后的寫話中,內容也會隨之豐富生動起來。
四、及時鼓勵,樹立自信
學生剛開始寫話,因為缺乏經驗寫不出好東西,作為教師應少做批評,多給鼓勵,在批改作文時,不僅要看寫話的不足之處,而且要找寫話的進步之處。如,用得恰當的詞語、通順的句子等,用波浪線或重點符號劃出來。凡句子完整,符合要求的,均得“優”,并寫上適當的批語指導并鼓勵。如果個別學生的寫話實在較差,也應在文末寫上“加油”、“再接再厲”等批語,并適時告訴他們寫話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指導。學生寫完,盡量抽出課堂時間,讓他們朗讀自己的作文,這在學生中也是一件特別高興的事。教師也可以在自己班級推出文學專欄,展示學生的優秀寫話,以及進步較大的學生的寫話。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獲得了鼓勵,能夠增加其寫話的積極性。
經過一段時間的寫話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大多數學生在寫話時能做到語句通順連貫,許多學生還能用上閱讀過程中積累的詞匯。教師作為引路人,應不斷學習和探索,調動學生寫話的興趣,讓學生體驗寫話成功給他們帶來的喜悅感,使學生樂于寫話,奠定學生的寫作基礎,從而不斷提高語文素養。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