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邦獻
在以往固有的教學模式中,通常不注重學生在數學學習能力方面具有的接受知識的差異性,形成學生成績出現了嚴重分化的狀況. 在此類教學模式之下,不但未能夠體現出促進優秀和轉化后進的教學成效,同時也易于形成學習后進生產生偏科現象、難以提升學習成績、畏懼學習等諸多學習心理問題. 對于優等生而言,由于無法學到更多的具有難度的新知識,難以較好的發掘自我學習潛力,不利于對未來高端的人才的培養. 因此,在此類教學背景之下所產生了小學學學分層教學模式. 在此模式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按照學生顯現出的學習能力的差異性,來構建符合實際的教學既定目標,在教學當中來作為相應的指導,并進一步提升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所有學生的整體數學層次與水平. 本文將對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推行分層教學來進行重點闡述.
一、學生的分層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對學習優等生應重點在“放松”,但是在“放松”當中還應有“扶持”,關鍵在于引導其進行自學;對學習的中等生與后進生則是重點在于“扶持”,但是在“扶持”當中還應有“放松”,其重點在于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例如在進行“2的倍數所具有的特點”的教學當中,可安排學習優等生通過自習來研究其存在的規律,給予學習中等生一些啟示,對于學習后進生可告知其概念和原理. 如此一來不但促進了學習優等生的學習興趣,還可增進學習后進生的學習數的主動性,以此來最大化的使得處于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 在分層的推行時段,教師應全面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方法、興趣、水平等諸多因素,依據學生學習意愿、教師指導意見等來劃分學生為三個學習的層次.
第一類學習優等生:是指具有較強學習主動性、較好學習方法、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可較好達成教學要求的學生;
第二類學習中等生:是指具有一定學習主動性、學習成績中上,只要通過認真學習可基本達成教學要求的學生;
第三類學習后進生:是指不具備學習主動性、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學習成績處于后進,較難達成基礎教學要求的學生.
二、教學內容的分層
相對而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較為缺乏趣味性,教學內容形式單一化,還因為不少小學生的學習的知識水平與處理問題的能力發展不均衡,即使是對于相同的教學內容,也會存在各自不同的理解. 因此,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對教學內容來作為對應性分層,并按照不同學生彼此存在的差異性,來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學的相關內容. 例如:對于相同的一個知識點,教師對于學習優等生,應重點考察其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并讓學生最終達到觸類旁通其他的知識點,以形成知識的實用性轉化. 教師對于學習中等生,應注重其了解并較好應用知識點. 例如在教授如何計算正方形的面積之時,對于學習優等生和中等生,只需教師講解如何得來面積計算公式,此類學生即能夠按照公式來進行計算,并可較好理解此知識點的概念. 但是對于學習后進生而言,則是較難以理解,此時教師應增加較多的練習題,并分析解答此類練習題,并對這些學生的創造和理解能力進行提升.
三、課后練習的分層
學生在學習當中體現出的能力具有差異性,倘若布置給學生同樣的作業,必然會讓形成部分學生“輕松完成”、部分學生“難以完成”的現象. 如此,必定會阻礙學生的數學能力的進一步拓展. 在布置作業時,可讓學生進行自主性選擇內容,突出差異性. 按照日常教學的實際情況,我依據作業按難易程度劃分為“一、二、三”的三類不同層次,學習優等生為第一層級、學習中等生為第二層級、 學習后進生為第三層次.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之后,我布置作業如下:
第一層級組:
(1)一個長為120米,寬是40米的長方形操場,其周長與面積各為多少平方米?
(2)一個邊長為2米正方形,其周長與面積各為多少平方米?
第二層級組:
(1)一個室外廣告牌為長方形,長15米,寬為長的,問此為多少平方米面積的廣告牌?
(2)一個周長是25米的正方形水池的周長是80,其面積為多少多少平方米?
第二層級組:
(1)一個正方形與另一個長方形的周長相等,正方形的長為12米,寬為6米,問長方形的面積為多少平方米?
(2)在一塊長為15分米,寬15分米的正方形的花布中,剪出一個最大的長方形,所剩花布的面積為多少平方分米?
按照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創設出多樣化的練習,此類創設能夠增加趣味性,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較好的顯現出“每個人都必須學習具有價值性的數學,并因此來獲得在數學方面的較好發展與進步”.
四、學生評價的分層
評價應該秉持客觀性,注重學生所體現出的個性化差異,尊重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人格體現. 在教學實踐中,需要充分應用賞識教育法,使得學生在較好的體現自身的學習能力,持續獲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對于部分缺乏積極性的學生,應該使用客觀與中肯的輕微批評方式,促進其構建起數學的主動性. 教師應在課堂教學激勵學生主動研究知識之外,也應該注重整體提升,對于部分缺乏主動性的學生則應用委婉的方式來進行輕微地批評. 如可對某一個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說道:“同學,你是否聽懂了我剛才說的內容?”當激勵學生來講臺上主動參與體驗教學時,教師可說:“當你走上講臺時的那一刻, 你就是一位光榮的教師, 你在講臺上就應該將知識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學生們. ” 激勵的藝術在于對學習優等生可以應用引領式的激勵,對于學習中等生可以應用啟發式激勵,對于學習后進生可以應用引導式激勵,方可讓學生的每一次進步都可獲得教師的適時贊賞和表揚,讓學生及時調整自我負面的學習心態,從而構建起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特性.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實踐中,可較好的采用分層教學模式. 唯有讓小學數學教師持續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創新與改進 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學習數學主動性的有效提升,方能行之有效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學實際的效率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