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陽宗



“十二五”期間,全省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由39.68%提高到75%,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2%,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2%;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惠及學生884.1萬人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惠及454萬名學生,中等職業教育在全國率先實現全部免除學費。
——2016年1月16日,甘肅省省長劉偉平《政府工作報告》
在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十二五”期間,甘肅省教育事業全面發展,走出了一條經濟欠發達省份辦大教育的路子。
學前教育資源快速增長,成為我省各階段教育資源增速最快的組成部分
“十二五”期間,我省開啟并持續實施農村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實施學前教育一期、二期工程和精準扶貧等項目,截止2015年,全省在園(班)幼兒62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75%,超額實現了“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55%的目標。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較“十一五”提高 35.21個百分點,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鄉鎮幼兒園實現了全覆蓋。
義務教育長足發展,成為我省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11年底,我省“兩基”工作通過國家教育督導團全面驗收,成為我省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十二五”期間,全省先后實施了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農村學前教育推進工程、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邊遠艱苦地區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民族地 區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學校,以及中等職業教育和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等重大工程,啟動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全面改薄”工程穩步推進,兩年累計投入103億元;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取得初步成效,全省共有29個縣市區通過國家驗收。
高中階段教育快速發展,毛入學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2013年,我省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為85%,與全國平均水平差1個百分點,2014年達到90%(2015年預計可達到9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5個百分點(全國平均為86.5%),提前和超額實現了“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
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發展階段,服務創新能力不斷提升,辦學規模明顯擴大。
全省共有普通高校45所(其中本科院校17所,高職高專23所,獨立學院5所),在校生總人數65萬人,毛入學率為28%。布局結構和專業設置漸趨合理,形成了以蘭州、天水隴東和河西地區為主體的3個高等教育區,形成了中央、省、市州(行業、企業)分級辦學、統籌管理的辦學體制,形成了門類較為齊全的院校體系。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全省高校建成了9個國家級重點學科、90個省級重點學科、57個國家級本科特色專業、23國家級精品課程、1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和9個國家級實驗示范中心。科技創新和服務能力明顯增強,高校已成為我省科技創新和產學研合作的主力軍。
職業教育改革不斷深化,職業教育質量顯著提升
“十二五”期間,我省對人社、工信、衛生等部門管理的10所職業院校完成了整體移交,全部交由省教育廳管理。2015年秋季學期,全省中等職業教育全部實現免除學費,并實施中高職“五年一貫制”、中職“3+4”升本科、高職“3+2”升本科一體化人才培養。近5年來,全省共組建行業型、區域型、專業型等三種類型的職教集團16個,以職教集團建設為抓手,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平涼理工中等專業學校等3所院校經教育部評審已正式列為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在蘭州新區加快推進職教園區建設,園區規劃占地1.3萬畝,總建筑面積414萬平方米,先期投資40億元以上,整合蘭內7所高校和24所中職學校“出城入園”。繼續實施藏區“9+3”免費中等職業教育,按照甘南州職業教育“一州一校”規劃,積極推進甘南州中等職業學校建設。
民辦教育穩步發展,成為我省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辦教育政策法規不斷完善,先后出臺了《甘肅省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管理辦法》、《甘肅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和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享受到公共財政扶持,民辦幼兒園教師和園長培訓首次被納入“國培計劃”。全省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含培訓機構)2753所,在校生50.3萬人,涌現出一批省級示范幼兒園等辦學質量好、社會信譽度高的民辦學校。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實現歷史性突破,黨組織首次實現全面覆蓋。
教師隊伍建設穩步推進,為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奠定了堅實基礎
加強制度制度建設,制定了《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等政策性文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構建符合現代教育規律的師德師風長效機制;穩步改革教師補充工作,“十二五”期間累計招聘教師19041名(其中補充幼兒園教師4830名);科學實施教師培訓,累計培訓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校長30余萬名,建立“金色教苑”鄉村教師影子研訓基地80個、隴原名師工作室40個;提高鄉村教師待遇,實施“省屬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以獎代補”政策,累計投入獎補資金1.3億元,1.2萬名農村中小學教師受益;實施“鄉村教師補助工作”,實現連片特困縣全覆蓋,三年累計發放資金3.1億元,補助教師25.1萬人次。設立省級鄉村骨干教師評選項目,共評選鄉村骨干教師4200名。
各項優惠保障政策的疊加為推進教育快速發展和促進教育公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二五”期間,累計安排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104.43億元,新建、改擴建2555個農村鄉鎮和行政村幼兒園,改善673所農村初中學生生活設施條件,為12840名農村特崗教師、支教交流教師和寄宿制管理教師新建周轉宿舍,建設91所中職學校、42所特教學校和特教師資培養中心。從義務教育免費政策到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計劃,從覆蓋學前教育—高等教育的家庭貧困學生資助體系到教育精準扶貧,從中職生生活補助到全省中職教育免學費政策等一系列保障優惠政策,減輕了困難家庭的經濟負擔,極大地提高了群眾送子女上學的積極性,為推進教育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保障。同時,教育信息化建設為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進教育公平發揮了積極作用。
“全面改薄”項目穩步推進
截止2015年8月底,項目總進度58.06%(其中:校舍建設項目進度55.93%、設備購置項目進度67.34%);竣工(完工)校舍建設項目2601個,新建(維修)校舍建筑面積59.35萬平方米,室外運動場91.08萬平方米;開工在建校舍建設項目3861個,正在新建(維修)校舍建筑面積218.79萬平方米,室外運動場226.41萬平方米;完成設施設備購置項目592個(類),購置生活設施10.51萬臺(件套),圖書282.56萬冊,課桌凳38.68萬套,計算機、教學儀器設備等11.57萬臺(件套)。已實施項目惠及6493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其中教學點806所、小學4621所、初中1066所;惠及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0.53萬人,其中教學點1.75萬人、小學98.23萬人、初中60.56萬人。(本文數據來源:甘肅省教育廳)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