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百秋


【關鍵詞】 景泰縣;中學生;籃球運動;損傷;原因;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4—0083—01
本選題對景泰縣中學生在籃球運動中損傷發生的情況進行調查,旨在研究學生在籃球運動中損傷的發生原因,探討引起損傷的規律,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為指導學生進行籃球運動提供科學的參考。
一、研究對象
景泰一中和景泰五中:男生共100人
二、研究方法
1.問卷法: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 100份,有效卷100份。
2.統計法:將收到的數據資料采用統計方法處理得到結果。
三、結果與分析
(一)籃球運動易損傷部位
如表一所示,指關節損傷為60次,占總次數的41%;踝關節損傷40次,占總次數的27%,表明指關節和踝關節是籃球運動損傷的易發部位;其次是膝關節和腰部,在不同部位發生損傷共145次,平均每人1.45次。可見,中學生籃球運動員損傷的部位主要集中于四肢。
(二)籃球運動損傷原因分析
1.技術動作不規范。從表二中可發現因技術動作不規范造成的損傷發生率達38%。說明現在中學生雖然喜歡籃球運動這個項目,但并沒有真正掌握籃球運動的相關技術。
2.準備活動不到位。從調查中發現準備活動不到位造成的損傷發生率達26%,能發現現在很多中學生平時打籃球真正在上場之前做好準備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都忽視準備熱身活動這一環節,這樣就很容易導致各部位損傷。
3.違反規則。從調查中發現違反規則造成的損傷占17%。說明大多數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經常違反規則,如動作粗野、幅度過大,故意犯規造成損傷等等,這些都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傷。
4.客觀因素。這里指的是除自身以外的場地、器材、氣候等因素,這些都是不容忽視的。
(三)預防籃球運動損傷的對策
1.規范技術動作。首先,在日常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加注重籃球基本技術動作的教學與練習,并對一些常用的技術動作做到分解講解與示范,使學生真正理解并掌握這些基本技術。其次,要加強學生專項身體素質的練習,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有能力完成一些基本的技術動作。
2.做好準備活動。教師要教給學生做準備活動的方法,要求學生平時打籃球時要能有針對性地做好準備活動,調整好賽前心理狀態,使身心均能適應籃球比賽的激烈對抗和大量的體能消耗。
3.注重籃球規則理論教學。針對中學生對籃球規則了解比較淺薄的情況,教師應該在平時的籃球教學與訓練中結合實際情況給學生強調掌握籃球規則的重要性,并制作一些簡單的籃球規則手冊,使更多的學生了解并掌握籃球規則,為籃球運動的開展打好基礎。
4.克服客觀因素。目前景泰縣大多數學校都是水泥球場,為此在運動時要注意場地的情況,盡量選擇平坦干凈的場地運動,并在運動前要做好場地衛生,如對沙子、垃圾等的清掃。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通過問卷的調查與分析得出:景泰縣中學生籃球運動過程損傷率較高。其常見的損傷多發部位依次是手指、踝關節、膝關節、腰部、肩部等身體部位,造成這些身體部位的損傷主要有以下幾點因素:
1.技術動作不規范。這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基本技術不扎實,準備活動不到位。很多學生在打籃球之前不注意去熱身,不能夠充分調動身體肌肉進入運動狀態,這往往是運動損傷的原因所在。
2.違反規則。中學生籃球教學很容易忽視對籃球規則的理論教學,使得學生盲目地進行籃球比賽,在這過程中就會出現一些粗野的動作和犯規現象,造成個人和他人的身體損傷。
3.場地、器材、氣候等客觀因素。這幾點因素是造成籃球運動損傷的關鍵,也是制約籃球運動在中學開展的重要因素。
(二)建議
1.作為體育教師,要加強學生的體育基本理論教育,對學生普及科學鍛煉與健身知識,避免盲目運動而導致運動損傷。
2.讓學生充分認識籃球基本技術和專項技術的重要性,對學生加強籃球基本技術和專項技術練習,規范技術動作,減少技術性動作損傷的發生。
3.結合籃球運動的特點,讓學生認真做好準備熱身活動。
4.加強學生的體育道德教育,教育學生在比賽中應做到遵守規則、尊重對方、尊重裁判,杜絕有意傷人現象,杜絕粗野動作,維護球場秩序。還要加強醫務監督,注意檢查場地設施及器材用具,避免不必要的損傷。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