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陳國東 陳思宇
摘 要:本文從杭州旅游紀念品現狀出發,闡述了杭州地域文化和竹文化的特點,提出了手工藝與工業化并行的雙軌制,優化現有竹產品文化內涵,竹材與其他文化資源相結合開發創新產品,以及圍繞具體景區開發主題性紀念品四個方面的觀點,論證了基于杭州文化特色的竹制旅游紀念品的設計開發的方法。
關鍵詞:杭州;地域文化;竹文化;旅游紀念品
近十幾年來,杭州旅游產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然而作為消費者旅游體驗中重要組成部分的旅游紀念品的設計開發卻一直停滯不前。目前,杭州旅游紀念品主要集中在杭州土特產,如龍井茶、西湖藕粉等飲食產品以及杭州絲綢、綢傘等傳統工藝品等方面,而創新型、物美價廉、承載杭州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紀念品的種類較少,且大多數缺乏杭州本地特色,質次價高,影響了杭州文化旅游品牌的發展。
1 杭州旅游紀念品現狀
1.1 目前以土特產、傳統工藝品居多,缺乏創新型特色產品
杭州本土特產分為主要分為飲食類和工藝品類,著名飲食類有龍井茶、小核桃、筍干、天目山香榧、西湖藕粉等,著名工藝品有杭州絲綢、王星記扇子、西湖綢傘、都錦生織錦等。這些土特產具有濃厚的本土特色、知名度高,但縱觀近幾十年,特別是杭州傳統工藝品長期以來,樣式老套,缺乏新意,鮮有創新型的特色旅游文化產品出現。
1.2 傳統工藝品以手工制作居多,價格與價值長時間背離
杭州傳統工藝品聞名遐邇,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手工藝人的流失,致使人工成本高昂,如王星記扇子,從毛竹到成扇需要經過88道工序純手工制作,其人力成本相當高。長期以來由于較高的價格,致使大部分游客觀而不買,從而失去了相當一部分市場。
1.3 缺乏杭州地方特色,款式與國內其他產品雷同
目前景區銷售的大部分旅游產品如手串、飾品等工藝品以及相當數量的兒童玩具大多通過國內市場大量批發而來,除了本身就缺乏杭州本地特色之外,還會給游客帶來審美疲勞和厭煩感,拉低了游客在杭州旅游體驗的期望值。
1.4 仿制的工藝品產品質量不高,工藝粗糙
一些仿制的手工藝產品在市場上的泛濫,價格較低,但做工粗糙,大大降低了游客對杭州文化旅游品牌的認同感,游客購買這種產品回去后無論自己使用還是饋贈親友都顯得尷尬。
2 杭州地域文化特色與竹材的特點
2.1 杭州地域文化特色
美麗的自然風光并不是杭州獨有的特點,杭州獨特的氣質在于各種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融合,它兼有自然景觀、古都文化、宗教文化、建筑藝術和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要素。[1] 從古至今諸多文人墨客、詩詞歌賦、民間傳說、歷史遺跡為杭州帶來深厚的文化底蘊,涌現出大量膾炙人口的民間文學與民間傳說,如以西湖山水為背景的故事《西湖女神》《白蛇傳》等故事,與錢江潮相關的《錢王射潮》等神話,以及鳳凰山的梁山伯與祝英臺,龍井的“烏龍傳說”,虎跑的“兩虎跑泉故事”等等。還有見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可追溯到宋代的杭州茶文化,距今四千七百年的杭州絲綢文化,起源東晉年間的佛教文化,被列為世界最宏偉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的運河文化等。這些文化瑰寶充實了杭州的歷史文化內涵,留下了獨特的豐富多彩的藝術情趣。
2.2 竹材與竹文化
竹是一種禾本科常綠植物,資源豐富,生長周期短,具有力學物理性能優良、易加工利用、環境友好、節約資源,美觀等優良特性。[2] 竹材利用程度高,竹筍可食,竹葉可入藥,竹根、竹桿可通過竹編、竹雕等工藝制作工藝品。竹子還可以通過現代化工藝被加工成各種類型的竹集成材、竹膠合板、重組竹以及通過刨切工藝制作的刨切薄竹的竹材人造板,被廣泛地應用在家具、地板、建筑、裝飾等十多個領域。[2]
竹子不僅具有豐富的物用價值,更富有深廣的人文價值。竹因其自然特征與中國傳統的審美情趣,倫理道德意識發生契合,人們往往把其人格化,[3] 許多文人以竹做題、作喻,以詠竹、畫竹和種竹來表現自己的志向、人品,借其比托自己堅忍不拔的人格品性。我們把竹子給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帶來的作用和影響,稱為竹文化。
3 基于杭州地域文化的竹制旅游紀念品開發設計
浙江的竹文化十分悠久,唐宋以來歷代文人墨客對浙江竹子的描繪也很多,竹子也是浙江省最具特色的生態經濟樹種之一,竹林面積約占全國的六分之一。竹林、竹文化隱藏著巨大的旅游資源,正所謂“世界竹子看中國,中國竹子看浙江”。[3] 杭州是浙江省省會城市,也是著名旅游城市,將杭州地域文化與竹文化相結合開發具有杭州特色的旅游紀念品,是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
3.1 竹制旅游紀念品設計的手工藝與工業化“雙軌制”
在設計前就從生產工藝出發進行開發,生產工藝主要分為手工藝和工業化生產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并存,互相補充,互相汲取營養。一方面,工業化生產的產品產量高、價格較低,可以滿足絕大多數游客的購買需求,同時可從傳統工藝品中提取設計元素;另一方面,傳統手工藝生產的產品制作精美、價格較高,特色化明顯,可以滿足部分游客的高層次的消費需求,同時可逐步研究優化工藝,將純手工產品的部分構件實現工業化,以降低成本。
3.2 竹文化與其他特色文化資源相結合,開發創新性的旅游紀念品
竹文化的應用還可以與杭州著名的絲綢、織錦、茶葉、食品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創造出全新的特色旅游紀念品。例如,將竹子與絲綢、織錦相結合,可以開發出特色服裝、飾品、箱包等產品,像茶葉、食品等飲食類的產品可以開發出相關的竹制的包裝、器皿等。這些方式使竹材在各個方面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創新性地開發出相關的產品,豐富杭州特色旅游紀念品的產品線。
3.3 圍繞具體景區的文化背景,開發主題性竹制旅游紀念品
杭州的旅游景點都有自身的歷史文化背景,如西湖的白蛇傳說、錢塘江的錢王射潮等。這些文化背景是旅游景點賴以生存的土壤,從中提取創意元素用來開發竹制旅游紀念品,不僅能夠強化產品文化特色、紀念特色,而且還能起到知識傳播的作用。
4 總結
旅游紀念品不僅影響著游客的旅游體驗,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城市的名片,承載著一個城市的文明、文化、特色和品質。將杭州地域文化與竹文化相結合,開發具有杭州地域文化特色的竹制旅游紀念品,不但能有效填補旅游產業的空缺,提升消費者的感受,還能起到文化宣傳的作用,吸引更多的旅客前來杭州旅游,從而拉動地方相關產業和經濟的增長。
參考文獻:
[1] 劉曉偉.試論提高杭州旅游的國際化程度[J] .商業經濟與管理,2003(01):56-59.
[2] 武新艷,郭明,張金鳳.竹產品的非物質生產研究[J]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3(02):280-285.
[3] 鄭友苗,邵瓊.竹文化對竹產業發展的影響探析——以浙江省為例[J] .安徽農業科學,2014(17):5530-5532.
作者簡介:王軍(1979—),男,碩士,浙江農林大學工業設計系講師,研究方向:產品創新設計與開發,情感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