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凱
摘 要:音樂是人類抒發感情的重要工具,在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優勢,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本文通過分析流行音樂與群眾文化之間的關系,闡述了現代音樂在群眾文化中的地位與作用。
關鍵詞:流行音樂;群眾文化;關系;探討
0 前言
音樂是人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的主要精神支柱之一,群眾文化屬于現代文化的一種意識形態,具有新興性與獨特性,主要在基層群眾之間傳播。音樂與群眾文化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總體說來,音樂屬于群眾性的文化形式,它不僅可以促進群眾文化的發展,也推進了社會文化的進步。因此,探討流行音樂與群眾文化之間的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回首過去,流行音樂的發展過程十分坎坷,但我們不必為此感到傷感,而是應及時吸取教訓,為未來的發展前景創造更好的機遇。除此之外,流行音樂也不能一味看中商業價值,而應結合群眾文化,走一條適合社會發展的成熟之路。
1 流行音樂與群眾文化簡介
流行音樂主要是指被人們廣泛傳唱的音樂,它與時代接軌,歌詞簡單真實,曲調活潑且朗朗上口,因此流行音樂又被稱為大眾音樂或商品音樂,體現了它面向大眾的市場特點。群眾文化則是一個比較大的文化范疇,屬于一種精神文化活動,并在社會文化中具備多種形式。除此之外,群眾文化也屬于一種業余的娛樂方式,它不但可以滿足普通大眾的文化需求,還可以使人們在自娛自樂中找到自我,陶冶情操。群眾文化的表現形式不盡相同,這也是其廣泛性的直接體現,因年齡、性別以及職業的不同,不同人群的文化信仰也會有所區別。
2 創作群眾文化音樂的原則及方向
2.1 創作群眾文化音樂的原則
創作群眾文化的原則,首先是應結合現代藝術,群眾文化音樂雖然已經表現出了鮮明的通俗性,但在追求的過程中也應堅定自身的藝術追求,時刻做到與目前快速發展的現代藝術相結合。于現代藝術而言,個性化是其表現出的一個鮮明特點,也是所有藝術創作者不斷尋求的經久不衰的話題。在音樂的實際創作中,創作者不但應遵循固定的創作理論,還應不斷深化鍛造自己的創作靈感,并將個人感受融入單曲創作,以充分體現作者本人的個性化感受。創作者還應尋求適合自己的獲得靈感的途徑,最大可能地展現自身獨具匠心的藝術特點。這需要其不但具備深厚的音樂功底,還應具有與眾不同的創作靈感,這樣才可能創造出真正被稱為個性化的藝術作品。
其次,還應將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相結合。從我們的創作實踐可以看出,中國的傳統文化僅僅充當了材料角色,作品中真正的結構體系應是西方的音樂元素。因此,作曲家應做到建立文化的自覺性,充分結合中國本土文化與西方學院文化,充分尊重本民族音樂,這樣才可以確保新音樂的快速發展。創作者應傳承發揚傳統音樂的精華,去除糟粕,并加入現代音樂因素,真正做到對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當今社會,創作者只有敢于打破心中的精神壁壘,消滅無形的音樂界限,才可以成功創作出具有開放性、繼承性的音樂作品。
2.2 創作群眾文化音樂的方向
創作群眾文化音樂離不開現代的流行因素,創作者應在結合現代特色的基礎上打破傳統固有的創作模式。靈感往往來源于一瞬間,如果不能及時記錄便會失去很多美好的歌曲,因此創作者應準備一個記錄手冊,并隨身攜帶,及時記錄下每一個作曲靈感。同時,還應適時加入一些現代元素。此外,創作者應樹立良好的創新意識,不拘泥于陳舊的傳統模式,及時在作品中加入新的音樂元素,這樣才可以跟上時代潮流,不斷取得進步。
3 流行音樂與群眾文化之間的關系
目前,流行音樂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還可以提高人們對音樂的鑒賞水平,是人們的重要精神食糧之一。只有將流行音樂的美注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才可以進一步提升人們的文化生活水平,從而也可以更好地展現流行音樂所具備的社會功能。經調研發現,流行音樂與群眾文化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這些關聯性也從不同角度揭示了流行音樂在群眾文化中所具備的獨有特性。只有將諸如此類的美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才可以真正做到提升全體大眾的文化生活水平。
3.1 廣泛性
目前的群眾文化已通過不同形式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流行音樂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認可。由兒童至老人,幾乎人人都會哼唱幾首流行歌曲,可見流行歌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流行音樂來源于群眾,因此也被作為流行音樂在群眾文化中的集中體現。
3.2 娛樂性
現代的流行音樂作品通常來源于日常生活,主體大多為愛情故事,普通的群體大眾是其主要的消費受益群體。相較其他音樂作品,流行音樂擁有更深厚的群眾基礎,也比較注重自身的娛樂性與消遣性,很容易在普通群眾間廣泛流傳。流行音樂為普通大眾提供了參與和表演的機會,滿足了人們內心的表演欲望,增加了互動的空間與樂趣,使人們可以在傾聽與表演中釋放自己,得到身體與心靈的雙重享受。因此,娛樂性是流行音樂最為重要的特性之一。
3.3 時代性
群眾文化的突出特性便是其具備一定的大眾特點,它從一個更為廣泛的角度體現了人們的生活與精神狀態,由一個新視野描繪了整個社會的發展狀況。任何時代都具備自己的代表作品,流行音樂也不例外。代表作不但可以反映人們的生活水平,還可以提升人們的思想境界,是一種特殊的風向標,指引著一個時代的價值取向。時代不同,各時間段所流行的音樂作品也不盡相同,但每個時代的流行音樂都具備自身的獨特個性。因此,時代性也被看做是流行音樂與群眾文化之間最為深切的關聯點。
3.4 趣味性
中國傳統文化主要體現的是教育、認識、審美以及娛樂功能,而群眾文化是由下及上的,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特色以便吸引大家的目光,努力做到趣味性,以“有趣”示人。而流行音樂作為一種短小的藝術形式,其審美、教育功能無法與交響樂等高雅文化相比,因而趣味性是流行音樂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流行音樂的風格迥異,以吸引不同人群的眼光,如節奏就可以說明問題,流行音樂越來越遠離傳統循規蹈矩的節奏腔調,多采用重音與重拍分離的節奏效果,增強了音樂本身的趣味性。
3.5 教育性
流行音樂是群眾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每一時代的人們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影響。音樂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優美激昂的歌詞與曲目,可以在藝術層面給予人們精神的激勵與影響。人們在休閑時聽一首激昂快樂的歌曲,不但可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還可以解除勞累一天的疲乏辛苦。因此,它不但豐富了人們的群眾文化,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知識水平。
4 結束語
流行音樂與群眾文化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兩者不但互為前提而且彼此相互促進。流行音樂離不開群眾文化,同時也推動了社會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流行音樂必須植根于群眾文化,并增添創作者的藝術思想,這樣所創作出的流行作品才可以得到更好的響應,才可以在群眾中發揮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葉蔥蔥.對流行音樂和群眾文化之間的關系探索[J].參花(上),2015(05).
[2] 趙珂瑩.對現代音樂和群眾文化之間的關系探索[J].藝術品鑒,2015(06).
[3] 許藝秋.探討群眾文化背景下的當代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9).
[4] 陳希琳.大眾文化視角下華語流行歌曲歌詞的意義生成[D].蘭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