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羽 單曦林

摘 要:文化創意產業到來的今天,高校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正在不斷地改變與革新。隨著文化創意產業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逐漸增強,文化的載體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革。目前,大學校園文化傳播主要面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缺乏有效結合校園文化與產品的功能;二是供給形式單一,供應方式單調。
關鍵詞:高校文化;創意產品;傳播設計;sues+
大學是一種制度化的知識傳承和社會交往機構。大學校園是校園文化存在與發展的基礎,校園文化則是促進大學校園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的載體。綜合國外高校視覺識別系統的成功建設和管理理念,以及當今中國對于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視和改革,得出:在高校文化的傳播與傳承中,校園文化的品牌化是校園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1 當代中國校園文化傳播現狀的研究
當代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帶來了大學校園建設高速擴張的局面,校園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滯后與市場競爭下的功利心態,使近年來的校園建設面臨著文化氛圍稀釋、文化驅動缺失、文化指向迷茫的困境。暴露出了,重外在輕內涵的諸多問題,客觀上要求校園研究突破原有的專業局限,從更為宏觀的視角探討校園發展的深層結構。
大學校園文化與學生關系密切。在知識經濟時代,隨著文化創意產業在社會發展中地位增強,文化的載體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革。目前,大學校園文化傳播主要面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缺乏有效結合校園的文化與產品的功能;二是供給形式單一,供應方式單調。師生認為,目前學校文化產品主要是集中于文化設施建設和提供圖像資料。文化產品大部分缺失,師生對學校的供給模式不滿意,認為形式單一,方式單調。
2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校園文化產品設計概況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雖是工科學院,卻有著極其多元化的校園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增強文化影響力。”是工程大先進的設計理念,我們將創意產品設計與校園文化相融合,從現實的產品領域轉向更深層的校園文化的傳播。
2.1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校園文化品牌的研究、定位與確認
設計打造個性化的校園品牌離不開對學校文化本質的認識。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經過37年的發展,以產學研緊密結合為依托,以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構筑與行業協同育人、協同辦學、協同創新的“三協同模式”,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
“sues+”品牌旨在設計富有工程大特色的創意校園文化紀念品,傳播高校文化。“sues+”的品牌標志是“小螺絲帽”組成的英文縮寫,代表了學校是工程類為主,同時也是“strength(力量)、understanding(理解)、excellence(優秀)、success(成功)”含義的象征。而“+”是more(更多),體現了學校努力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程技術為主體,經濟管理和藝術設計為兩翼的辦學特色,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有積極作用的現代化特色大學。
2.2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視覺品牌衍生品暨“新型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
高校校園文化創意產品以校園文化為基礎,通過手繪、電腦設計等表現形式和技法來表現校園文化的精髓,再通過創意產品這種媒介來提升和發展校園文化。新型文化創意產品也是校園的環境建設,體現著一定價值取向的人文精神,突出校園文化的審美特色,代表學校的形象,精神的“吉祥物”位于學校各個地方,精神激勵無處不在。
產品的開發離不開客觀因素的影響,需要的是感性思維對產品“美”的設計和理想思維對產品“實”的開發。
毛氈產品:這是一種頻繁運用在工業和家用電器上的材質,有絕緣、過濾和保暖等功能。同時,因為毛氈富有彈性,防震、密封、襯墊和彈性等特性,亦可用作易摔易碎的電子產品保護套。而且毛氈采用羊毛制成,利用加工黏合而成,染色方便,美觀大方,富有藝術品加工的特性,可以制作成裝飾用品。(如圖1)
皮革產品:皮革產品集耐用性和美觀性于一身,是極為優質的材質。因此,市面上此材質的產品較多。但辦公類的皮革產品較少。而辦公類的產品又是使用率最高和最頻繁的,因此損壞率極高。(如圖2)
3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校園紀念品對高校文化傳播設計的啟示
中國的高校都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這就要求校園文化的傳播需要有合適的切入點,而毛氈產品的特殊材質和皮革產品功能性在市場上的缺失,就是尋找到創新突破口和準確的切入點。在此基礎上,需要結合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自身的特色。“工程大”中的程(cheng)亦為橙(cheng)。因此,主打色可以據此來規劃和設計,突出學校品牌的特色。
尋求大學生單一的對產品需求的動因,轉向尋求多種校園文化需求的文化解釋,這些轉變在實踐和理念兩個層面推動了對“校園精神建設”和“校園文化傳播”。弘揚“勤奮、求是、創新、奉獻”的校訓精神,培育體現時代特征、教育特點的“工程大”特色的大學文化。
校園文化品牌是校園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校園文化品牌既是校園物質文化,屬于校園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同時也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需要,更是推進學校和諧發展的重要載體。
參考文獻:
[1] 閆輝.校文化建設與“和諧校園”構建[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
[2] 張耀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和諧校園文化建設[J].高校理論戰線,2012.
[3] 張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校園文化建設[J].傳承,2011.
[4] 鄭又賢.關于“精神懈怠”及其防治的理論思考[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