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
【摘 要】互聯網思維具有平等性、互動性、開放性、合作性的特點,充分借鑒學習互聯網思維進行高校育人機制創新,是目前學生工作適應新形勢、新環境提出的要求。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 高職學生管理 創新 方法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作為一種新媒體迅速地滲透到世界各個角落和領域,深刻影響和改變著社會生產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如今的高職學生成長在信息化時代,是利用互聯網最為活躍的一個群體,他們普遍接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互聯網思維。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借鑒學習互聯網思維進行高校育人機制創新,形成“去中心化”網絡育人社群體系,是目前學生工作適應新形勢、新環境提出的要求。
二、互聯網思維給高職學生管理帶來的改變
(一)有助于師生之間溝通心態的轉變
互聯網精神是開放的精神、平等的精神、協作的精神、分享的精神,是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精神、價值、技術、方法、規則、機會來指導、處理、創新生活和工作的思維方式。而教育也是一樣,充分理會互聯網思維的教師會站在一個平等、開放、協作、分享的角度和學生溝通、交流,而這是一種積極的溝通和交流。尤其在眼下,隨著信息咨詢大爆炸,教師不再是知識傳播的唯一途徑,學生通過互聯網積累大量知識,這種情況下,更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心態和角度,教學相長,開展互動。
(二)有助于提高師生之間的溝通效率
互聯網思維是零距離、網絡化的思維。傳統的學生管理中,一名輔導員對應200名學生,對這么多學生進行教育管理,輔導員通過電話、談心、開班會等形式介入,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在互聯網思維的引導下,利用互聯網開展工作,有助于快速、迅捷地和學生取得聯系,從而提高溝通效率。
(三)有助于創新師生之間的溝通機制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豐富和功能強大的渠道平臺,隨著微信、微博、QQ、人人網等溝通渠道的建立,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人們變得越來越透明。如果老師能夠善于運用這些溝通工具,不僅可以通過新媒體進行學生管理,而且可以通過新媒體對學生進行教育。
(四)有助于增強輔導員的影響力
新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是自媒體,人人都可以在網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世界變得更加扁平化。可以說,無人不網、無處不網、無時不網。影響力是一種稀缺資源,互聯網的利用,有助于營造富有影響力的輔導員自媒體,輔導員在網上的觀點、博文、評論等,無疑都是增強自身影響力的好方法。
三、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教育管理面臨的挑戰
雖然互聯網時代,種種新媒體的出現給人們的交流溝通帶來了便利,加速了知識信息的傳播,卻也給傳統的高職學生教育管理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一)搜索引擎——知識易得,權威不再
在互聯網時代,教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傳播者,從某個角度而言,教師也只是知識的整合傳播者,這就使傳統的教師高高在上、說一不二的權威受到了削弱。可以說,在這個知識易得的時代,草根為王。
(二)信息傳播——全球同步,隨時失控
信息傳播的速度極其之快,而高職學生往往思想欠成熟,對于一些錯誤甚至虛假信息缺乏甄別能力,如果不能及時加以引導,就很可能造成信息失控。
(三)師生溝通——渠道很多,效果很差
雖然師生之間存在許多溝通渠道,但是由于疏于管理,往往存在量多質不高的現象。如QQ群很多,但大家基本上處于潛水狀態,卻很少交流;微信也開通了,但不能很好地利用新媒體進行教育管理。
(四)虛擬群體——參加越多,氛圍越差
由于網絡交流的虛擬性,這在某種程度上弱化了參與者的責任感,一旦虛擬群體在討論中形成了不良的風氣,很有可能變成臟話、惡言、謠言集中的地方。
四、運用互聯網思維創新高職學生教育管理的方法探討
(一)教育管理理念的轉變
1.少“管”多“理”。學生管理需要與時俱進,以理服人才是最重要的。
2.重用輕有。擁有信息和知識只是一種自由,運用知識和信息是一種能力,這是不可模仿和替代的。如何將知識轉變為能力才是重點。
3.以導代禁。教師與學生工作者與其花心思設置屏障,禁止學生使用手機,禁止學生上網,禁止學生玩游戲,不如多考慮如何利用新媒體為學習、提升能力服務,變娛樂軟件為學習軟件。消滅陋習的方法是用美德占領它。
4.以誠取信。教師和學生工作者都需要坦誠相見。新媒體不僅能帶來溝通便利,更是傳統媒體的有益補充,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寫博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閱讀博客,教師不妨開通自己的博客,向學生展現自己的思想魅力,拓展自己的溝通交流渠道。
(二)教育管理方法的創新
1.創新宣傳、管理機制。開通微信公眾號、電子院報等,開發學生干部競聘軟件、學生網絡請假軟件,開通掛科學生、后進學生單獨管理群,學習部查課群等。
2.創新教育機制。在QQ、微信里開通學生微課堂,老師、優秀學生共同針對某一焦點開展講課、討論。如針對就業、創業、思想政治教育等專項問題開辟微課堂,在創新教育中“潤物無聲”。
3.營造富有影響力的教師自媒體。在一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教師只有率先打造富有影響力的自媒體,才能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教師要努力增長自己的學識,同時通過微信、微博、論壇等開辟自己的網絡教育陣地,做一個在網絡上有影響力的教師。
【參考文獻】
[1]阮俊華.互聯網思維與育人機制創新[J].中國青年研究,2015(03).
[2]劉春生.淺論互聯網思維下的高校班級管理發展趨勢[J].才智,2014(34).
[3]芮執根,李惠.新形勢下高校班級管理對策研究[J].現代交際(下半月),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