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莉
【摘 要】職業院校學生的聽力水平普遍較差,本文從學生能力和學校師資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找出制約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因素,為開展高職英語聽力課程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職業院校 英語聽力水平 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得到迅猛發展,英語也漸漸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語言,社會上學習英語蔚然成風。雖然我國開展英語教學已經多年,但是職業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仍然不見明顯提升。不論是日常交流,還是英語教學,其中“聽”在語言交際活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職業院校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普遍較差,阻礙了英語水平的提高。那么影響職業院校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學生能力方面
職業院校學生英語聽力水平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中學時期的英語知識薄弱、聽力技能缺失和具有不良學習習慣三個方面。
(一)英語語言基礎薄弱
職業院校高級技工(一般是技師學院高級技工)的學生生源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來自普通高中,一部分來自職高、技校和中專等中等職業學校。這兩類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對英語學習興趣也不高,學習動力不足。學生如果沒有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缺乏學習動力,就不可能對英語進行實際運用。
在英語聽力課堂中,語言知識薄弱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學生掌握的詞匯量較少。詞匯量的匱乏會對學生理解聽力題造成障礙,在篇章理解時問題會更加突出。
2.學生發音不標準。學生對單詞發音掌握不準確,就會在聽標準發音的錄音材料時聽不出對應的單詞。
3.學生理解和歸納能力較欠缺。很多學生不知道該怎樣進行理解和歸納,使聽力理解課變成“聽單詞課”。
(二)對英語聽力技能的掌握較弱
職業院校學生缺乏一些基本聽力技能的運用,較為突出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1.較少利用已知體感信息。很多學生在錄音播放之前不會瀏覽問題。在聽錄音過程中需要邊聽邊理解,將所聽到的內容要進行重新整合和分析,有時還需要進行大膽的推測。
2.不會抓關鍵詞和關鍵句。例如,在很多文章中第一句就是中心句,如果學生能了解這一規律,抓住錄音材料的第一句,就能幫助了解主要內容。
3.不會根據發音拼寫單詞。很多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只是能記下自己會的單詞,在遇到生詞的時候就選擇放棄。不會根據發音拼寫單詞和學生英語語言基礎薄弱有直接的關系。
(三)缺乏良好的英語聽力學習習慣
職業院校學生普遍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學能力較差,主動學習的意識不強,更多的是由英語教師進行指導和監督。在英語聽力課堂中,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主要有以下幾點:
1.沒有邊聽邊做筆記的習慣。很多學生在聽錄音的時候只是單純地用耳朵聽,不會用筆記錄下關鍵信息,在遇到比較長的聽力材料時,學生就很難在錄音結束之后記住所有的要點。
2.沒有課外進行自學的習慣。絕大多數學生在課外幾乎沒有進行過聽力方面的練習,沒有收聽英文廣播或是聽英語文章的習慣。
3.沒有及時對個人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的習慣。一些學生在完成一個學年的英語聽力學習后感覺沒有多大提高,其原因主要是在平時的學習中沒有經常對自己的聽力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
二、教學模式陳舊落后,教學方法單一
當前,在我國大多數職業院校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這不僅降低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得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長期處于被動的地位,導致英語教學效果無法達到理想狀態。有的教師為了避免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就在“興趣”上下大功夫,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一開始學生會因為新鮮而產生一定的興趣,卻不會持久。一味追求興趣式的教法實際上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結果往往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下面默默無聞。
另外,職業院校師資和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無法滿足英語教學的需要,也會對學生聽力水平造成影響。
對于職業院校英語聽力教學而言,首先要找出學生和教師雙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問題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不斷提高高職英語聽力教學的質量。總之,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師要與時俱進,創新英語教學方法,根據社會、企業對職業院校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英語教師要不斷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加以解決。職業院校英語教學要有新思路、新方法,以培養出適合現代社會需求的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林幼珍.中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2(03).
[2]盧虹,羅莉.淺談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2(08).
[3]蔣恩杰.淺談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現狀與對策[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07(04).
[4]何少慶.英語教學策略理論與實踐運用[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5]薛立軍,張立珊.當代職業教育創新與實踐[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