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姝
【摘 要】在對幼兒進行基本的啟蒙教育之后,應當培養其基本的閱讀技巧,使得幼兒擁有自主閱讀的能力,使得幼兒在早期閱讀教育的基礎上積累一定的閱讀經驗,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早期閱讀教育 自主閱讀 幼兒 個性差異
一、培養幼兒自主閱讀的前提是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對幼兒自主閱讀能力進行培養是幼兒教師教學任務的重中之重。通過對幼兒自主閱讀能力進行培養,使得幼兒的語言能力以及情感能力得到培養和鍛煉,在這一過程中,幼兒能夠有意識地接觸世間情感,對于人生有了初步的認知。
在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的時期,培養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前提就是要激發幼兒對于讀物的興趣。在早期閱讀的初期,幼兒教師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在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應當為幼兒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以及條件,例如在教室內布置溫馨的閱讀環境,在閱讀區域內布置柔軟的地墊、可愛的動物考點,或者是在閱讀的區域放置一些幼兒感興趣的書籍,使得幼兒在自由活動的時間以及閱讀的時間能夠主動地翻閱圖書,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早期閱讀教育中,幼兒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將會受益終身。
二、培養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的關鍵是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培養幼兒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日常應當為學生準備豐富的閱讀材料,尤其是選擇一些學生能夠理解并且感興趣的圖書擺放在閱讀區。幼兒最喜歡的書就是圖畫書,圖畫書有助于幼兒對于閱讀內容的理解。圖畫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情感以及內涵,以幼兒現有的水平可能并不能深入理解,因此需要幼兒教師不斷地進行點化和強化,以幼兒能夠理解的方式進行講解,并在之后的學習生活中強化對幼兒的教育,使得幼兒對于在閱讀中學習到的內容加深印象,逐漸對閱讀產生積極的興趣,從而在課余生活中主動進行閱讀。
三、在進行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的時候注意不同個體之間的個性差異
當今孩子的心理成長速度比較快,尤其是孩子們接受信息以及接受啟蒙教育的形式多種多樣,因此,在幼兒教育階段,幼兒教師不能完全照搬傳統的教育方法s,應當在原有的基礎上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地更新與創新,尤其是在培養幼兒閱讀習慣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幼兒的生活環境、學習基礎和以往的學習背景,設置有針對性的閱讀教學環節和教學技巧,從幼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角度加強幼兒教師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在閱讀教育過程中,幼兒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個性因材施教,為每一個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制定恰當的目標。在創設課堂閱讀環境的時候,幼兒教師應當進行分層次教學,在閱讀環節中設置的提問形式也應當符合幼兒的思維,提問的問題應當循序漸進,并注意問題的梯度,使得幼兒能夠及時反饋自己遇到的問題,幼兒教師也能夠根據幼兒的反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制定出適合本班幼兒的閱讀培養計劃,并在每一次的閱讀課結束之后組織孩子們進行交流,鼓勵孩子們發表自己的閱讀體驗,主動向教師以及周圍的伙伴們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教師能夠準確地收集關于幼兒學習狀況的信息,并在與幼兒單獨交流的時候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從而做到因材施教。
四、在早期閱讀中給予幼兒充分的愛與鼓勵
在對幼兒進行培養教育的過程中,幼兒教師的情感鼓勵是非常重要的。在引導幼兒養成閱讀習慣的過程中,幼兒教師首先應當具備一定的感情,用自己的情感感染聽故事的幼兒,從而豐富幼兒的閱讀情感。同時,幼兒教師還應當對幼兒在閱讀中出現的情感進行鼓勵與引導,尤其是要使得孩子能夠真正體味讀物中所傳達的感情。并且,在閱讀過程中,幼兒能夠在被教師鼓勵的過程中感受到教師的愛以及來自讀物中的情感,從而在自主閱讀的過程豐富對人生情感的認識,認識到讀物中傳達出來的有關愛的意義,領悟閱讀的精髓,使得幼兒的早期閱讀變得更加有意義,尤其是使得幼兒在早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對于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今后的人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總結
幼兒階段的教育是孩子整個人生發展的奠基石,在這一階段,一定要培養孩子終身受益的良好習慣,尤其是要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此,幼兒教師在幼兒教育階段應當發揮積極的作用,重點是要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在幼兒學習生活的各個階段貫徹培養幼兒閱讀習慣的教學策略,根據幼兒的學習習慣、學習程度以及生活環境等因材施教,將培養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案做得更加科學合理,使得孩子在幼兒階段對于自主閱讀產生真正的興趣,并主動進行探究學習,為今后的人生道路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月.談營造“以幼兒為本”的早期閱讀環境[J].科學咨詢,2015(35):112-113.
[2]舒和靜.如何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5(28):56.
[3]管志華.淺談幼兒早期閱讀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