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學敏

摘 要:營業稅和增值稅是我國的兩大稅種,在征稅范圍、計稅方法、納稅義務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營業稅改革為增值稅,是我國稅收制度的一次重大調整,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的調整起著重大作用。在醫療衛生行業中,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有利于減輕醫療機構的負擔、個人醫療衛生的開支,促進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發展以及新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立。
關鍵詞:“營改增”;醫療;稅收;影響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9-0063-02
隨著經濟新常態的提出和發展,我國的稅收體制也相應進行了一次重大改革——“營改增”及其擴圍,這個策略無疑為經濟增長新動力的開發以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在民生發展上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這次改革有助于消除重復征稅的問題,對于稅收結構的優化以及稅收負擔的減輕也具有相應的里程碑式意義。這次稅收制度的改革在醫療衛生行業也產生了巨大影響,有助于更好地消除公共衛生服務地區差異,從而讓全體城鄉居民能夠及時地、有效地享受醫療衛生服務,并保證他們有能力支付所需要的醫療衛生服務,避免遭受無謂的經濟災難。
一、增值稅與營業稅的區別
(一)課征范圍和課稅環節不同
營業稅是流轉稅制中的一個稅種,理論上來說,其課稅范圍包括商品生產和流通、銷售不動產、轉讓無形資產、以及提供應稅勞務或服務等的營業額,但如果有特殊情況發生的話,也有不計算價值,而按照商品流通數量或者服務的次數等來進行計稅的。由此可見,營業稅涉及的范圍較廣,因而稅源比較充足。營業稅以營業額作為課稅對象,其稅率計算方法實行簡單的比例制度。
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會產生增值額,以這種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進行征收的流轉稅就是增值稅。從計稅原理上來說,增值稅是對進行貨物銷售、加工提供、勞務修理修配以及單位和個人進口貨物等商業活動的增值額而征收的一個稅種。目前,增值稅已經成為中國最主要的、最大的稅種之一,其稅收收入占中國全部稅收額的60%以上。我國法律規定,增值稅必須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征收,并且稅收收入中的75%為中央財政收入,另外25%為地方收入。
(二)稅率和計稅方法不同
稅務部門在征收營業稅時,往往是實行比例稅率,采用從價計征的方法。另外,營業稅一般來說是不針對不同行業實施差別稅率的,而是對處于同一行業所有營業行為都按照相同的稅率進行課稅。除非是稅法特別規定的,對某些商品和勞務允許進行免稅業務或者是實行較高稅率,比如金融保險行業的稅率就是按照3%來計算的。
征收增值稅盡管也是采用比例稅率,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征收稅額。但是為了最大程度發揮增值稅的中性作用,原則上增值稅的稅率一般是按照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實行單一稅率的標準,這稱為基本稅率。而實際情況中,為了照顧一些特殊行業或者特殊產品,國家相應的法規也增設了一檔稅率的規定,主要是對出口產品實行零稅率。并且把增值稅納稅人按照不同標準分成兩類,每一類又照應不同的稅率。
(三)納稅義務人不同
我國的稅務法規定,營業稅的納稅義務人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銷售不動產或者轉讓無形資產的單位以及個人,具體(如下表所示)。
增值稅的納稅人,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活動,以及從事進口貨物這些商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其中,“單位”包括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以及軍事單位和社會團體等其他單位;而“個人”則是指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四)扣繳義務人不同
所謂扣繳,其含義是由于銷售方交稅不便,所以會指定與買賣雙方事宜有密切聯系的購買方或者他方代為收取應付稅金,并且按時代交的行為。其中,這里所說的購買方或者他方就被稱為扣繳義務人。
在營業稅方面,我國法律對扣繳義務人有特別的規定,比如納稅人對建筑業提供應稅勞務的;對金融機構進行委托貸款發放的;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在境內未設有機構卻在境內發生應稅行為的;單位或個人舉辦演出活動,由他人售票的;個人轉讓專利權的;以及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扣繳義務人等,這些都屬于營業稅范圍的扣繳義務人。
而增值稅范圍的扣繳義務人則包括在設立或生活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境內應稅勞務,而未設有經營機構的,需要以其境內代理人作為扣繳義務人;如果在境內沒有代理人的,以購買方作為其扣繳義務人。
二、“營改增”對醫療衛生行業的影響
(一)有利于減輕醫療機構的負擔
藥品不是普通商品,它的供給與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密切相關,屬于應該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的特殊產品。而目前,我國醫療機構只對疫苗、避孕藥品,以及抗艾滋病藥品的購置方面具有稅收優惠,并且這也僅限于國內定點生產和流通的環節。而對于一些中成藥劑和治療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急性白血病的藥物,是沒有任何稅收扶持政策的。醫用設備的先進與否對一個國家的醫療衛生水平高低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在很多情況下,一些疑難疾病的治療很大程度上是必須依靠相應的醫療設備不可。但是這些醫療設備往往造價昂貴,很多醫院在購置經費上都是處于一種窘迫狀態的,尤其是對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醫療機構來說,這更是難堪重負。而營業稅改為增值稅以后,藥品、醫療設備從產出到流通的整個環節需要支付的稅費都會不同程度地有所減輕,這就使得醫院在藥品、醫療設備的購置費用支出上的負擔也會相應地有所減輕,更好地保證了醫院的正常運行。
(二)有利于減輕個人醫療衛生開支
看病難已經成為困擾城鄉居民的一大難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們支付不起高昂的醫療費用。醫療衛生服務從經濟性質上來講屬于私用品,這是因為人們對它的消費實際上不具有非排他性或者非競爭性的特點,這就決定了醫療費用支出量受個人經濟水平影響的特點。而據調查顯示,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居民由于個人疾病而造成的經濟負擔為10%;到了20世紀90年代,個人疾病經濟負擔的年增長率竟達10%~20%之間,而這幾乎與公共衛生費用的增長同步。一般來說,我國居民的個人收入來源不外是工資、薪金這兩個主要方面,而這些經濟來源在扣除醫療費用之后,就很難能夠覆蓋住個人的其他支出,這大大影響了我國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從征收營業稅到征收增值稅的這一轉變使得個人在醫療衛生方面的開支能夠獲得一定的制度支持,并在保證公共衛生費用增長速度的基礎之上,環節醫療衛生費用增長過快給個人所帶來的經濟重負。
(三)有助于促進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發展
我國現有的醫療機構分為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其中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由于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其稅收負擔相對較小。而營利性醫療機構只有三年的免稅期,在這三年免稅期滿后則要承擔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船使用稅等十多項稅費,而這些稅費的總額占醫院全年收入的10%左右。除此之外,相對于非營業性的醫療機構,營利性醫療機構在我國70多萬所醫療機構中只占28%左右,且大多是以診所、門診部的形式存在,競爭力薄弱。再加上醫療衛生行業高風險、投資回報長的特點,營業稅的征收使得大多數營利性醫院在很大程度上難以為繼。“營改增”的擴圍無疑將會對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稅收負擔起到減輕作用,幫助其在醫療衛生行業的市場中形成有效競爭,并推動多元辦醫格局的形成。
(四)有利于新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立
醫療服務本質上是屬于特殊的社會服務,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特征的,它的平穩健康發展與人民群眾的健康幸福密切相關。因此,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權利就是應有的題中之義。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藥物的價格適宜甚至相對低廉就是其必然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醫療衛生行業總體上的公益性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社會福利性。而究其根本,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藥物的價格適宜是要依靠其所處社會的經濟水平的。我國經濟發展盡管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行業內的分布并不均勻,政府一些相應的經濟稅收方面的政策支持仍是非常必需的。在醫療機構的稅收制度方面,“營改增”擴圍的優惠性政策,將會對醫療服務行業的征稅體系的建設及完善產生促進性作用,有利于醫療衛生機構分布格局的改善和醫療資源配置的優化。尤其是有助于解決城鄉之間醫療衛生服務不均的情況,緩解當下社會中以農村為代表的基層地區醫療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使全體居民不再看病貴、看病難,建立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全面覆蓋的新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三、結語
“營改增”的擴圍是推動中國現行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選擇,符合結構性減稅的國際大背景,其最大好處就是能夠消除重復征稅,尤其是在服務業這一行業表現得更為明顯。醫療衛生屬于事關國計民生的服務業,它的穩定發展與每個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營改增”擴圍至醫療衛生行業是我國政府依據現有存在的問題而制定的一項造福人民的政策,是與推進醫療衛生改革相配套的方針,有利于增進醫療衛生行業的服務水準,有利于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均等化供應的實現目標,對于新的醫療衛生保障體系的建立以及居民看病難問題的解決都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賈康,施文潑.關于擴大增值稅征收范圍的思考[J].中國財政,2010,(19).
[2] 董毅,胡善菊.營利性醫院稅收問題的思考[J].醫院管理論壇,2009,(8).
[3] 程子建.增值稅擴圍改革的價格影響與福利效應[J].財經研究,2011,(10).
[4] 平新喬.增值稅與營業稅的稅負[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0,(3).
[5] 胡善菊,李萬才,張如意.從稅法基本原則來看對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稅收歧視問題[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7,(7).
[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