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
【摘 要】本文探索了湖北省區域教育信息化建設方案,從區域教育信息化建設內容到模式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湖北省 區域教育信息化 一個核心 兩類創新 三大步驟
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發揮我省的教育優勢,結合我省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以“三通兩平臺”的建設為抓手,確定“一個核心、兩類創新、三項步驟”的建設目標,著力解決區域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城鄉教育資源特別是優質教師資源配置不均、一些學校開不齊開不好國家規定課程等突出問題,廣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努力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一、緊密圍繞一個核心
堅持“以政府購買服務,提升全員信息化素質”為核心,加大網絡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為全區學校構建“區域高速教育專網+學校光纖互聯網+班級WIFI”的網絡體系,實現本區域甚至跨區域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高速互聯,實現全區“寬帶網絡校校通”;以信息技術為支撐,解決區域教育資源不均衡,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努力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加強教師、學生、家長的信息化素質建設,探索以教學為目的網絡空間應用普及推廣,為教師在網絡上開展教學和教研活動、為教師和學生、學生家長的網絡互動提供支撐,最終實現“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
二、廣泛推進兩類創新
(一)以需求為導向,持續推進四類應用創新
堅持統籌規劃,以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為重點工作內容,探索信息技術在教務管理、課堂教學、教師教研、家?;臃矫鎽脛撔碌男路椒?、新模式。
1.不斷完善區域教育信息化管理平臺,積極推進教務管理應用創新
結合國家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標準,明確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為建設核心,通過制定統一接口、統一數據庫等相關建設標準,整合全區教學管理平臺、教學質量監測平臺、教務辦公OA系統、平安校園、電子學生證等相關資源,推廣未來教室,提升全區各級教育管理機構教務管理水平,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2.深入探索本地特色教育教學新模式,統籌推進課堂教學應用創新
為學生提供信息化學習終端,在部分教學點配備多功能同步移動教學設備,在中心學校建設同步互動混合教室。大力推進“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常態化應用,引導學生利用智能工具在教師組織下進行探究性學習,逐步形成豐富的各級各類優質教學資源以及網絡條件下教學活動管理、組織和服務的基本體系,為農村地區教師發展提供新平臺,促進城鄉學校、教師、學生互相學習。
3.努力提升全區教師教學信息化水平,穩步推進教師教研應用創新
充分利用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和區域數字學校平臺建設優勢,積極開展網絡備授課和網上研修活動,形成教師間“教研修”一體化交流機制。通過網絡聽課、互動評課、遠程協作等教學活動,提升教研活動水平。探索適應本省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培訓模式,通過現場培訓、應用交流等方式,開展教師全員培訓和實踐能力提高培訓,積極培養一批有影響的學科網絡教研團隊。
4.大力宣傳親子類終端產品功能作用,規模普及家?;討脛撔?/p>
建立“一站式”實名登陸體系,探索區、校兩級教育網站無縫對接的方法和途徑,通過“校園短信”、“家長留言”、“家庭作業”等相關應用功能,普及親子終端,構建家長與學校之間良好的溝通環境,滿足教師與家長之間交流互動、安全管理的信息溝通需求,打破傳統家校互動模式,平臺與區、校教育網站的資源共享,提升整體服務能力。
(二)以發展為前提,積極探索兩類機制創新
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方式,積極探索“政府節省投入、優質資源本地化”的長效機制以及“政府主導、企業提供服務”的發展機制。
1.探索“政府節省投入,優質資源本地化”長效機制
在政府引導下,加大基礎網絡設施投資力度,形成重點的教育管理基礎數據庫,為平臺提供高速、安全的基礎支撐體系,促成優質資源的本地化和循環再造血機制,減少政府后期平臺資源投入,使優質的教學教育資源得到共享。
2.探索“政府主導,企業提供服務”發展機制
與省內高水平科研中心廣泛合作,建立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體系,全力為全區各級學校提供信息化服務。通過政府主導、公司參與,形成校企聯動的運行維護和技術支持服務體系。
三、穩步實施三大步驟
以應用為驅動,創新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為實踐,穩步實施“開齊課、開好課、開精課”三大步驟,有效推動全省教育均衡發展,提高基礎教育質量。
(一)開齊課
積極探索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優質校、優質教學資源幫助薄弱校和教學點開齊國家規定課程的途徑和方法,解決農村邊遠地區中小學和教學點的資源覆蓋問題,切實提升偏遠地區的教育教學質量,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之間的差距,從而使得偏遠地區的教育水平得以提升。
(二)開好課
全力打造基層教師的“教學研”體系,突破區域、時間和機制的限制,實現對課前、課中、課后教學質量的批量評估和個性建議,協助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教育引導。通過利用“微視頻”、“電子板書”、“智能評測”等多種信息化形式和手段,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使得學校課堂延伸到更廣闊的空間,進一步提升教師自身水平。
(三)開精課
在有條件的區域和學校,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通過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激勵機制和城鄉教師交流機制,將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作為甄選“優課”、“名師”的有效標準,選出各學科名師,構建“人人用資源、課課有名師”格局,實現本地特色的精品資源庫建設和教師教學活動的有機結合,提升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