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伯權
摘要:情感教育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既是新課改提出的基本要求,更是語文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情感教育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內涵,應該受到我們的充分關注和重視。本文研究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方法,從情感導入、情景創設和實踐培養三個方面給出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思路。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概述
1、情感教育概述。情感教育作為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教師依據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相關理論知識,按照特定的教學目的,通過相應的教學活動,關注和影響教育主體的態度、觀念、情緒等情感體驗,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和教學目標的圓滿完成。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具體的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相關的理論和具體的方法、手段,將其自身和教學內容的情感傳遞給學生,達成三者的統一,提高教學質量。 語文作為一門具有很強藝術性和情感色彩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情感的作用,不僅可以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 更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情感素質的提高。
2、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情感教育是新課程標準及語文教學改革的要求。“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作為語文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要求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與知識能力和過程方法結合起來,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完成。新課程標準確立了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教師在充分與學生進行互動的基礎上關注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情感,充分體現出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語文教學改革使得人們更為關注學生的情感,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個性,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健康成長發展。情感教育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情感教育充分結合了初中學生的心理、生理發展狀況,充分結合當前的初中語文教材,挖掘其中蘊含的情感因素,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既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學科,在著重培養初中學生的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的同時,也承擔著培養學生優秀品質和綜合素質的責任, 情感教育則在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此外,情感教育通過對學生情感的引導和關注,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過程中培養自己的情感觀念,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態度,提高審美情趣,全方位認識世界。
加強情感教育是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客觀要求,也是引導學生情感發展的具體要求。新課標要求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兼顧學生知識、思維和情感,全面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創新教育。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初中生的情緒容易波動起伏,有著極強的自尊感,作為一門人文性的學科,引導學生情感的發展是語文教學的題中之義。
3、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因素體現在教材、教師、學生三個方面。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既包括直接通過語言文字、形象表現出來的情感,還包括隱含在教材內容的情感色彩。教師的情感則體現在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對教材內容的情感體驗以及具體的情感表達和教師的情感素質和魅力等方面。學生的情感因素主要表現在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對語文實踐的情感體驗以及對教師、教學內容與過程的情感反應等方面。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1、注重導入,融匯情感。初中語文教學要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礎上,充分準備,通過不斷的努力營造出良好的情景氛圍。通過富有情感的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營造出完美的情感氛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優美的語言文字將教學內容以生動的畫面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 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進行領悟,通過引導和想象引起學生的共鳴。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的情感體會和挖掘,以優美的朗讀帶動學生的情緒,注重語感和節奏的把握,以感性和平移等方式將學生帶入到具體的情景當中,體會、領悟和品位具體的情感, 并充分融匯多方的情感。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參與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真切體會到作品的感情。 學生的角色扮演可以讓學生通過帶感情的閱讀體會課文中人物、事件的具體思想情感;也可以通過分角色朗讀,以互動的形式加深感情的融入;還可以通過直接表演或者改編課本的形式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中充分揣摩、理解具體的情感。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景的創設要由教師和學生同時來進行, 既要有教師對學生情感的激發和引導,還要注重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和思考,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促進師生情感的交匯,以情景來啟發和調動情感。
2、多種手段創設情景,強化情感。初中語文教學還要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如多媒體設備來創設情景,利用多種媒介和手段來創設出良好的語文教學情景,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和方式的利用,給教學帶來了諸多方便,也使得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要求。多媒體手段的應用,可以通過圖片、聲音等形式再現情景,并且進行具體的情景設置,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感受到更為真實和客觀的情感。通過客觀的情景設置,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能夠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學習的主動性和有效性也會大大提高。學生通過教師創設的情景,結合自身的感悟,情感的體驗和意識不斷得到強化,情感教育的效果更為明顯。
3、注重實踐,培養真情實感。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且其目標也是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人文意識。初中語文教學要從閱讀、寫作、口語表達等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實際語文運用能力,而這些能力的提高與語文實踐不可分割。語文能力的積累,不僅來源于課堂,更多的是來源于課外生活的觀察和體驗。因此,初中語文教學要充分引導學生在課堂內外積極溝通、觀察,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拓寬學生的語文學習空間,以及學生參加語文實踐的機會, 以立體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通過學生參與實踐和實踐學習,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各種知識有情感體驗的機會,也使得學生的情感來源更為真切。綜上所述,情感教育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和任務,必須引起我們充分的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打破傳統觀念,注重學生情感的培養,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胡華標.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才智,2011(19).
[2] 李傳麗.淺談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技術與市場,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