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義臣 蘇桂華 鄭艷 金明華



摘 要:該文對吉林省生產上主推玉米品種的種子耐低溫能力進行了綜合評價,以期篩選出耐低溫能力優異的玉米品種。結果表明,目前吉林省玉米主推品種的種子發芽率均能達到國家標準,但在低溫逆境下,不同品種間表現差異較大,多數品種在低溫逆境下仍然能保持較高的發芽率,而金園15等8個品種對低溫表現敏感,在低溫條件下種子發芽率均低于85%,建議這8個品種在今后的推廣區域中,應注意避開春季氣候變化復雜的區域。
關鍵詞:玉米;低溫;評價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8-0037-03
近年來,吉林省玉米“一穴單粒”播種面積劇增,加之春季氣溫變化幅度大,“倒春寒”頻發,導致部分玉米品種不能正常拱土發芽,造成部分區域缺苗現象嚴重。為此,筆者于2015年通過種子常溫發芽及低溫處理的方法(砂土介質冷浸發芽試驗),對參試品種的常溫發芽能力及耐低溫活力進行了測試,為選擇耐低溫能力強、拱土能力突出的品種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 2015年收集市場上銷售的玉米主推品種62份。
1.2 試驗方法
1.2.1 常溫發芽率方法 把消毒后的細沙和黑土過篩后,按體積比1∶1混合均勻,取適量砂土,置于發芽盒內攤平,每份試驗凈種子隨機取出200粒,100粒一次重復,2次重復,種子均勻置床,加入適量水后,覆砂土,放置恒溫25℃幼苗培養室7d后,調查出苗率。
1.2.2 低溫發芽試驗方法 每份試驗凈種子隨機取200粒,分別用去離子水沖洗3次,置于廣口瓶內用恒溫4℃去離子水浸泡72h。把消毒后的細沙和黑土過篩后,按體積比1∶1混合均勻,取適量砂土,置于發芽盒內攤平,取出冷浸種子,100粒一次重復,2次重復,種子均勻置床,加入適量水后覆砂土,放置恒溫25℃幼苗培養室7d后,調查出苗率。
1.2.3 統計分析 應用DPS軟件對參試品種不同條件下的發芽率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的常溫發芽結果 經調查分析,參試品種的常溫發芽率均達國家標準(GB4404.1—2008,種子發芽率≥85%),發芽率最高的品種是萊科818,為100%,發芽率最低的品種是京科968,為91.1%(表1)。說明參試品種在常溫條件下發芽率較高,能基本滿足農民的生產需要。
2.2 不同品種的低溫發芽結果 經調查分析,參試品種的整體耐低溫活力較強,農華101等46份種子經冷浸處理后,出苗率在90%以上,京科968等8個品種出苗率在85.0%~89.9%,吉單631等4個品種出苗率在80.0%~84.9%,銀河33等4份品種出苗率在70.0%~79.9%(見表1)。說明目前吉林省多數玉米生產應用品種的耐低溫活力較強,但依然有小部分品種的耐低溫活力差,容易受春季低溫等逆境影響。
2.3 常溫發芽、低溫發芽對比分析 經對比分析,飛天358等37個品種低溫發芽率比常溫發芽率的降低幅度不超過5%,占全部品種的59.7%;吉單558等17個品種的降低幅度為5.1%~10%,占全部品種的27.4%;吉單631等6個品種的降低幅度為10.1%~20%,占全部品種的9.7%;禾育203等2個品種的降低幅度>20%,占全部品種的3.2%(表1)。相關分析表明,常溫條件與低溫條件下的發芽率相關性不顯著。
3 結論與討論
綜合來看,目前吉林省玉米主推品種的種子發芽率均能達到國家標準,但在低溫逆境下不同品種間表現差異較大,多數品種在低溫逆境下依然能保持較高的發芽率,但金園15、吉單631等8個品種對低溫表現敏感,在低溫條件下種子發芽率均低于85%,建議這8個品種在今后的推廣區域中,應注意避開春季氣候變化復雜的區域。相關分析表明,不同品種在常溫、低溫條件下,種子發芽率相關性不顯著,說明種子的耐低溫能力需要在低溫逆境下鑒定,不能用常溫發芽率進行簡單估測。
參考文獻
[1]李俊娥,王德新,孫林,等.低溫對玉米種子發芽的影響[J].種子世界,2012(5):31-32.
[2]劉國良,祝臣.提高玉米種子發芽率的措施[J].農業科技與裝備,2009(3):120-121.
[3]王迎春,褚金翔,孫忠富,等.玉米對低溫脅迫的生理響應及不同品種間耐低溫能力比較[J].植物生理科學,2006(9):210-212.
[4]蓋顏欣,楊青林,王奇,等.低溫冷凍條件對玉米種子發芽率的影響[J].河北農業科學,2009,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