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玥玓 蔣亞華 費莉玢 王馨 祝君

摘 要:該文選取江蘇省宿遷市20個居住區綠地,從綠地率、植物種植品種、養護管理情況等方面進行了節約型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調查分析,結果表明:只有做好建設節約、養護節約以及遵循經濟性原則,全面考慮,相互協調,才能真正實現居住區植物節約型種植設計,最終達到最佳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居住區;節約型;植物種植;應用;宿遷市
中圖分類號 S68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8-0094-03
Application of Plant Landscape Design of Green Space Conservation in Residential District of Suqian City
Wei Yuedi1 et al.
(Suqian College,Suqian 223800,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20 green residential area in Suqian City,Jiangsu Province,from the green rate,plant varieties,maintenance management of several aspects,conserving garden plant landscape design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only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ervation and maintenance savings and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economy,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mutual coordination,we can truly achieve the living plant area saving planting desig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optimal social benefit and ecological benefit and economic benefit.
Key words:Residential area;Conservation oriented;Plant cultivation;Application;Suqian City
1 前言
對于什么是節約型園林植物設計這一問題至今尚無明確的定義,從節約型園林建設的角度來看,人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節約型園林植物配置投資這個狹義的概念,認為“節約型園林植物設計”就是反對精品園林工程,提倡極簡主義進行園林植物的選擇與配置[1]。其實不然,更多的應是從植物的養管成本、植物品種、群落結構、生態系統和景觀營造等方面加以考慮,以順應自然,響應自然為設計宗旨,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立足全局,最低程度地減少生態資源的消耗,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完善城市的生態自我恢復能力[2]。廣義來講,所謂節約型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即在植物材料的選擇和種植設計的運用上,以達到最大限度地發揮景觀效益、生態效益及社會效益為目的,滿足人類合理的物質與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節約自然資源與各種能源,提高利用率,以最合理的投入獲得最適宜的綜合效益。本文以江蘇省宿遷市居住區植物種植設計為例,根據園林景觀的社會需求和全周期成本管理,找出城市居住區節約型種植設計的科學方法[3-4]。
2 宿遷市概況
2.1 地理位置 宿遷市位于江蘇省北部,南距淮安市100km,西鄰徐州市117km,東接連云港120km。宿遷市下轄沭陽、泗陽、泗洪四縣和宿豫、宿城2區,共有111個鄉鎮(其中建制鎮79個),17個場圃,總面積8 555km2。
2.2 自然條件
2.2.1 氣候條件 宿遷屬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無霜期較長,年平均氣溫14.2℃,年平均降水量910mm,氣候條件較為優越。
2.2.2 地形地貌與地質條件 宿遷地處魯南丘陵與蘇北平原過渡帶,地形復雜,地勢自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北部為緩丘,緩丘前緣為洪積——沖積扇形地面,其余地區為平原。地貌類型分為丘陵、崗地與平原三類,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宿遷大地構造部分隸屬于華北斷塊區的東南緣,流經宿遷市城區的主要地表水系有京杭大運河、古黃河、順堤河、民便河,另有位于宿遷市西北部的駱馬湖。
3 宿遷市居住區綠地植物種植設計分析
3.1 建設現狀及成效 居住區綠地是城市綠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尤其是提高居民生活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居住區綠地與城市的居民生活密切相關,是市民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綠地類型,而植物種植設計是居住區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搞好居住區綠化建設與管理,創造良好的戶外休憩空間,對于改善人居環境,體現“以人為本”的城市建設理念十分重要。近些年來,宿遷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視居住區綠化,要求新建居住區綠地率不低于35%,舊城改造的居住區綠地率不低于30%,普遍指標比省定標準高5個百分點。因此,居住區綠化按照園林式居住區標準進行規劃建設,且新建居住區綠化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嚴把綠化方案審批和綠化建設、竣工驗收關,聯動的工作機制,使宿遷市居住區綠化各項指標得到了有力保障。老的居住區宿遷市雖然很少,但仍然按照標準抓好其改造出新,明確綠化要求,利用見縫插綠、拆房建綠等方式,增加綠化總量。居住區綠化的養護管理采取屬地管理方式,新建居住區由物業管理公司負責,老居住區由所在地的街道社區居委會負責,由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制定標準,有計劃的進行綜合整治,為開展物業管理創造條件和基礎。隨著省、市級園林式居住區活動的不斷深入開展,宿遷市居住區整體綠化水平迅猛提高。筆者通過對宿遷市區20個省、市級園林式居住區綠地進行植物種植設計調查,結果表明居住區達標率達到93.5%。宿遷市居住區綠化管養做到了人員落實,資金落實,措施落實,園林植物普遍長勢良好,設施維護良好,綠化環境質量逐年提高。
3.2 存在問題 宿遷市居住綠地近幾年有了很大發展,涌現出一批綠化出色的花園式小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府苑小區(表1)。但由于歷史與建成期短等原因,這類居住區綠地種植設計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除了幾個新建的小區,大部分居住區綠地率明顯偏低;二是綠地形式陳舊單調、中心不突出,無核心景區和小游園等;三是植物品種單一、重復率較高,功能性植物較少,群落結構尚未形成,缺少層次、季相色相變化不明顯;四是鄉土樹種較少,外來品種較多,且大樹移植現象嚴重,長勢不佳;五是總體養護管理情況一般,經常發生病蟲害甚至缺苗死苗現象[5]。
4 結語
通過對宿遷市部分居住區園林綠化植物種植設計的調查研究可以得出:居住區節約型植物種植設計主要應從建設節約和養護節約兩方面考慮[6]。建設中,應在合理用苗、科學設計、使用功能、視覺效果、生態性、經濟上尋找性價比高的方案;養護上,應該充分考慮植物群落結構的自我穩定,安全管理的方便,設施的耐久性等。并注意平衡好建設節約和養護節約兩者之間的關系,比如考慮居住區植物景觀的高密度、高強度的使用情況,建設適度投入,確保耐用,同時也滿足養護節約的要求。在做好這兩方面節約的基礎上,居住區植物種植還需遵循經濟性原則,即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7]。具體措施如下:一是科學設計,使得植物品種具有多樣性,并形成相對穩定的植物群落景觀;二是科學選用植物,優先考慮適地適樹,鄉土樹種優先,減少大樹移植;三是結合生產,創造經濟效益,并注重改善環境質量;四是最大限度地減少養護管理成本,減少病蟲害、枯樹死樹的發生。總之,只有做好建設節約、養護節約以及遵循經濟性原則,全面考慮,相互協調,才能真正實現城市居住區植物節約型種植設計,最終達到最佳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8]。
參考文獻
[1]馬軍山.現代園林種植設計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5.
[2]仇保興.開展節約型園林綠化 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在全國節約型園林綠化現場會上的講話[R].2006.
[3]郭漢全.武夷山市節約型城市園林設計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08.
[4]王暉.城市開放式管理的公共綠地的節約性設計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8.
[5]張鑫磊.生態型居住區外環境規劃設計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3.
[6]PAUL OPDAM,JANA VERBOOM,ROGIER POUWELS.Landscape cohesion:an index for the
conservation potential of landscapes for biodiversity[J].Landscape Ecology,2003(18):113-126.
[7]AUDE ERMOULT,FABRICE BUREAU,ISABELLE POUDEVIGNE.Patterns of organization in changing[J].Landscape Ecology,2003(18):239-251.
[8]張廷華,劉青林.節約型園林的植物之路初探[J].現代園林,2008(1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