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再武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8-0013-02
英語既是活的語言,也是枯燥無味的語言。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呢?顯然,搞好口語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關鍵。初中英語的教科書中口語內容有很大比重,如:問路、看病、打電話、購物等,口語篇幅貫穿于教材的始終,突出了英最本質的功能——交際性。那么,如何進行口語教學呢?我想從以下四要方面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一、要關愛學生,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
愛心與耐心是學生轉換的又一個前提。英語的詞匯量大,尤其是新教材詞匯量更多,再加上許多句型及短語也要記憶,學生學起來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我們的教師多給一點愛心和耐心。我們應該做到“好看的要愛,有傷疤的更要憐惜。”只要每一個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充滿信心,感情誠心,獻出愛心,工作耐心。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目的,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英語教師只有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學起來才有積極性,如果一個教師一站到講臺上學生就對這科感到反感,甚至望而生畏,又怎能學好呢?
我教的班上有些基礎較弱的學生常說:“記憶力較差,記單詞比較困難。”然后我就教給他們“笨鳥先飛”的方法,以及記單詞的一些小巧門,同時以降低了對他們的要求,由原來的每個單元一次性的記憶變成每六個單詞聽寫一次,這樣以來,他們覺得記憶單詞比較輕松,于是漸漸的對英語產生了興起,因此,在第二次月考中成績有所上升。
二、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口語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最佳學習狀態往往出現在他對所學內容感興趣的時候。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樂”就是興趣。中學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強,只要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了興趣,就能發揮其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呢?
1.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消除過于緊張的焦慮情緒,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教師在課堂上先用簡單易懂的英語與學生進行交流,并適時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如猜謎、做游戲、聽英語歌曲、講一個英語小笑話等,將英語課上得引人入勝,學生學的興趣盎然,樂于開口,自然而然就加速了口語能力的提高。
2.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培養學生自信心
學生開口講英語,即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又害怕出錯而羞于嘗試。這時,教師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個默許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份由衷的贊許,都能極大地調動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積極性,在實踐中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同時,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好英語,這種積極肯定的態度也會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暗示,充滿自信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提高學習口語的興趣。
三、創設交際情境,使教學過程交際化
英語教學主要是在課堂中進行的。英語教師應盡力創設或尋找一些真實或半真實的交際情景,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之中,進入角色。這樣,學生學習興趣倍增,氣氛活躍,學生帶著好奇心,在不由自主的狀態下去看、去聽、去說、去感覺,與此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一些實用口語,為將來的交際打下基礎。情境創設方法多樣。可用實物情境法、環境情境法、多媒體情境法等等。具體操作如下:
1.借用實物創設情境。用直觀教具是進行口語教學的最簡單設置方式。不僅大量的名詞可以通過實物來呈現,一些方位介詞也可借助物體使表達簡潔明了。如創設實物情境組織“辨認物品”“指明方位”之類話題的教學和訓練,可以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形象真實,學生印象深刻。
2.利用環境創設情境。教室是教學的主要環境,也是進行各種語言模擬訓練的最方便的“臨時舞臺”。如一、二張桌椅稍加一些道具就能為學生提供“購物”“用餐”“借書”“看病”等對話情景。教室里的座位排列還可以排成街道、廠家、商店的樣式,使“問路”這樣的話題在較形象的情景中進行。
3.巧用現代媒體創設情境。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把多種媒體引入英語課堂教學已成為發展趨勢。錄音、錄像、電視已成為現代課堂中較常用的教學手段,為創設情境、培養口語能力開辟了廣闊的渠道。如看了一段錄像或電視后,把聲音去掉,讓學生借助畫面進行語言表達,也不失為一種練習口語能力的好方法。
四、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力求多樣化,綜合提高英語口語能力
初中階段的英語課堂活動極大多數是圍繞教學內容、旨在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各種聽說活動。教師要積極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活動,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更多開口說英語的機會,使學生在活動中通過交流和合作,鍛煉聽說交際能力。課堂活動形式多樣,可以采用小組練習,即“群口相聲”;兩人一組,即“對口相聲”;個人練習,即“單口相聲”等,方法可以有:
1.值日報告。每節課拿出5分鐘時間,用英語談論今天天氣,或講一個故事,或報道一條新聞,或介紹學校的一項活動,或推薦一本好書……題材不限。只要學生有話可說,有感可發,“臺下”學生也得到了聽英語的機會。
2.交際游戲。這種活動就是把學生置于一種游戲時的情景中。交際游戲多種多樣,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學習和掌握語言。例如:老師拿一張圖片,讓學生在不看圖片的情況下,通過向老師提問猜測圖片是什么。或者以小組活動的方式進行,小組中一位學生手拿圖片或設想一個情景讓其他同學猜測。
3.完成故事。這種活動是把課文分成兩部分或幾部分,要求每位學生只看其中的一部分,然后要求他們通過向組內其他同學提問的方式完成整個故事。教材中的課文都可用來進行這種形式的口頭交流。
總之,在英語新課改的浪潮沖擊下,英語課程應從僅僅關注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提高到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使學生既有較強的英語語言運用的能力,又有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個性品格,從而為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英語教師應充分領會這種導向,必須不斷進取,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專業水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