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麗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8-0038-01
課堂教學改革一直以來倍受重視,都希望通過課改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獲、超常提高、超常進步。作為教育組織者的教師,我認為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打造高效課堂:
一、教師要處理好以下轉變
1.教師觀念的轉變。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課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場所,而是學生自主發展的舞臺。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要及時轉變觀念,真正實現從傳統到高效課堂的意識轉變。
2.師生關系的轉變。真心熱愛學生,贏得學生的信任,這是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的前提。只有讓學生感到你愛他,學生才能信任你,你講的話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實現。同時學生也會向你敞開心扉,經常向你吐露心思,使你的教育教學工作有針對性,有實效。客觀地看待全體學生,也有利于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找準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
二、高效課堂需要充分的課前準備
1.緊盯教學內容。課堂要高效,教師就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情況,設計出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置性作業。知識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還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另外,在備課時,教師首先要明確每節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需要有的放矢;體會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之處,重點加以突破。還有,教師還要準備充足的時間在下節課前處理上節課遺留的問題。
2.緊盯教學對象。課前備課必須充分,特別是“備學生”要落實到位。這節課你雖然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必須符合你這個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須修改,因為這是關系到我們所講的這節課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學生興趣的一個關鍵之所在。借助多媒體教學媒介,把課堂知識學習與生活情景聯系起來,改變過去呆板僵化、單調老套的說教形式。
3.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教師要善于根據具體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1)課堂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首先,課堂語言要充滿活力和感染力,要抑揚頓挫,要風趣幽默。這需要教師自己的感情投入,要進入角色,眼睛有神,動作有力。其次,課堂要像相聲演員那樣設計些“包袱”,讓學生在張弛有度的環境下學習。
(2)課堂節奏要隨著學生學習節奏變化而變化。合理地講練,每節課都要有比較深入的信息反饋與調整,確保每節課中目標的達成度或生成度。另外,作業的布置要科學、有層次,這樣就比較有彈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3)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此,我們還應該端正一種認識,培優補差不是課后的工作,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補差,首先是“治懶”,“懶”包括思維上的懶和練習中的懶。思維上的懶常常表現為學習過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練習中懶的表現為練習速度慢,作業完成不及時或是抄襲作業等。針對以上情況,分別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課堂中加強“快速提問”,增加提問的密度,把一些略簡單的問題讓程度較差的學生回答,讓他們形成一定的自信心;同時,盡量給他們板演的機會,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練習習慣;還有,課堂作業要堂堂清,教師要嚴格監督,不給他們拖拉的機會;再者,還不能讓他們有抄襲作業的機會,一經發現及時進行批評,并嚴格處理。
四、教師課堂結構、知識結構的重新構建
1.高效課堂需要科學的學法指導。打造高效課堂的今天,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更應該指導學生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傳統的教學重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的講授不易打動學生,導致教學的實效性差。生生互動式學習,由于經歷、知識、生活范圍上相近,因此學生更容易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討論中接受教育。所以,應重視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而這些學習方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
2.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學為主,以練為主。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都是教學的主導,以點撥啟發為主,通過合適的形式使學生完全動起來,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去體味學習帶來的樂趣,最終讓這種主動的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以練為主這個環節教師應當視具體情況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以練習去強化課堂的互動,并通過這種練習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以便更好地把握學生對本課學習目標的掌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