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
中圖分類號:G71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8-0033-01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加快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為我們在未來競爭中贏得主動權,搶占制高點的關鍵,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全局。實施素質教育的學校,應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為重點。對此,在會計教學過程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呢?
一、激發學生求學的興趣
興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活動的認識傾向,是培養動手能力的基礎,會計是一門記錄交易、事項、記賬、算賬以及編制報表的基礎性應用學科。人一來到世上,對周圍的萬事萬物都是陌生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開始對周圍的一些事物有所了解,但是事物的現象、記錄、記載、反映還是朦朧或無望的。在一個演示實踐中,教師配以適當的理論知識傳授,使學生懂得了從實踐深化到理論,并用理論武裝自身的同時,又應用到實踐,使自己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在一個個學生實踐中,他們通過眼、耳、鼻、口、身全方位地感受到了自然特制變化的魅力,他們舒心地笑了——我也能夠主宰世界了;在一個個企事業實踐里,他們以日常生活思維、運用所學知識,打開智慧的大腦,想象著他們理想中的物質去合成、去創造、獲得了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碩果——合成了世界上從不存在的新物質。
在這些實踐中,他們的興趣更加濃厚,強烈的興趣變成了學習的動力,他們廢寢忘食,其樂無窮。這種正當的、濃厚的、穩定的興趣促使學生去獲得廣泛的知識;促使學生情緒高漲和對學習充滿信心,勇于克服困難,并有助于他們學習效率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活動;促使學生視野開闊,個性得到和諧發展。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指人仔細察看事物或現象,而觀察能力是指人察看客觀事物或現象獲取信息量的多少。據說,周總理與陳毅元帥海星游覽清江風光,看九馬畫山時,總理看出的是九匹馬,而陳老總只看出七匹馬,這就是說,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觀察得出的結論是不同的,即有觀察能力的強弱之分。在會計課教學中,增值稅專用發票涉及到購貨方的單位名稱,賬號、開戶行、稅務登記號、銷貨方的單位名稱、賬號、開戶行、稅務登記號。如此眾多因素,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很有好處。
這樣通過實踐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調動眼、耳、鼻、口、身各個器官,而不是只用眼或是某一個感官。從而養成觀察事物的正確方法,為獲取客觀變化的第一手資料,為探索未知,創造靈感的產生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是培養創新能力的保證。會計課教學總是從實踐出發討論物質的性質,建立會計基本概念,再深入本質研究結構并上升為理論。在做編制分錄時,先給交易或事項,確定會計科目,該放借方還是貸方,之后記載在憑證上面。
通過該實踐教學,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讓學生樹立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能憑想象,憑空捏造一些現象去抵騙,使學生逐步具備識別偽科學、假科學的能力,遇事多問幾個為什么?
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創新能力的具體體現。某公司月內收支情況為:本月銷貨收入790000元,進價成本700000元,支付房租3000元,辦公用品500元,煤氣、電、水費1500元,工資28000元;支付運雜費費600元,包裝費500元;支付職工醫藥費6000元,差旅費2000元,計算該公司本月利潤額。通過如此實踐的教學,培養了學生從觀察到現象,急于得出結論的欲望,懂得了用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通過分析、推理、判斷得出結論。新的物質產生了,尋找的問題找到了答案,從而也培養了學生探尋物質世界奧秘的方法,形成了用什么方法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技能。
五、培養演實踐能力
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創新能力的火花石。實踐能力應具備的特征是:能很快適應環境;能獨立獲取新知識,收集處理信息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能勇于實踐,大膽開拓動手的能力。
面對跨入十三五的中國教育,須增強民族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會計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教學,認真做好每一個實踐,通過加強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培養,挖掘他們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他們在掌握基礎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極大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最終為人類自身的發展創性出更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