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儀瑩
摘 要 初中二次函數是培養學生應用數學和構建數學模型的重要載體,數形結合的重要橋梁。我在連續執教九年級數學的基礎上,認真總結了在課堂上怎樣加深學生對二次函數概念、圖象的理解,并提出教學策略、突破難點的相關方法。
關鍵詞 二次函數 概念 學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8-0063-01
新教材將二次函數安排在一元二次方程之后,主要原因是它與一元二次方程聯系緊密。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函數的概念,掌握了一次函數的有關內容,初步了解函數是描述現實世界變量之間關系的重要的數學模型。但是相對于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來說,它復雜很多。主要是圖象復雜,解析式形式復雜。我在二次函數的教學中,主要從以下方面突破,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通過實際問題的情景引入分析構建二次函數的關系式,理解二次函數的概念
教學中,我引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如:投籃時籃球所走過的路線、擲鉛球時鉛球所走過的路線。接著引入正方形邊長和面積之間的關系、元旦時我和學生之間互相贈賀卡等問題,引導學生感知到曲線的存在、關系式的異樣,也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關系。然后,讓學生觀察、思考:所列的函數關系式有什么共同點?它們與一次函數有什么不同?從而順著學生的回答引入二次函數的關系式:y=ax2+bx+c(a≠0)。讓學生比較這種形式和上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形式之間的區別和共同點,讓學生認識二次函數的各部分名稱,認識b和c可以為0,變成怎樣的形式。如此,學生能夠體會到二次函數來自生活,感受到二次函數也是描述一類現實問題中變量關系的數學模型,使原本非常神秘的二次函數不再神秘,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二次函數的興趣。
二、讓學生動腦與動手相結合,學會畫二次函數圖象,并能從圖象中提取特點
數形結合是函數學習中的重要思想,我每年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都是引導學生親自畫圖觀察圖象。而得出函數的性質圖象的教學是函數的重點,二次函數也不例外。一方面,學生要學會畫出二次函數的圖象;另一方面,要能從圖象上認識二次函數的性質。新教材的安排是循序漸進、由易入難。先從y=ax2(a≠0)開始,這一節課的教學,教師絕不容忽視,因為它對學生來說是個新生物。教師要按部就班的和學生一起采取列表、描點、連線,讓學生畫出二次函數的圖象,加深對圖象的認識。然后,引導學生從類比一次函數的學習找出這個新生物的形狀、增減變化,再找出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它具有對稱性、還有開口、頂點。誰決定開口的大小,特殊點的存在。從而緊緊抓住二次函數的主要特征,變換各種角度對二次函數進行仔細的觀察,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從而輕松解決問題。其次再一次接觸更一般的二次函數,引入二次函數解析式的其它幾種形式,并理解幾種形式之間的關系。
三、注重配方,利用公式判斷二次函數的性質,解決二次函數一般形式的圖象問題
頂點坐標公式的推導是二次函數的一個重難點。它在二次函數的章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通過它可以直觀想象出任何一個二次函數的圖象和相關性質,而且也可以使用掌握二次函數的最值問題。最值是個難點,頂點公式是個重要的突破口。教學中注意啟發,與學生共同配方,指出頂點坐標公式中相應字母的值。
四、注重教學策略,理解二次函數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首先必須認真分析教材,并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恰當分析究竟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手段,是使用一種教學手段,還是使用多種教學手段。為了加深學生對二次函數的理解,掌握利用二次函數解決實際問題,我帶領學生來到本地的港口路橋測量橋梁的相關數據,認真分析數據,構建數學模型,利用圖象層層鋪開,通過各種變式進行延伸,加深學生對二次函數的理解,也深刻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而應用于生活”。這樣就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類比教學,著手突破二次函數的難點
二次函數是初中階段的一個難點,尤其是它和一元二次方程的關系問題。例如與x軸的交點,與一次函數的交點。教學中突破此難點的手段是類比教學。一次函數學生并不陌生,當然一次函數與坐標軸的交點問題,以及一次函數之間的交點問題學生大多理解、會做。因此我采取類比的教學手段慢慢引導學生構建一元二次方程,通過解方程找出交點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