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華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8-0071-01
一手漂亮的字,喜歡閱讀,會寫文章,是小學階段語文學習最期望獲得的能力。小學生普遍認為作文難,遇到寫作文胡編亂寫,條理混亂。提高學生作文能力,除了大量課內外閱讀,還要加強訓練。我采用幾個巧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一、說看到的
每天下午課前交流前一天的趣事。先小組交流,再請每小組一名同學對全班同學說說,小組內成員輪流上臺,讓每個人都有發言機會。趣事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幾句話。同學們聽后進行評比,看哪組說的事“有趣”,突出一個“快樂”,看哪組發現生活中的趣事多。這樣,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們觀察的積極性。開始一周他們說的內容大多是電視劇動畫片、電腦游戲中的,以及同學之間的游戲等,輪到有的同學說時,急得面紅脖子粗說:“我沒有講完,可現在忘了。”主要體現為記憶不深,敘述不完整等。為了說得更好,我建議同學隨身帶上小本子,看到了什么就記下來。同學們再說趣事時就把本子拿出來,再也不會忘詞和忘記事情了。慢慢地,同學們的視野擴大了,觀察變得仔細了,有回家路上的見聞,有家人相處的細微舉動,還有書本上讀來的笑話和故事……有說的就不愁沒寫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們寫作文時不再愁眉不展、無話可說了,而是將小本子拿出來,把自己生活中的新發現、趣事兒與學習的詞語相結合進行描述。同學們高興地說:“這樣真好,作文再也不用苦思冥想了。”爭搶說趣事兒,從簡單處培養了他們學習和觀察的興趣,潛移默化中為他們作文打下良好基礎。
二、寫做過的
為了讓學生能用文字記錄切身感受,我要求孩子們每周做一件事情,可以是做一次家務,也可以是一件小制作……然后將做事的過程寫下來,要求重點突出,并配上照片發到QQ群,互相閱讀學習。然后,在組內交流,小組按照敘述的完整性、事件的意義等指標進行評比。經過訓練,同學們會寫自己做過的事了。會寫做事過程后,我又讓他們說說做事前、做事中、做事后心里怎么想的,再讓他們把心里所想加入作文中。同學們再讀文章發出感嘆:“在活動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所思、所感,文章更生動了。”同學們在這樣的訓練中知道了寫作文不是胡編亂造,不是組詞造句,而是事清理明,注重條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三、啟發感受的
我常帶同學們走出教室,到校園里,到公園里,春看雨,夏賞花,秋觀葉,冬聽風,讓他們身臨其境的觀察事物,記下自己的感受。他們在這樣的訓練中明白了寫作文要充分調動自己的感官,寫出的文章才會生動。如:秋天,我帶他們到校園,同學們觀察后,有的說:“銀杏樹的葉子黃了,微風吹來,像一把把黃色的小扇子扇呀扇。”有的說:“空中飛舞的樹葉像黃蝴蝶。”有的說:“桂花樹上不只是綠樹葉了,還掛滿了星星點點的小黃花。”冬天,我讓他們來到操場上,迎著風感受冬天的酷寒,有的說:“寒風似刮骨鋼刀。”有的說:“暴虐的寒風似乎要將我凍成冰棍。”再讓學生側耳傾聽,有的說:“嗚嗚的寒風中有人在悲苦的嗚咽!”春天我讓學生張開雙臂,深深地吸一口氣,聞一聞春天的味道。有的說:“我聞到了小草的清香。”有的說:“清涼涼的空氣里透著泥土的氣息。”經過這樣的指導,學生能調動自己的感官去描寫事物,感受更貼近事物、貼近生活,能較準確抓住事物特征,從中發現美、感知美,喚起表達的欲望,何愁筆下無美文?
我采用了多種方法,通過一系列訓練,同學們都能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經歷的事加上自己的感受情真意切的寫出來,就不會覺得作文高不可攀,也不會為寫作文犯難,作文水平越來越顯著,筆下開出朵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