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保德
摘 要 教育觀念的現代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靈魂,是因為只有教師教育觀念轉變了,才有制度的轉變和內容方法的改革。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設計者、指導者、幫助者以及和學生共同學習的伙伴。這也要求我們在教育觀念上與時俱進。
關鍵詞 好教師 特質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8-0103-01
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引導者,更是學生做人的楷模,學生的精神、心理、個性的成長是教育者關注的核心。因此,需要教師在日常生活和教學過程中,將“好老師”特有的優秀品質,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遞。本文就“好老師”應有的特質作粗淺探析。
一、志存高遠,“兩觀”正確
對教師而言,要建立正確理想信念的基本準則,也就是要圍繞符合培養社會主義發展所需求的人才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打造理想信念的正能量。
“好教師”還要“言必行,行必果”,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在教學中遇到中等難度,并且答案不是唯一的問題時,教師要給“好”“中”“差”學生回答和發表意見的機會,以此體現教學民主的思想。在處理班級學生打架時,不要盲目的向學生責罰、勒令退學,要從打架動機以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等方面真實、全面地了解和教育學生,以此體現教師對學生的誠信與友善。
二、行萬里路,做智慧型教師
“好教師”不僅要具有深厚的基礎知識,還要做一名智慧型教師。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上的主要組成部分,怎樣調適和運用,課堂教學才會出更好的效果呢?
通常要學會根據各種情況下的學生態度、學習方式以及學習知識的不同,變化自身的教學態度、方案和知識。這需要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積累經驗,適時地發揮自身的創造能力,以更高、更廣的角度來駕馭瞬息萬變的課堂。
再者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建立平等的、和諧的、有活力的課堂氛圍。因為好的氛圍可以培育好的學風,好的學風可以產出好的學習效果。在一些較難解決的問題中,教師要運用自身的基礎知識和高超的技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切中要點,或是將問題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梢栽谡n堂上集體探討,也可以在課下學生自我探索。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自主自由,自然自信
“愛”學生就要全面了解和公正評價學生。在引導學生發展的同時要注意把握學生的優缺點。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存在,這就需要教師運用平等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的優缺點,善于發現挖掘學生的優點,并將優點逐漸發揚光大。學生在面對自己的缺點時還看到自己的優點是主要的。這樣對生活,對學習,對困難就不會失去信心。
從人才培養模式的微觀層面來講,教育現代化的主要理念應該是個性化、差異性、創造性、開放性。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改革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注意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在進行教學工作之前要先盡可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進度、學習特點,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知識的難易程度,運用有效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才有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四、以身作則,建立道德準則
首先,教師要創造個人魅力。教師的基本素質、道德品行、知識累積、能力體現等方面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是一種影響力,如認真思考、關愛集體、熱愛生活、追求真理、明辨是非、確立理想等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到榜樣的作用。
其次,教師在傳達正確的道德修養的同時,更要熱愛自己的事業和自己的學生。教師要以身作則。以身作則,會深刻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從小就培養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在這過程中要注意,一方面,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判斷能力,如在新聞中所報道的事件——老師在校門口看到有個學生被車撞了,雖然不是自己的學生,卻毫不遲疑地飛身撲了上去將學生救了下來,這不是教師為了“作秀”,而是舍己為人的精神,更是學生應該學習的精神;另一方面,教師要傳遞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國家等等這些正確的道德觀,以此來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