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謝俊忍 李玉敏

摘 要:技術站站場改造事關鐵路運輸作業的重要方面,如何對其進行改造,已經成為我們思考的重要課題。這篇文章主要從研究技術站站場改造的建議方面進行論述,這對于當前我國鐵路站場改造來講,意義重大。
關鍵詞:站場改造;CIPS;分析
1 濟西站車站現狀分析
濟西站原濟南西站,2011年6月更名為濟西站,隸屬于濟南鐵路局管轄,是濟南鐵路局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路網性編組站。車站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段店鎮,車站中心里程為自北京站起京滬線470km871m。濟西站是濟南鐵路局直屬站之一,其等級為特等站,是全國為數不多的路網性編組站。車站按業務性質為貨運站,按技術作業性質為編組站;站場型為正線外包雙向二級六場混合式編組站。濟西站主要擔負著膠濟上行、下行、京滬貨物列車以及部分樞紐小運轉列車的解體、編組和中轉任務,車站由東經B1、B2線及京滬Ⅲ、Ⅳ線與膠濟線相連,從南經水白線同濟南南站相連,構成了膠濟、京滬兩大干線的交匯點。
1.1 濟西站設備現狀及能力
1.2 駝峰設備情況
1.3 編尾設備情況
2 存在問題
2.1 作業量大 由于濟西站線路多相對較為復雜,地處要塞,車流量大,車流方向、種類復雜,作業繁忙使全國最為繁忙的鐵路運輸之一,加上地處較為偏遠。目前濟西站改編作業量及咽喉通過能力已超過設計能力,嚴重影響到鐵路運輸工作。
2.2 作業方式落后 調車作業勞動強度較大,作業人員連續工作時間長,作業安全和人身安全得不到根本保證。這是我們當前在進行具體的作業過程中,應當給予高度重視,必須采取措施進行有效的革新。
2.3 安全隱患大 由于車站調車作業方單一及作業環境的影響,導致人身傷害、作業安全隱患較多,1982年至2015年,車站共計發生調車作業事故43起,其中人身傷亡事故12起,給鐵路、國家和人民的財產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為此,我們必須從加強安全防護管理開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有效的防止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3 編組站綜合集成自動化系統改造
CIPS(編組站綜合集成自動化系統)是編組站內整體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和作業自動化控制系統。
CIPS(編組站綜合集成自動化系統)對與編組站管理有關的所有業務進行整體、全面的信息化控制管理,其中涵蓋了:接收調度所的日班計劃與階段計劃;調車作業管理;接、發列車的管理;到達、解體、編組、出發等一系列技術作業全面管理;接收相鄰車站的到達列車的確報(列車編組順序表,運統一),并且同時向路局和鄰站發送出發列車的確報;與鄰站的接發列車線路閉塞信息相互交換等等。
①車站所有的作業崗位以一個信息平臺為整個作業的中心,借助這個平臺,各崗位作業人員根據作業內容,提前、超前了解熟悉各自的作業計劃和相關崗位的作業進度,掌握整個作業的進度,形成了調度統一指揮、領導的自動化平臺。②通過計算機共享的信息、相關崗位上報信息取代電話聯系,有效的減少了各個崗位之間的交叉作業聯系環節,實現了以電子報點方式取代鋪畫技術作業大表等作業。③最為重要的是通過建成后的CIPS系統能讓整個站區作業一目了然,在作業當中計算機根據預先下達的階段計劃、調車作業計劃自動選排進路,電腦自己計算交叉作業影響時間。④電腦代替人工,行車、計劃工種精簡崗位設置,以行車室崗位來說,原來需要三名作業人員,改造后變為一名作業人員。
4 效果分析
①實現了調度集中模式,打破了傳統的區域作業方式,從全站作業角度考慮綜合安排每個場區作業,作業計劃更加恰當,作業過程更加清楚透明。②在改造信息系統、控制系統同時使兩者互聯互通,車站站場的設備也要進行與其相應的改造。③減少車站作業聯系,接發列車進路、調車進路的自動排列與解體、溜放、編組勾計劃的自動生成等降低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④減少作業人員配備。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車站建成實現編組站綜合集成自動化系統(CIPS)后對于加速機車車輛周轉、壓縮中停時、大大降低運輸成本、很大的提高運輸質量效率、多快好省圓滿地完成鐵路運輸生產任務都會逐步實現。但在先進的設備基礎上還應該有效地搞好作業人員技能作業標準培訓,不斷加快行車、計劃、調車作業人員對新技術、新設備適應能力的提高,保障鐵路運輸安全,以適應鐵路運輸改革深化的需要。
參考文獻:
[1]CIPS理論知識.通號公司,2015.
[2]濟西站.車站行車工作細則[M].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