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摘 要:職能資本參與利潤率的平均化即第一次利潤率平均化之后,狹義借貸資本和廣義借貸資本參與利潤率的平均化出現了第二次利潤率平均化。第一次利潤率平均化形成了一般利潤率,第二次利潤率平均化形成了一般利息率。市場利息率在借貸資本供求的影響下圍繞一般利息率上下波動。在這個上下波動的過程中,市場利息率如同價值規律一樣調節和配置貨幣資金在不同行業及企業之間自由流動。同時,有利于市場利息率下降趨勢的出現,對于我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平均利潤;借貸資本;一般利息率
中圖分類號:A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6-0001-02
一、馬克思經典利潤率平均化規律——第一次的利潤率平均化
(一)平均利潤的形成
在現實中,不同生產部門由于資本有機構成的差別、資本周轉時間的差別和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比率的差別造成了利潤率的差別。在不同生產部門內部和不同生產部門之間,由于資本的自由流動和競爭最終形成了一般利潤率和平均利潤。正如馬克思論述的那樣:本來在不同生產部門中占統治地位的利潤率,是極不相同的。這樣的利潤率,因為競爭而平均化為一般利潤率,它是所有這些不同利潤率的平均數。根據一般利潤率歸于一定數量資本的收益,就是平均利潤。
(二)平均利潤和平均利潤率所反映的經濟關系
平均利潤形成之后,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論述道:出售自己商品的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家回收了生產這些商品所耗費的資本價值,然而他們沒有得到本部門生產這些商品時所產生的剩余價值轉化而來的利潤,卻得到了一定時間內社會總資本在所有生產部門生產的總剩余價值轉化而來的總利潤均衡分配時歸于總資本的每個相應部分的剩余價值轉化而來的利潤……就利潤來說,不同的資本家就像是同一個股份公司的不同股東一樣發生關系。同時,總利潤仍然等于總剩余價值,總價值仍然等于社會生產的總生產價格。
(三)第一次利潤率平均化的范圍
正如馬克思論述的那樣:資本有機構成在不同生產部門是不一樣的,因此,等量資本按可變資本在一定數量總資本中占有不同數量而推動不同數量的勞動,等量資本也就占有不同數量的剩余勞動,或者說,生產不同數量的剩余價值。依據這一原理,占統治地位的不同生產部門的利潤率就會有很大差別。這些差別的利潤率,因為競爭而平均化為一般利潤率。從中可以看出,參與利潤率平均化的資本首先是產業資本,投入在不同生產部門的產業資本可以分為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不同數量的不變資本關系到不同的剩余價值,產生不同的利潤率。
其次,商業資本也要參與利潤率的平均化。產業資本的流通階段,同生產階段一樣,是產業資本再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階段。所以在流通過程中,獨立執行職能的商業資本也必須和在不同生產部門中執行職能的產業資本一樣獲得平均利潤。
農業資本作為產業資本的一部分,投資農業與投資于工業和商業一樣,也要求獲得平均利潤。最后,銀行資本也是職能資本,同樣在部門之間競爭中參與利潤率的平均化,要求獲得平均利潤。
二、利潤率平均化規律的擴大——第二次利潤率平均化
第一次利潤率平均化形成和出現之后,利潤率平均化趨勢并沒有停止。隨著現代金融業的大規模發展,資本流動和資本轉移變得更加容易,不同類型資本競爭不斷增強,參與利潤率平均化范圍的資本必將不斷擴大為狹義的借貸資本和廣義的借貸資本。這就是第二次利潤率的平均化,第二次利潤率平均化的結果是形成了一般利息率。
(一)狹義的借貸資本參與第二次利潤率平均化促使一般利息率開始形成
傳統意義的借貸資本主要有民間高利貸資本和銀行資本等,這些可以被定義為狹義的借貸資本。隨著信用經濟的不斷發展,利潤率的平均化并沒有停止,在此之后還要進行第二次利潤率的平均化或者進一步的利潤率平均化。由于參與競爭的不同類型的資本范圍的增加,即狹義的借貸資本也參與到同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和農業資本等職能資本的競爭中去,利潤率平均化的范圍首先擴大到了狹義的借貸資本。
第二次利潤率平均化的結果是形成了一般利息率或者中等利息率或者平均利息率。通過狹義借貸資本家與職能資本家的競爭,等量的借貸資本與等量的職能資本也要求獲得等量的利潤。不同的狹義借貸資本家之間的競爭和借貸資本家與職能資本家的競爭促成了利潤率平均化范圍首先擴展到狹義的借貸資本和第二次利潤率平均化的進行。
例如,以民間高利貸資本為例,狹義的借貸資本參與第二次利潤率平均化進而形成一般利息率。在民間金融發達的地區,很多原來做實體經濟利潤率不高的企業家轉行直接放高利貸,成為借貸資本家。當然,一些受到高利息誘惑參與非法集資最終賠錢的人或者高利貸利息下降之后覺得放高利貸賺錢少的人也轉行做實體經濟,成為職能資本家。貨幣資金在高利貸資本與職能資本之間的轉化流動促使高利貸利率與職能資本家利潤率的平均化,即促進了第二次利潤率平均化的進行和一般利息率的形成。不同的借貸資本家之間也存在競爭和資本的流動。 近些年,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利息率)居高不下,其重要原因是借貸資本家之間競爭不充分和大型借貸資本家壟斷借貸資本、借貸資本集中度比較高,即處于壟斷地位的大型商業銀行不愿意貸款給中小企業。因此,鼓勵民營銀行與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之間展開競爭,促進活期存款從大型商業銀行搬家到民營銀行有利于中小企業貸款利息率的下降。
總之,像第一次利潤率平均化一樣,職能資本和狹義借貸資本在部門內部之間的競爭與不同部門之間的競爭和資本自由流動的結果就是職能資本家自有資本收益率等于狹義借貸資本家利息率,即一般利息率等于一般利潤率。狹義借貸資本被職能資本家借入使用之后,已經變成職能資本的一部分,生產價值和剩余價值,對于總生產資本的擴大和膨脹起到巨大的作用,進而對于總剩余價值量的增加即總利潤量的增加起到巨大的作用。通過一般利息率以平均利潤的形式歸狹義借貸資本所有的剩余價值,是總生產資本所生產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
(二)廣義的借貸資本參與第二次利潤率平均化使一般利息率最終形成
現實中,伴隨著金融日益發達,借貸資本的范圍也隨之拓展。廣義的借貸資本指的是職能資本家手中除了自有資本之外通過各種金融工具獲得的投入到職能資本家企業中即實體經濟中的所有貨幣資金,包括通過債券、基金、信托、股票、P2P、阿里小貸等獲得的資金。這樣,債券持有者和股票持有者等等所有金融投資者都要參與第二次利潤率的平均化,即債券利率、股票的收益率、P2P和阿里小貸等互聯網金融收益率等都會影響到一般利息率的高低。利息率也把債券利率、股票的收益率、P2P和阿里小貸等互聯網金融收益率等等都囊括進了自己的范圍。廣義的借貸資本參與第二次利潤率平均化進而形成一般利息率之后,職能資本自有資本收益率等于狹義借貸資本利息率等于廣義借貸資本利息率。
如同狹義借貸資本一樣,廣義借貸資本被職能資本家借入使用之后,也已經變成職能資本的一部分,也生產價值和剩余價值,對于總生產資本的擴大和膨脹同樣起到巨大的作用,進而對于總剩余價值量的增加即總利潤量的增加起到巨大的作用。通過一般利息率以平均利潤的形式歸廣義借貸資本所有的剩余價值,是總生產資本所生產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
三、正確認識第二次利潤率平均化的結果即一般利息率的本質
正如馬克思論述的那樣:要計算平均利息率有兩種方法:一是計算大工業周期中發生變動的平均利息率;二是計算那些在技資部門中貸出時間較長的資本利息率。
通過馬克思在《資本論》的論述可以發現,一般利息率或者平均利息率或者中等利息率同馬克思所說的“自然利息率”一樣是不存在的,不能由任何規律決定的,它僅僅只是一個客觀存在的趨勢。
四、第二次利潤率平均化的意義
第二次利潤率的平均化使得一般利息率最終形成,它對于市場利息率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對于現實的經濟活動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市場利息率圍繞一般利息率上下浮動來調節和配置貨幣資金
市場利息率受借貸資本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一般利息率上下浮動,來調節和配置貨幣資金的盈缺。
借貸資本家的資本收益率在某個時期表現為市場利息率。市場利息率在一定時期內是明確的。市場經濟中,市場利息率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很多,例如高利貸利率、銀行存貸款利率、債券利率和互聯網金融收益率等等。
市場利息率與一般利息率的關系如同企業利潤率與一般利潤率的關系類似。市場利息率受到借貸資本供求關系的影響可以大于、小于或者等于一般利息率。市場利息率圍繞一般利息率上下浮動的關系正是利息率在市場經濟中發揮作用的表現。市場利息率圍繞一般利息率上下浮動自發的調節貨幣資金在不同行業間自由流動和分配,促進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商品生產者優勝劣汰。市場利息率圍繞一般利息率上下浮動如同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圍繞商品價值上下浮動、市場價格圍繞生產價格上下浮動一樣非常相似,起到調節和配置貨幣資金流動的信號作用。
(二)第二次利潤率平均化有利于市場利息率下降趨勢的出現
市場利息率下降的原因是大量閑置資金的存在即貨幣資本的積累和資本的過剩。凡是出現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等的現象都是因為狹義借貸資本、廣義借貸資本參與利潤率平均化遇到了困難造成的,即狹義借貸資本、廣義借貸資本同職能資本之間的競爭不充分或者狹義借貸資本、廣義借貸資本內部競爭不充分造成的,也就是資金在職能資本、狹義借貸資本、廣義借貸資本之間的自由流動出現障礙造成的。
所以,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就必須創造條件使得第二次利潤率平均化順暢進行,這樣才能促使一般利息率形成之后,市場利息率出現下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