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漢
【關鍵詞】 班級管理;制度;班干部;環境
【中圖分類號】 G6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7—0034—01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班級工作是學校工作的基本組成部分,和諧班級是我們師生向往的一種理想的班級,把班級建設成一個和諧的班級是每個班主任不斷追求的目標。本文結合筆者的班主任工作實踐談一談怎樣建設一個和諧的班級。
一、 健全班級管理制度
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不是班主任強加的,而是在主動參與班級管理的活動中形成的。如在組建班委員會時,不是按傳統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競選制。班級公約是班級學生活動的行動指南,班級公約不是班主任強加給學生,而是學生討論產生,讓他們感到這是他們自己的事,他們是制訂者,也是執行者、維護者。因此,制訂的班規通過班級集體表決形成定案。掛在班級墻上,依決定來處理班級事務。這樣,學生就不會無據可依了,也能積極執行,實現自主管理。
二、培養和諧的班干部團隊
班干部是一個優秀班集體的基石。它可以樹正氣,正班風,正學風。班干部是班主任開展工作不可缺少的助手,更為重要的是班干部的崗位也是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課堂。在班級中我選擇責任心強、樂意為同學服務的學生擔任班干部,并根據他們性格、能力的差異,安排相應的工作,進行培養和教育,使之成為同學的榜樣,帶動其他同學不斷進取。我對班干部,不只是使用,更多的是進行教育和培養。樹立他們為集體服務的光榮感和責任感,要求他們努力學習、團結同學、以身作則,鼓勵他們既要大膽工作,又要嚴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加強班級凝聚力。當然,班干部也是學生,因此對他們不過分苛求、指責。培養班干部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踏實的工作作風,向他們明確思想作風的要求和工作規范,使班干部隊伍素質建設有據可依、有據可查。對待班干部既不包辦代替,也不撒手不管;既要信任他們,支持他們,又要對他們嚴格要求,使他們樹立為集體服務的觀點,處處起到帶頭作用,在班級同學交往中真正發揮穿針引線的作用,調動每個學生的熱情。對于班級事務,要耐心地做好參謀,做他們真誠的貼心人,鼓勵他們大膽實踐。一旦工作出現偏差,不一味指責,鼓舞信心,分析原因后并幫助解決。在帶領班干部中我堅持“帶、跟、盯、導”的四字方針,一步一步鍛煉提升班干部的能力、充分調動他們管理組織的積極性,努力培養出富有創新精神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三、充分發揮學生個性特長
每個學生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每個學生都是與眾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就要給予學生展示自己獨特個性魅力和特長的時空,尤其是那些學習成績平平,在集體中毫不起眼的學生,更需要為他們提供一個施展身手,顯露才華的機遇和舞臺。陶行知先生對中國封建社會抑制人的自由發展的教育深惡痛疾,認為這樣的教育會大規模地消滅民族創造力。因此,我們應當解放思想,面對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四、建設和諧的班級環境氛圍
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新課程也提出:“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成為學生成長的家園”。因此,班主任應當狠抓班級建設,優化人才發展的外部環境,創造最佳的教育空間,讓學生感受到班級是一個學習、生活的幸福樂園。班級環境的布置既要溫馨舒適又要催人進取。優美、高雅、富有教育性的班級環境文化能陶冶師生的情操,溝通師生的心靈,激發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因此,在班級環境文化建設上,班主任要組織學生精心設計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塊墻壁、角落都具有內容,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寓于感知的情景中,造成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意境,從學生踏入教室的第一天起就產生一種愉悅感,成為他們健康成長強大的精神動力。班主任還應采用其他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來表現自己,讓每個人感到自己是班級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從而更加喜歡這個班級。
五、建設一個團結、互助、友愛的班級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巨大的教育作用。班級利益是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結合。一個良好班集體要有共同的奮斗目標,它是班集體的理想,是前進的方向和動力。每個同學生活在集體中是集體的一員,必須為集體服務,這樣才有利于同學健康成長。如果沒有班級中人與人的團結協作,即使我們每個人都能奏出美妙的音符,但是人們聽到的只是雜亂無章的噪音,只有團結協作,相互配合才能奏出優美的班級樂章,才能使我們每個人在集體中不斷成長。通過主題班會,使學生懂得了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每個同學嚴格要求自己,爭為集體做貢獻,增強了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在學習生活中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團結友愛,形成和諧友好的班級氛圍。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