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鷹 陳荷榮
摘 要: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將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為以解決具體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協作互動教學方式,而混合學習結合了課堂教學與網絡學習各自的優勢,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 Moodle平臺為開展任務驅動的混合學習提供了新方式與強有力的支持。論文簡述了Moodle平臺下的混合學習模式及基于任務驅動的混合學習課程設計流程,可為教師開展Moodle平臺下基于任務驅動的混合學習提供參考。
關鍵詞:Moodle;任務驅動;混合學習;課程設計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以被動接受的方式進行學習,它限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性。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學生為主、協作參與的網絡學習逐漸興起。然而,網絡學習不利于學生系統知識與理論的掌握、能力的培養,存在學生約束性差、知識掌握碎片化等問題;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又不能很好地體現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針對這些問題,教育界提出了混合學習的模式,混合學習把傳統學習和網絡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既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要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以建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的任務驅動教學方式轉變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方式為解決具體問題、完成任務的協作互動教學方式。它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混合學習的有效開展離不開網絡教學平臺與網絡課程模式的支持。基于建構主義教育理論開發的Moodle平臺已得到了廣泛應用。Moodle平臺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的良好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與課堂學習相比有所不同,學習活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本文擬將探討Moodle平臺下基于任務驅動的混合學習課程設計,有效利用Moodle的各種資源提高教學質量,以期為高校開展任務驅動的混合學習課程設計提供參考。
一、Moodle平臺下的混合學習模式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改變了學習者的學習方式,網絡學習雖然具有學習資源豐富、協同交流便捷、互動友好等優勢,但不能完全替代教師的課堂教學,缺乏了教師的主導、參與和監控,預期的效果并不能使人滿意。混合學習融合了傳統學習方式和網絡學習的優勢,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角色等,同時也使學生的認知、學習方式發生了改變。這種改變是在分析學生特點、課程內容、教學手段、環境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網絡學習和課堂教學各自優勢來提升學生的認知、學習效果,以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Moodle平臺為混合學習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應用該平臺可將教師的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學習活動由課上擴展到課外,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進行授課,學生可以借助Moodle平臺工具進行學習、討論和交流。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效果。Moodle平臺下的混合學習模式如圖1所示。
二、Moodle平臺下基于任務驅動的混合學習課程設計
在Moodle平臺下,依據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基本流程并結合Moodle平臺所提供的功能模塊可以進行基于任務驅動混合學習課程設計。課程設計應體現交互性、共享性、開放性、協作性和自主性等一些基本特征。
在Moodle平臺中的討論區、聊天等模塊中,可以進行交互性課程設計;資源的共享性主要體現在資源模塊中;在Moodle的所有模塊中,都可以體現開放性,通過Moodle平臺可以改變、調整課程的體系和內容;協作性主要體現在Wiki模塊與討論區模塊中;Moodle平臺完全支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在進行Moodle平臺下基于任務驅動的混合學習課程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實施任務驅動教學的各個環節,按照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課程設計,其流程如圖-2所示。
交互性、自主性、開放性、協作性和共享性等是設計Moodle平臺下基于任務驅動的混合學習課程應具有的基本特征。課程的整體規劃是構建任務驅動的混合學習課程的核心,按照規劃實施課程建設。
Moodle平臺為開發網絡學習課程提供了多種角色,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依據角色權限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角色來實現。以管理員身份登錄,完成課程的首頁設置、用戶設置、外觀設置等任務。
學生自由組合學習小組,并推選小組長,小組長負責與教師溝通并協調組員的學習,小組成員在組長的領導下,通過查閱資料、組內分工、相互討論等方式協作完成任務。Moodle提供了眾多協作學習模塊,為小組協作學習提供了強大的技術保障。
課程具體設計階段,應以教師身份登陸,按照基于任務驅動的混合學習課程構建流程,依據具體課程的課程目標、學生特征、課程內容、界面設計等進行詳細的分析。
之后,圍繞課程內容提煉出任務進行設計,將課程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融入到每個具體任務中,再依據任務驅動的模式進行具體的學習資源設計、學習活動設計。任務設計根據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合理設計,對任務進行詳細分類,并根據學生特點、知識水平對細化的任務進行篩選、淘汰,將任務合理地融入到教學情境中。
在Moodle平臺中搭建課程各種模塊則圍繞著任務展開,教師依據課程任務指導學生搜集資料、解答疑難問題、糾正學習方向,預防學生偏離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效果與效率。
學生可以通過各種交流方式與教師進行溝通,探討對任務的看法。最后,通過學生完成任務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評價,包括完成作業情況、參與討論的情況、提問的情況等。
三、結語
在Moodle平臺下建立基于任務驅動的混合學習課程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與網絡學習各自的優勢,將教師教學、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結合起來,達到最優化的學習效果,Moodle平臺為開展任務驅動的混合學習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本文淺述了Moodle平臺下的混合學習模式及基于任務驅動的混合學習課程設計流程,可為教師開展Moodle平臺下基于任務驅動的混合學習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魔燈(Moodle).百度百科[EB/OL].[2014-3-6].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5722.htm fromTaglist.
[2] 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04(7):1-6.
[3] 牟占生,董博杰.基于MOOC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探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5):73-80.
[4] 吳南中.混合學習視域下的教學設計框架重構—兼論教育大數據對教學設計的支持作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6(5):18-24.
[5] 蔣嵐,劉振春.基于“任務驅動法”的課程改革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6(4):27-31.
作者簡介:高鷹,廣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教育軟件學院,教授,研究方向:信息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