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潼
摘要:舞蹈的發展歷史悠久,古往今來都是人們娛樂和審美的重要方式。表現和傳承舞蹈魅力的是一個個優秀的舞蹈演員,而作為一個舞蹈演員要想有較強的舞臺表演力,就要提高自身的藝術表演力和綜合素質,這樣才可以表演出作品的精神文化內涵,打造一支支具有極強渲染力和審美的作品。
關鍵詞:舞蹈演員 藝術表演力 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J7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6)16-0115-02
舞蹈是一門綜合性的表演藝術,集音樂美、繪畫美于一體,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在歷史的長河中,經久不衰。而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它帶來的藝術效果,這種藝術效果又是通過舞蹈演員的表演展現的。因此,作為一名舞蹈演員,一定要具備高水平的專業素質和良好的舞蹈文化修養,而這種素質的具備,又是舞蹈演員進行不懈的努力,提高藝術表演力和綜合素質得到的。文章就如何培養舞蹈演員的藝術表演力和綜合素質進行論述。[1]
一、舞蹈演員藝術表演力的培養
(一)影響舞蹈表演力的因素
1.自身因素
舞蹈演員自身對舞蹈的理解和領悟能力,是舞蹈學習的最基礎因素。而舞曲質量是一段舞蹈好壞的直接影響因素,舞蹈演員對舞曲的理解和領悟,決定了所表演的舞蹈的質量。因此作為一名舞蹈演員,要對舞曲有很高的認知和欣賞水平,能夠達到“人舞合一”的境界,就是把自身和舞蹈融為一體,進行細膩、豐富、極致的表演,表現出舞蹈的精髓和靈魂。當然做到這些就需要舞蹈演員對舞曲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通過對舞曲節奏的把握,以及舞曲內容的理解,將舞蹈動作和音樂進行完美的結合,表現出舞蹈的極致和細膩。[2]
自身因素還包括自身的素質,而這種素質又分為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就是指舞蹈演員進行舞蹈表演所具備的條件,比如健康狀況、柔韌性、協調性等因素,這些因素直接決定了是否可以進行舞蹈的學習,以及對舞蹈的表演力。舞蹈演員身體各部分機能的協調,可以幫助舞蹈演員提高舞蹈水平。心理素質是指舞蹈演員要有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況,并且有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打擊能力。[3]健康積極的心理素質可以幫助舞蹈演員吸收舞蹈帶來的藝術審美,提高自己的境界修養。舞蹈的學習是一個循環漸進的過程,而且充滿艱辛,舞蹈演員只有具備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勇敢面對這個漫長又艱辛的過程,收獲成功的喜悅。好的舞蹈演員一定會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和素質,有駕馭不同民族和風格的舞蹈的能力。這種能力是需要舞蹈演員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才能夠理解各種民族和風格舞蹈蘊含的文化精神,才能夠做到“知行合一”。
2.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就是舞蹈演員所處的社會、自然、人文環境。家庭因素是最開始影響舞蹈演員的環境因素,包括父母的愛好、意愿和支持等。學校因素也是外在環境的重要影響因素,學校的教育方式及教育水平都是影響因素。其次就是社會因素,舞蹈演員所在的地方經濟、文化等因素,都影響著舞蹈演員對舞蹈的學習,最明顯的就是處于不同民族環境和不同社會潮流下,對舞蹈的不同的領悟學習。[4]
(二)需要培養的能力
1.舞蹈演員自身的表演能力
對舞蹈演員自身表演能力的培養,就是提高舞蹈演員對舞蹈的認知程度。舞蹈演員要進行感覺和心理等的把握,掌握觀眾的心理,通過肢體動作,將要表達的內容傳達給觀眾。同時要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因為舞蹈是一種思維能力很強的藝術。演員只有具備豐富的想象力,才能進行活靈活現的表演,才能達到肢體和心理的完美結合,吸引觀眾的欣賞。
2.音樂素質的培養
大多數舞蹈都是和音樂結合的,音樂可以更好的幫助舞蹈渲染氛圍,展現舞蹈魅力。學習音樂可以讓舞蹈演員把握表演節奏和進程,對舞蹈有很好的鑒賞能力。舞蹈演員對音樂和舞曲的了解和體會,可以強化對舞蹈的學習。而且學習不同音樂的歷史,在表演和創作中,能夠提高演員的音樂欣賞水平,表演和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3.舞蹈技巧水平的提高
舞蹈演員技巧水平的提高,首先要學習好基礎的動作,不斷加強練習,打好基礎,可以幫助舞蹈演員很快的學習掌握新的動作。舞蹈演員通過老師的示范,領悟其中的要領,學習表演技巧,并且不斷練習,進行動作信息的歸納整理,以提高自己的表演力和舞蹈技巧。[5]舞蹈技巧的學習最終是為了舞臺表演,得到觀眾的認可和喜愛。因此舞蹈演員一定要有扎實的功底,和健康積極的心理素質,投入自己的感情,才能不斷進步,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和技巧。
二、舞蹈演員綜合素質的培養
(一)舞蹈演員應具備的綜合素質
1.內部素質
①舞蹈文化。舞蹈是一種綜合藝術,并不是僅僅依靠肢體動作來完成,而是需要舞蹈演員對作品進行理解,和角色進行溝通,產生共鳴,并且賦予作品情感化,使作品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舞蹈演員對作品的理解程度取決于自身的文化修養程度,尤其對于復雜、感情豐富的角色的塑造,對舞蹈演員的文化素養要求更高。舞蹈演員只有涉獵廣泛的知識領域,不斷吸收知識和養分,才能演繹出多姿多彩的藝術世界。[1]
②個人氣質。氣質是對一個人的最好證明,對于舞蹈演員來說更是如此。擁有獨特、優雅的舞者氣息,是對一個舞蹈演員的最大肯定,是最能打動觀眾心靈的方式。然而并不是每一個舞蹈演員都具有良好的藝術氣質,這種氣質是需要和作品的靈魂進行交流融合培養的。但是對于自身的氣質和角色氣質的選擇,最好是選擇氣質相近的,本色出演更能出彩。[2]
③創編能力。創編能力就是需要舞蹈演員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這和表演力的培養是異曲同工的。具有較好的創編能力,不僅需要扎實的舞蹈功底和文化功底,還需要想象力、觀察力、二度創作能力。想象力是舞蹈演員進入角色的關鍵點,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才能在看到作品時,進行角色的構思和描繪,當有了一定的框架以后,才可以理解表演的角色和作品。因此,作為舞蹈演員,藝術想象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進入角色的橋梁,使演員和舞蹈藝術連接的紐帶。觀察力是舞蹈創作的源泉,擁有敏銳的觀察力才能發現和感悟生活,才能創造和演繹出深刻的角色。二度創作是演員在把握角色特點的基礎上進行自主發揮,這種自由發揮,往往加入了舞蹈演員對作品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賦予更深的情感,對舞蹈的某一處情節或動作進行調整和改變,使表演更具有自己的藝術個性,取得絕佳的藝術效果。[3]
(二)外部素質
1.基本能力
舞蹈演員的基本能力包括力度、柔韌度、可塑性、節奏感等因素,是舞蹈演員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它可以作為舞蹈演員和普通人的區別,是對“外形”的一種認可,而且具有良好的“外形”條件,是成為演員的首要條件。
2.技巧能力
這里所說的技巧能力其實和上文提到了表演力應具備的舞蹈技巧是一樣的。舞蹈演員通過對力度、柔韌度、協調性等基本素質的訓練,掌握基本的技能,但是這個過程是需要一定的技巧成分的,而這種技巧在于舞蹈演員平時的觀察和揣摩,發現適用于自己的舞蹈技巧,對于提升自己的水平是很有意義的。[5]
3.控制能力
控制能力對于舞蹈演員來說同樣很重要,是檢驗舞蹈演員能力的標準,它可以是平衡的控制,也是對方法技巧的控制。總之擁有一定的控制力,在跳舞時才能掌控好速度、動作力度和標準姿勢。
(三)舞蹈演員素質的提高
一名舞蹈演員要想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要有開闊的藝術事業,一顆熱愛舞蹈的心。優秀的舞蹈演員不僅擁有高超的舞蹈技能,還擁有自信心和強大心理承受能力及抗打擊性。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自信在演出時才不會怯場,才不會因為面對壓力而發揮失常。而且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的舞蹈演員,敢于直面自己,善于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及時改正,給以自己客觀、正確、積極的評價。而且心理素質較好的舞蹈演員,更能進行互動和交流,在交流中學習別人的長處。但是缺乏自信或者心理素質不好的舞蹈演員往往是孤獨的,他們很自卑,不敢和別人進行溝通交流,把自己限制在一個低水平的層次,并且有所突破,認為這就是自己,根本不能發揮自己原有的水平反而會降低。[2]
成功的舞蹈演員并不都是一帆風順的,他們普遍經歷過舞蹈學習的低谷和失落。我國著名舞蹈藝術家黃豆豆,就是在不斷的失敗、堅持中走向成功的。別人說他不可以,而他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積極、樂觀、不氣餒,一步步提高自己的舞蹈專業技能,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一顆強大的內心和過硬的心理素質,才能走到今天,成為一名世界級的舞蹈藝術大師。
同樣擁有高超的技藝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的成功舞蹈演員還有很多,我國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名譽全國的舞蹈藝術家金星等等,他們都是一路摸打滾爬走到現在的。
因此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舞蹈演員,除了具備基本的專業技能以外,還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不懈的努力中演繹出更多更好的作品。[4]
三、結束語
舞蹈是高層次的形象思維范疇,目的給大家帶來審美上的愉悅的。而舞蹈演員作為舞蹈藝術的傳遞者,在舞蹈表演時,一定要具有強有力的藝術表演力和綜合素質。提高自己的文化藝術修養,詮釋作品和角色的靈魂,使演繹的每一個角色都賦予自己的感情,和角色作品進行靈魂的溝通,用心去理解,去感受,用高超的舞蹈技能去演繹、創造和渲染出富有極致美感的意境。舞蹈演員要不斷學習和挑戰,在反復的練習和舞臺表演中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表演力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李韻葳. 學生藝術表現力及綜合藝術素養在舞蹈教學中的培養探究[J]. 戲劇之家, 2016(15).
[2]李娜. 論舞蹈教學中學生藝術表演力和綜合藝術素質的培養[J].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011, 13(5):22-25.
[3]李磊. 論舞蹈教學中學生藝術表演力和綜合藝術素質的培養[J]. 青年文學家, 2014, 13(3X):240-240.
[4]華彧鶴. 論舞蹈演員的綜合素質培養[J]. 音樂生活, 2012(1):70-72.
[5]孫乃反. 論舞蹈演員綜合素質的培養[J]. 文藝生活·文海藝苑, 2014(10):1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