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勍 李建剛 李鳳平
摘 要:MOOC以其開放性、大規模、即時性、交互性和個性化等特點席卷全球,使我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面臨著意識形態、教學形式、學生與教師等諸多方面的挑戰。為此,應牢牢站穩馬克思主義立場不動搖,運用最新教育技術打造翻轉課堂,學生主體性自我教育形成主動學習,教師多思多學多能爭做“全能教師”等策略進行應對。
關鍵詞:MOOC 思想政治理論課 挑戰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b)-0131-02
MOOC是指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中文譯為慕課。它以網絡課程的共享性、學習內容的靈活性、教學方法的流動性、學習方式的碎片化等優勢,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思維、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對此,能做的不是抵制,而是迎接。
1 MOOC之五大特點
1.1 開放性
開放性是指課程面向全世界的學習者,所謂“英雄不論出處”。只要你在MOOC教學平臺上簡單注冊,便可足不出戶、隨時隨地、免費擁有世界名牌大學的優質教學資源,目睹明星教師風采。
1.2 大規模
大規模是基于互聯網技術和MOOC的開放性,參加課程學習的人數可能達到成千上萬,遠遠超過了教師通過傳統課堂所統課堂能容納的學生人數。
1.3 即時性
即時性是指MOOC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習者休閑時便可打開電腦、手機或iPad進行學習。MOOC充分運用了網絡時代的碎片化、移動化特征,方便快捷有效地實現了師生間的即時互動。
1.4 交互性
交互性是指基于交互工具軟件支持構建起來的教與學的共同體,師生間、生生間通過MOOC教學平臺進行即時的網上輔導反饋和網上社區討論等互動性活動。
1.5 個性化
個性化是指通過分析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學習特點、學習過程、學習狀態、學習結果等數據,教師可以掌握傳統教學中無法獲得的細節,從而實現有針對性的指導,實現差異化教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 面對MOOC,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之挑戰
2.1 對意識形態的挑戰
MOOC憑借著大規模和開放性的特點,將優質的教育資源以驚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在MOOC的傳播過程中,既有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融,更有中西方價值觀的沖突與對抗,特別是西方社會中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思想在人文類課程中的廣泛流行與大肆推廣,使得我國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學生逐漸認同西方的價值觀念和政治取向,誤導未來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去盲目崇拜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和接受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否定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動搖馬克思主義信念和共產主義理想,以實現對我國和平演變、西化中國的目的。
2.2 對教學形式的挑戰
MOOC的即時性順應了互聯網時代,贏得了青年學習者的青睞。在傳統的思政課教學中,課堂教學只能在既定的時間范圍和空間場所時行,無法實現即時性教學,也就是說,無法實現任何學習者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都可以學習的愿望。而移動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更使即時性學習成為可能,學生可隨時隨地使用手機在網絡上進行“碎片化”學習,提高了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3 對學生的挑戰
MOOC憑借著個性化的特點,符合教育的本質,影響著教學主體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在以往的思政課教學中,教師一人講,學生默然聽,學生給教師的正反饋很少,同學們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每一位思政課教師要面對幾百名甚至上千名學生時,想要了解和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4 對教師的挑戰
在MOOC背景下,學生可自主選擇學校、選擇課程、選擇教師,這樣的結果是少數“明星教師”的課程受人追捧,大部分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無緣講臺,只能從事線下的教學輔導工作,這對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人才隊伍建設和學科建設都是巨大的挑戰。
3 面對MOOC,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之對策
3.1 牢牢站穩馬克思主義立場不動搖
習近平在2013年8月19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為此,面對MOOC來襲,務必要保證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指導地位,與各樣色彩、各種性質的意識形態和社會思潮進行堅決的斗爭,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線教師,要牢牢站穩馬克思主義立場不動搖,“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3.2 運用最新教育技術打造翻轉課堂
運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基于超強的大數據分析,搭建MOOC教學平臺,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翻轉課堂的打造提供穩定的信息技術支撐。
翻轉課堂是指教師指導學生課下觀看教學視頻,對視頻的內容進行自學與練習,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學習內容的重點分析、知識總結、答疑解惑、反饋評價,并通過與學生的討論交流,做到消化和鞏固知識。翻轉課堂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由,他們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接受新知識,而在課堂時間可以與教師、同學進行思想的交流與碰撞,實現知識的真正內化。
3.3 學生主體性自我教育形成主動學習
面對MOOC,學生需完成由“灌輸式”“填鴨式”向“主動式”“自主式”學習方式的轉變,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主體性自我教育。MOOC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資源更為優質豐富、學習途徑更為便捷,網絡學習、手機學習、學習隨時隨地、無處不在,學生的選擇變得更為自由靈活。
3.4 教師多思多學多能爭做“全能教師”
MOOC來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將面臨巨大的危機。客觀上,一大批包括教授在內的“普通教師”將在線下通過網絡為學生輔導答疑,只有少數“明星教師”從事MOOC線上的教學工作。
因此,作為思政課青年教師要多思、多學、多能,爭做“全能教師”。多思,思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題研究與實踐;多學,學習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礎理論及時政熱點;多能,增強溝通藝術和信息化處理能力。要主動迎接MOOC的挑戰,爭做“上得線上、下得線下”的“全能教師”,努力完成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戰略使命。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 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劉云山出席會議并講話[EB/OL].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http://cpc.people.com.cn/n/2013/0821/c64094-22636876.html.
[2] 艾四林.MOOC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創新[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3] 李建剛,王宇勍,毛君.三學期制機電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特色[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14,16(6):64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