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芳 王錦升 鄒德玉
【摘要】本文在應用型本科培養特色背景下,分析了高等數學課程特點,提出了將微課引入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意義,探討了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
【關鍵詞】微課;高等數學;教學
高等數學課程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門重要的必修基礎課程,它與專業課程一起實現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既要為學校培養目標服務,也要為專業課程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構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本科院校教學改革必須要思考并著力予以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微課的特點
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微課具有如下特點.
教學時間較短:“微課”的時長一般為 5~8 分鐘,最長不宜超10分鐘.
教學內容較少:微課是針對某個知識點或者某道習題或某個學習環節進行講解.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于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因此,又可以稱為微課堂.
主題突出、內容具體.一個課程就一個主題,或者說一個課程一個事;研究的問題來源于教育教學具體實踐中的具體問題.
反饋及時、針對性強.由于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開展“無生上課”活動,參加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
二、微課引入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意義
傳統的高等數學教育中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落后,多數是老師“滿堂灌”,學生只是被動接受,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應該讓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再只是被動接受,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促進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
研究微課在應用型本科高等數學課堂(以下簡稱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方式,促進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教師利用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授課素材,適當讓學生觀看優秀微課視頻,教師在旁加以指導或稍加解說,可以安排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針對所學知識進行討論和學習.這樣,教師的主要工作不是講授,而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充當促進者和指導者,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中占據主動地位.
(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微課在學生中的推廣
對于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
(三)有利于提高優秀資源的利用效率
微課是一種網絡資源,具有開放性,可在較高的寬帶環境下在線流暢地觀看或下載課堂實錄以及教學課件等資料,學生也可以面對全國優秀教師自主學習,真正達到了提高優秀資源的利用效率的目的.
(四)有利于教師快速提高教學水平
微課是以課堂教學視頻為核心,并“統整”了課堂教學設計、教學素材和課件、教師教學反思、學生反饋評價及學科教師互動點評等多種資源,教師在這種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境中能達到“隱性知識”、“默會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并實現教學觀念、技能、風格的模仿、遷移和提升,從而快速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探討
(一)將課前預習做成“微課”,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初步認識
教師在新課講授之前,可以用“微課”的形式引導啟發學生進行預習,激發他們的興趣,通過“微課”中布置的問題,使其對所學內容有初步認識,從而取得聽課的主動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將每節的重點及難點做成“微課”,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教師可以根據課程講授的具體重點和難點做成短小精悍的專題,安排“微課”專題和網絡討論組,讓學生利用“微課”和網絡互動,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課下仔細琢磨推敲,弄清楚自己的薄弱環節,并及時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習質量.
(三)開展“微課”專題,對知識點進行延伸和拓展
由于高等數學的內容多、課時少,課堂上沒有太多的時間對知識進行過多的延伸和拓展.部分有能力的和希望考研的學生總是感覺到“意猶未盡”.因此,教師可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加深,單獨做成“微課”,提供給有需要的學生.
【參考文獻】
[1]湯雪梅.微內容對互聯網的價值重構[J].國際新聞界,2006(10):55-58.
[2]黃建軍,郭紹青.論微課的設計與開發[J].現代教育技術,2013(5):31-35.
[3]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1):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