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
摘 要:當世界進入品牌競爭的時代,當品牌成為中華大地上商界的熱點時,品牌設計也成為人們常掛在嘴邊的時髦詞匯。據統計,企業每投在品牌形象設計上1美元,所獲得的收益是227美元。如此誘人的投資回報率,無怪乎企業界對品牌設計趨之若鶩。那么,品牌設計究竟是什么?其魅力來自何處?
關鍵詞:品牌設計;視覺符號;信息傳播
1 品牌設計的概述
當世界進入品牌競爭的時代,當品牌成為中華大地上商界的熱點時,品牌設計也成為人們常掛在嘴邊的時髦詞匯。
品牌設計是什么?
品牌設計是一種行為,是有目的的行為,是需要創造性、創意性、創新性的行為。
品牌設計以什么為目的?
品牌設計以實現人們生活中的意義、趣味、情感等為目的,以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為目的。
設計通過創造實現其設計目的,通過創新,通過“改變”,實現其設計目的,即創造面臨著對技術與途徑進行創新。
一般意義上品牌是一個名稱、名詞、符號或設計,或者是它們的組合,其目的是識別某個銷售者或某群銷售者的產品或勞務,并使之同競爭對手的產品和勞務區別開來。作為品牌戰略開發,品牌是通過以上這些要素及一系列市場活動而表現出來的結果,所形成的一種形象認知度、感覺和品質認知,以及通過這些而表現出來的客戶忠誠度??傮w來講,它屬于一種無形資產。所以,這時候的品牌設計是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出現的。品牌設計是企業、產品與消費者之間建立的一種關系。
2 設計的目的以及重要性
設計是為滿足人們的生活訴求而開展的創造性的活動。設計用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活動,實現設計的目標。設計是人類智力勞動的產物,是人類思維加工的產物。
在我們關注如何制作一個好的設計提案以前,必須先搞清楚設計應該做什么。泰德·貝爾——李奧貝納廣告公司美國區總裁兼創意總監認為,設計的目的不是炫耀你有多么機智,多么聰明,而是能引起受眾注意,而且能夠幫助銷售傳播產品或服務,并給受眾一個消費理由。
3 品牌的符號性
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帶來不可思議的銷售力。
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當您看到紅綠燈,你都會知道是剎車還是繼續行駛,因為這事關生死;在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當您看見廁所門上的男女符號,您都知道是該進左邊還是右邊,沒有它多半會出亂子,這就是超級符號。超級符號是人人都看得懂的符號,而且人人都按照它的指引行事,人們甚至都不會去思考它們為什么存在。
在品牌建設與營銷傳播中,超級符號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它可以輕易地改變消費者的品牌偏好,也可以在短時間內發動大規模的購買行為,還可以讓一個新品牌一夜之間成為億萬消費者的朋友。
在傳播學的范疇來說,信息的傳播主要靠符號?,F代傳播學鼻祖威爾伯·施拉姆在談到符號的性質時說“符號是人類傳播的要素,單獨存在于傳播關系的參加者之間。這些要素在一方的思想中代表某個意思,如果另一方接受,也就在另一方的思想中代表了這個意思”。
“金元寶”就是一個這樣的超級符號,當它被設計為商標,貼在黃金酒的包裝上之后,產品就變身為人見人愛的節日禮品,橫掃節慶禮品市場?!靶】ā币彩且粋€這樣的超級符號,當她出現在電視廣告上,小朋友和年輕媽媽們立刻喜愛上了這個兒童藥品牌。而在貨架上,產品自身就擁有了強烈吸引購買者的銷售力。
4 品牌設計在市場營銷中的價值
今天的品牌設計,已經不能再用機械的方式進行“標志宣告”了,人們需要更有技巧、更有詩意、更關注內心感受的信息溝通方式,他們渴望被了解、被尊重。優秀的產品或服務,倘若無法攝人心魄那你的品牌就會被視而不見,更無價值可言。怎樣才能迅速驅動品牌使之進入顧客頭腦,并讓他們興致盎然地解讀?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充滿魅力的品牌設計方法——品牌CI識別系統。
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是世界上第一家導入CI的企業,時間是1956年。之后,可口可樂、麥當勞、3M、東方航空等企業也紛紛導入CI,到20世紀70年代,歐美的許多大公司先后完成了CI的改造。
我國導入CI的時間較晚。直到1988年,廣東“萬事達”保健品企業為了打開銷路,才委托廣東新境界設計群進行CI策劃,CI才開始進入我國企業。今天,CI已經被我國企業界普遍接受,盡管不是所有實施過CI的企業都被普遍接受,盡管不是所有實施過CI的企業都能達到那樣的效果,但CI的重要性及其功效卻已是不爭的事實。
5 結語
現今社會非常重視品牌形象的塑造,無論是包裝裝潢,廣告設計或是企業畫冊,品牌已經成為企業最為重視的一個環節,特別在平面宣傳上更是不斷地向消費者傳達企業的理念與品牌信息。成功的設計作品能夠廣泛傳播并且深入人心,激發人們的共鳴而實現價值。當然,獨特的創意是成功傳播的首要原因,它更能夠引起消費者的關注。
品牌設計不是空中建樓閣,而是要立足于企業的現實條件,按照品牌定位的目標市場和品牌形象的傳播要求來進行。品牌設計要對外展示企業的競爭優勢,但絕非杜撰或編排子虛烏有的故事。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隱瞞問題、不回避矛盾,努力把真實的企業形態展現給公眾,不但不會降低企業的聲譽,反而更有利于樹立真實可靠的企業形象。
參考文獻:
[1] 劉靜偉.設計思維[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
[2] 湯曉山.現代設計元素·影像設計[M].廣西美術出版社,2006.
[3] 勞倫斯·明斯基(美),埃米莉·桑頓·卡爾沃.如何做創意[M].錢鋒,安琳,校譯.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0.
[4] 唐驊.視覺藝術論[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