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婷
摘 要:學校是育人的陣地,是塑造學生心靈的大環境。高職院校醫學院根據學院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培養學生健全人格、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的心理素質為目標,全面開展德育工作。在充分發揮課堂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基礎上,把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貫穿于學院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的同時,結合醫學生的身心特征和個性特點以及該院、本地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德育與社會實踐教育活動。
關鍵詞:醫學生 德育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c)-0101-02
長沙衛生職業學院是一所由長沙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公辦專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該院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有得天獨厚的歷史和地理優勢,學院選擇長沙市博物館和秋瑾故居作為大學生德育實踐基地意義重大。該院以女生居多,可以學習秋瑾烈士的革命與服務精神。該院又是長沙市唯一一所由政府舉辦的具有十個不同醫學專業的醫學院校。更加對醫學生的德育教育十分看重。思政理論課教學中把傳授知識與釋疑解惑結合起來,把系統教學與專題教育結合起來,把理論武裝與實踐育人結合起來,貼近現實,增強說服力、感染力。學院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著力培養適應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為適應高職醫學院的教學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校內教學和校外實踐不脫節,該院組織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團隊,多方聯動,相互配合,優勢互補,全程覆蓋、無縫對接,鑄成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合力。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1 以共建德育實踐基地教育人
與大學生德育實踐基地簽訂協議,按計劃組織活動,以社會實踐活動育人。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近些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部門和各地各高校認真實施新課程方案,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全面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重要陣地,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干渠道,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核心課程。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事關意識形態工作大局,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始終擺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2013年3月,該院與長沙市博物館簽訂了共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社會實踐基地協議。一是定期帶領該院醫學生定期參觀長沙市博物館。長沙市博物館(舊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是毛澤東主席青年時期的舊居,是早期湖南黨組織的所在地,紀念館內陳列了中共湘區委員會的主要革命事跡及其領導下的工農革命運動的文物資料。通過帶領該院學生參觀,使他們加深了對長沙地區璀璨文化的認識,經受了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洗禮。長沙市新三館一廳(長沙市博物館、長沙市規劃館、長沙市圖書館和長沙市音樂廳)開館后,思政部以踐行“中國夢 行動有我”為主題,組織該院醫學生參觀了新三館一廳,讓該院學生跨越時間長河,了解長沙的古與今,分享長沙的發展,感受古今星城魅力,理解革命先輩創業的艱辛,從而使學生們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二是定期帶領該院學生在博物館附近開展義診活動。該院護理系、臨床醫技系和院門診部參加義診的老師對博物館附近居民提出的健康問題總是熱情、耐心、認真做出解答。義診活動受到了居民的一致肯定和好評,前來就診的居民總是絡繹不絕。2015年6月,該院與株洲文體新局簽訂了共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社會實踐基地協議——秋瑾故居大學生德育實踐基地。這個德育實踐基地的共建設,打開了“雙贏”的良好局面,不僅擴大了秋瑾故居的社會效益,還為該院學子學習先進模范搭建了優質平臺。秋瑾故居已于同年7月正式開放,該院學子同期前往秋瑾故居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活動。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通過長沙市博物館和秋瑾故居德育實踐基地的建立,將該院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融入了社會實踐中,讓理論教育與社會生活接軌深化教育教學的效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的建立,是學院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果,必將進一步對學院的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等產生積極影響。
2 以開展特定文化活動培育人
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該院積極開展特定的文化活動培育人。一是定期開展普法教育活動。為了提高學生的法制觀念,預防制止學生犯罪,形成自我保護意識等,該院特聘請長沙市檢察院的檢察官定期為學生進行學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普法知識講座。同時,通過圖片展、黑板報、講座、觀看錄像、專題班隊會、校報等方式加強普法教育,并充分挖掘身邊教育資源和設施,使該院學生進一步明辨是非,進一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二是學院每年舉辦一次校園藝術節。旨在提高該院學生欣賞美、鑒別美、創造美的能力。每年校園藝術節是學校文化的濃縮,是師生展示風采的平臺,它昭示著一種朝氣蓬勃,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審美能力得到提高。
3 以鼓勵學生申報德育課題提高人
該院大學生在思政部教師指導下2012—2014年連續3年在大學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省級項目中獲得《湖南省大學生德育實踐項目》立項。通過鼓勵學生申報德育課題這種方式,使該院師生不僅提高了理論水平,更為重要的是改進了工作和學習方法,教育效果尤為突出,學生的行為習慣得到了明顯改變。總之,通過鼓勵學生申報德育課題這種活動有效地促進了該院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4 以心理教育轉化人
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形成了思想政治課教學部心理教研室牽頭,共青團協助,班級為核心,心理咨詢室輔助治療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相互配合,效果顯著。針對該院學生實際,對新生進行了心理普查,定期對優生、學習困難生及有不健康心理行為的學生進行了心理測評,專門成立了心理咨詢室。輔導員對某些個案進行跟蹤輔導,并記錄學生轉變情況。
總之,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德育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該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學生了解到社會對自己需要什么,從而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正確地估計自己、認識到努力學習和掌握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增強學習信心,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推動良好學風形成。
今后,仍需不斷加強該院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進一步加強德育實踐基地活動的開展外,還要把該院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本地的社會經濟特色發展建設聯系起來,設想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以保障、體現高校與地方建設相輔相承、相得益彰的效果。一是與當地醫院、社會元素掛鉤,建立教學教育實習基地,以基地的人和事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源頭。二是組織學生“三下鄉”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援“三農”并接受人民群眾的再教育。三是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區活動,培養該院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愛勞動、愛學習的良好品質和開拓創新精神,提高我院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該院學生熱愛家鄉、愛學習、愛科學的熱情。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2] 廖洪富.創新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徑[J].集體經濟,2011(12):205-206.
[3] 韋代周.新時期職業院校學生德育工作研究[D].西南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