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 沈小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參與式教學方法,不但能夠充分激發出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且能夠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氣氛.“參與式”顧名思義就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老師與學生相互溝通與交流,共同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本文主要針對小學數學構建參與式課堂進行研究.
一、建立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步驟
參與式教學目標就是促進小學生主動地融入教學活動中來,并在良好的學習氣氛中掌握數學知識.依據小學生的特點,他們活潑好動,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依據其特點,制訂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參與式教學不但可以充分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喚起其求知欲望,還能夠使其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知識.建立小學生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步驟主要有以下幾點:
(1)準備步驟.準備步驟也是首要的步驟,在這個步驟中老師可以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充分喚起小學生的積極性.此外,老師還應當依據課文內容以及小學生的特點,在備課時準備好豐富的材料.在這個步驟中,老師應當積極地設計問題,做好課前導入工作,從而促進學生完全融入教學活動中.
(2)探索性步驟.在這個步驟中,老師應當結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他們已經掌握的知識,對其展開引導與啟發,充分挖掘出他們的優點.并且還應當引導小學生在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中存在的規律,從而使其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的發展過程.在這個步驟中,老師可以依據小學生的參與程度來調節課堂教學時間.
(3)鞏固步驟.在這個步驟中應當注重以小學生為主,充分以小學生為中心,老師只是起著在旁引導的作用.通過這個步驟引導小學生把學習過的知識聯系在一起并靈活運用,不斷鞏固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老師應適當地參與其中,幫助與引導小學生解決問題.例如,講解完面積的有關知識后,在鞏固復習階段,老師可以讓小學生計算一下自己課桌的面積,老師在旁指導,促進學生鞏固知識.
(4)評價步驟.在實施這個步驟中老師可以充分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來,使得小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還應當引導學生制訂出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從而充分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
二、建立教學情境,搭建自主學習平臺
“參與式”顧名思義就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老師與學生相互溝通與交流,共同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老師在運用參與式教學法進行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要貼近小學生的日常生活,這樣小學生學習起來就更加輕松.并且還應當選取小學生熟悉并感興趣的內容,為其建立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把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場景融入教學過程中,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例如,老師在講解“軸對稱”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動態的軸對稱圖形,例如飛舞的蜻蜓等,小學生通過多媒體觀察到蜻蜓飛舞的過程,幫助其更好地理解軸對稱的含義.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還使得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躍.此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當為小學生建立自主學習平臺,提高小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老師應當給予小學生充分的空間,提供給小學生實踐的機會,引導其主動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例如,老師在傳授“圓柱的體積”知識的過程中,可以為小學生準備好道具,引導其展開動手操作,把它們拼成長方體,從而引導出圓柱體積的相關知識.如此的教學方法,小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感悟了知識的含義,并充分參與到了學習中,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相關概念.
三、設計教學計劃,建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老師在制訂教學計劃過程中應當依據小學生的特征,制定適當有效的教學計劃,從而提高其數學成績.老師在制訂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將知識點有機串在一起,為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方便小學生鞏固知識.老師在引導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時應當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分組,小組人數一般三人左右,并應當包含成績較好與較差的學生.此外,老師還應當做好分工,促進小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水平.小學生們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贊揚,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挖掘出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小學生鼓舞與激勵,激發出其求知欲望.老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出評比優秀的小組,引導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對于存在問題的小組,老師應當給予及時指導,引導修改和調整學習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采用參與式教學法可以充分激發出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其學習能力.并且,老師可以通過參與式教學法,依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有效地調整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其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