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慧 崔光豪 王艷萍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14.121
摘 要:目的 該文擬評價在中醫婦科教學過程中使用“微課”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方法 該文以長春中醫藥大學2012級中醫專業135人為嵌入“微課”教學組,即試驗組;2012級針灸專業126人為傳統模式教學組,即對照組。結果 (1)試驗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優于對照組。(2)嵌入“微課”的教學模式比傳統模式更受同學歡迎。結論 “微課”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自主化學習,完成自我知識延伸。實踐證實“微課”是一種能夠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值得進一步實施與推廣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微課”教學模式 中醫婦科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b)-0121-021
“微課”的全稱“微型視頻課程”[1],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學科某個知識點、例題習題、疑難問題、實驗操作等進行的簡短、完整的教學過程,是“解惑”而非“授業”,主要特點是“?。ㄎⅲ┒薄樵u估“微課”教學模式實施的客觀效果,分析該教學模式的優勢與特色、以及存在的問題,構建出一條適合中醫婦科教學的“微課”教學模式。對該校2012年級中醫專業、2012級針灸專業做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均實施為期4個月的中醫婦科學課程教學,試驗組(中醫專業)在教學中嵌入“微課”教學模式;對照組(針灸專業)為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現將教學效果總結如下。
1 教學對象和方法
1.1 教學對象
該文以筆者執教的2012級中醫專業135人為嵌入“微課”教學組,即試驗組;2012級針灸專業126人為傳統模式教學組,即對照組。兩組學生均為統招生,年齡、性別比例、入學成績等方面經統計學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教學方法
二組所學課程均為《中醫婦科學》,總學時是72學時。期末考試采用統一試卷。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試驗組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將“月經病”中部分重點、難點問題錄制成微課形式,嵌入到傳統教學模式中,采用傳統+微課教學模式。
微課教學具體方法如下:(1)課題組把《中醫婦科學》中“月經病部分”授課過程中涉及到的部分重點問題,尤其是有一定難度,需同學反復推敲、學習,才能掌握、消化的內容;疑點問題,尤其是單一文字說明或口頭表達無法使學生獲得準確認知的內容,如某些婦科操作及檢查,針對性的逐一錄制成簡短的、獨立的、完整的、規范的視頻形式,一般在20分鐘以內。(2)根據授課實際需要,將錄制好的“微課”在課中播放,或在課前、課后,通過QQ、微信等發放至班級群中,方便學生課前、課后隨時觀看,以便于學生隨時隨地的自主化學習。(3)教師按微課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鞏固、檢查知識。
1.3 評價方法
教學效果總體評價通過期末考試及問卷測評兩種方式進行。
1.4 統計學處理
用SPSS17.0統計學處理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分析,以 (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考試
考試題型及比重為:選擇題40%,填空及名詞題20%,案例分析及問答題40%,學生于課程結束后進行考試??荚嚦煽円?00 分計。兩組學生考試成績分布情況見表l。(Q=6.081,P<0.05)實驗組高分學生比重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問卷測評
課程結束后向試驗組學生發放微課教學效果測評表,共發放135份,回收135份,回收率為100%。結果表明:學生中認為喜歡并適合微課教學方法占74%,認為微課教學法能夠能更好地利用碎片時間占85%,認為使用手機、電腦進行微課學習方便、無制約占70%,認為微課有助于針對性的解決問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占78%,期待并愿意通過微課形式完成更多章節內容的學習占88%。
3 討論
中醫婦科學是運用中醫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女性生殖系統生理、病理和特有疾病防治的臨床學科。要求學生有較強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及生理、病理、解剖等相關學科知識的基礎,并且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
現代教學認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學習的內因,它決定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可能和限度。所以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該文筆者將微課嵌入傳統模式教學中進行教學, 根據授課實際需要,將錄制好的“微課”在課中播放,或在課前、課后,通過QQ、微信等發放至班級群中,方便學生課前、課后隨時觀看,當然學生可以多次暫停,倒帶,或做筆記,讓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自主化學習,課前應用微課,讓知識傳授在課前完成,讓知識的建構在課中實現;微課與傳統的教學資源作用一樣,幫助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課后應用微課,幫助學生自主補習,反復學習,鞏固知識點,這標志著教育進入一個學生可以進行自我知識延伸的時代。并且“微課”相對于現代的網絡教學的視頻資源雍長容量大的特點,它短小精悍、目標明確、易于分享,它只是針對某一個知識點、教學環節或教學活動進行專門講解,視頻長度通常在20 min以內,數據量小,便于網絡傳輸和分享。通過對試驗組及對照組教學效果的統計學分析,在理論考試成績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試驗組學生成績優于對照組,嵌入“微課”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并且通過問卷調查證實,嵌入微課的教學模式比傳統模式更受同學歡迎。通過上述教學評價,證實了“微課”教學模式在中醫婦科教學中的客觀有效性,由于“微課”可以經過一個簡短視頻[2],將知識點講授得完整、清晰、易于理解,解決了教與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問題,讓學生可持續地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生對婦科課程理解、掌握、和吸收的能力。實踐證實,它一種能夠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值得進一步實施與推廣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參考文獻
[1] 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0.
[2] 范福生.微課的制作及應用淺探[J].教學與管理,201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