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玉忠
興趣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前提,興趣也是學生成才的基礎和提高學習質量的動因.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可見,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 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如何把學生引向學習數學興趣之中呢?現談一下我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心得與體會.
一、注重情感投資,誘發學習興趣
情感是人類活動的一種內部力量. 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也沒有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 ”別林斯基說:“愛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對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 ”所以教師對學生應該傾注愛心,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 如果一名學生因受到某位老師的斥責而產生畏懼感,那么他對該老師所教的學科是不會感興趣的;反之,倘若一名學生受到有關老師的青睞和贊賞,那么他必定會因為喜歡這位老師而喜歡該老師所教的學科. 因此,教師平時要主動和學生交知心朋友,關心愛護他們,不諷刺、不挖苦、不惡語傷害,做學生歡迎的老師. 并且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揚民主,讓學生敢于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躍躍欲答. 師生在教與學中產生和諧的共鳴,能增進相互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系和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由喜歡數學老師向喜歡學習數學轉變,從而對數學產生興趣.
二、創設強烈求知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課的開始,教師應該創設強烈的求知情境,促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強烈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生的思維. 如學習“年、月、日”時可以這樣設計導語:小明今年十二歲了,但他卻只過了三個生日,你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這樣的導語可以造成學生渴望解開奧秘的心理狀態,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強烈興趣. 又比如:教學“比多”“比少”應用題時,可以用這樣一道題目引入新課:“姐姐今年18歲,比弟弟大3歲,比媽媽小23歲,求弟弟和媽媽今年的年齡分別是多少歲?”然后讓同學們自己算一算,結果呢?就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媽媽5歲,弟弟21歲. 然后老師反問:“媽媽只有5歲,姐姐18歲,弟弟21歲嗎?”這樣一問使學生們哄堂大笑,接著老師提問:“為什么‘比多不能用加法,‘比少不能用減法呢?”這樣就使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并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在這種情境下進入新課學習,有利于保持和發展學生旺盛的求知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安排教學游戲,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區別于成人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就是好動愛玩. 課堂教學如果不能適應小學生這個特點,就會或多或少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所以,我們就要適當地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教學游戲來學習知識.
教學游戲一般是把教學內容,尤其是教學重、難點與兒童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數學游戲適當安排在教學過程中. 數學游戲為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等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了最佳環境,能有效地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常用的數學游戲有“找朋友”“拍手”“送信”“對口令”“唱歌謠”“猜一猜”“數學接力”等.
“找朋友”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游戲之一,任何內容都可以搞,“算式找算式”“算式找得數”“條件找問題”都行. 如教學“6的乘法口訣”時,我請兩名學生分別拿著“5 × 6”“6 × 5”兩個算式站在講臺左右兩邊找他們的“朋友”,另外若干名學生分別拿著“5個6”“6個5”“6 + 6 + 6 + 6 + 6”“5 + 5 + 5 + 5 + 5 + 5”“五六三十”等卡片,學各種動物,邊唱邊跳站在他倆旁邊,讓他倆辨認誰是自己的“朋友”. 當兩名學生準確地找到自己的朋友時,全班同學熱烈鼓掌. 把游戲引進課堂,寓教學于游戲之中,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掌握數學知識,并逐步培養了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
四、結合動手操作,培養學習興趣
實踐、操作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 動手操作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架起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橋梁,幫助理解掌握新知識,培養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豐富的情感體驗可以把客觀上的“要我學”內化為“我要學”,改變學生消極被動的學習局面. 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地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們通過畫一畫、擺一擺、拼一拼、搭一搭等不同形式的“動”,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6的乘法口訣”時,我要求學生在課前準備了一些學具盒里的小正方形擺成一組,并提問:“這是幾個?”(六個)“幾個六?”(一個六)“怎樣列乘法算式?”(6 × 1)并編出乘法口訣. 然后,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再擺一組,并讓學生們比一比,看誰擺放得又快又好. 最后找一個擺得好的學生在投影儀上給大家演示自己擺放的過程. 于是學生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興趣大增.
五、開展趣味練習,增加學習興趣
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對趣味知識感到非常新奇,趣味數學的最大特點就是趣味性相當強,選材的內容是新鮮的有趣的,而不是枯燥乏味的,使學生一接觸題目就有妙趣橫生之感.
例如,有這樣一道趣味題. 教師首先問,在1~9這幾個數字中,你喜歡哪個數字?這時同學可以說出他們喜歡的數字. 比如“我喜歡3這個數字”. 那么教師可以寫出這樣一個乘法算式:12345679 × 27 = 333333333,這時學生的思維情緒初步受到感染,接著教師再問,你還喜歡哪個數字,全體同學的思維情緒頓時高漲,都想說出自己喜歡的數字,例如有人說喜歡數字6,則教師可以再寫出:12345679 × 54 = 666666666,然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的特點,通過分析判斷,找出其中的規律,然后根據規律填空:12345679 × ( ) = 444444444或12345679 × 63 = ( ). 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興趣也大大提高了.
其實,在教學中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除了這些外,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善于發現并總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并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