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書群
以學定教是新課程改革理念在具體教學中的體現,將這一新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是構建有效的課堂,提升整體數學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 所謂以學定教,意即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對于教學成果,教師不能夠主觀臆斷,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來教學,而是要與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溝通交流,在課堂教學中做好主導. 教學實踐證明,真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以學定教的教學策略,將以學定教真正滲透在點滴教學中,需要師生在課堂中共同努力,這樣,構建優秀的小學數學課堂才會成為可能. 本文結合筆者教學實踐,就小學數學課堂中落實以學定教思想,實施以學定教策略談點粗淺的看法.
一、科學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美國心理學家奧蘇貝爾的意義學習法說明:有意義學習就是將原有的知識與新的知識進行連接,發現新舊知識之間原有的實質性的聯系. 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科學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這就要求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教師更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要認識到學生是有自己知識儲備的獨立的個體,是正在快速成長中的人. 教師要用以學定教的理念來科學地指導學生進行預習. 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不必要只是通過書本進行,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有趣的游戲或者通過生活實踐進行相關知識的初步學習. 采用問題教學法是科學引導學生進行預習的有效方法. 如在教學“容量和升”這一知識點之前,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預習,給學生提出以下問題:“用自己的話表述‘容量是什么?容量和升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在日常的生活中找出容量和升的相關物品并認真地記錄. ”在這一連串的問題提出后,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或者是尋求家長的幫助在生活實際中感知這一知識點,這樣在教學中就有充分的發言權,能夠根據自己的觀察與體驗輕松有趣地來學習這一知識. 因此,科學引導,巧妙點撥能夠剝開學生數學學習的迷霧,讓他們想方設法學好數學.
二、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以學定教的核心和關鍵. 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是數學教學有效開展的前提. 首先,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 在小學階段教師要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逐漸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習慣,而不是一味地進行說教教學. 其次,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需要改進教學方法,將單一的講授式變為多元的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從心里熱愛數學學習. 要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并積極地探索問題,以學定教. 如,在教學運用除法知識來解決問題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了松鼠媽媽分松子的圖片,然后問學生:“同學們,看這幅圖你們能夠想到什么呢?請大膽地說出來. ”很快有學生舉手示意說:“這幅圖片讓我想到了,森林里一個重大的節日快到了,松鼠媽媽專門摘了這些松子讓松鼠寶寶送去,可是派誰去呢?于是就叫來松鼠寶寶說:‘你們誰想去參加這次盛會呢?松鼠寶寶們都想去. 松鼠媽媽說:‘我有一個問題,誰先回答對就派誰去. 有16顆松子,每個袋子裝3個,需要幾個袋子呢?一會兒,有一個松鼠寶寶說:‘媽媽,我知道了,是用除法知識來解決,需要6個袋子. 松鼠媽媽高興地點點頭. ”這時候,教師要給這名學生贊許的目光并予以表揚. 讓其他的同學學習他的想象能力以及對除法生活化的運用. 最后,要加強學生動手操作的訓練. 小學生好動,好奇心強.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地利用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開展教學,讓學生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數學學習的樂趣. 如,在學習“余數小于除數”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這樣做. 讓學生拿小紙球代替乒乓球,并自己準備4個正方體盒子. 提問:“如果乒乓球的數量不斷地增加,每個盒子里裝同樣多的乒乓球,那么每次余下的乒乓球數是多少呢?”通過讓學生自己進行動手操作,明白并牢記余數小于除數這一數學定理.
三、延伸數學課堂教學內容
在以學定教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學生的數學學習不再是單調乏味的,而是更加多元,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將學生看作求知的個體,更要將學生看成有獨立意識的主體,看作生活學習的主人,合理地延伸課堂教學的內容. 讓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的問題,變學會為會學,才能夠真正地達到數學學習的目的,也才能夠真正地實現以學定教的教學目標. 如在教學“時、分、秒”這一知識點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時間的意義,如果學生感興趣的話可以讓學生通過上網查資料等形式了解時分秒這些概念的來歷,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收集一些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與同學們分享,初步形成時間概念,并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漸地做一個珍惜時間的人,將數學與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延伸課堂教學較為單一的內容,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同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生通過豐富的拓展延伸內容會加深對時分秒概念的理解,并能夠在生活中有效地運用,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總之,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通過有效的課前預習,課堂引導以及拓展延伸,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地愛上數學,從情感上依賴數學,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自主進行數學的學習,真正讓數學學習成為學生每日的習慣,這樣,才能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構建起真正科學高效的數學學習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