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在服裝設計專業教學中,設計的教育目標不只是教學生學會一套繪畫技術技巧,而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而好的服裝設計,不是只靠想法就可以的,還必須在構思上針對不同材質和不同工藝進行綜合性的全面考量,有效地進行加工制作和最終藝術效果的合理選擇,編排出一套合適的設計方案。那么成就我們設計想法的服裝工藝實驗室就是必不可少的。
關鍵詞:設計;工藝;實驗室;教學
改革開放多年來,我國的服裝工業迅猛發展,在滿足日常生活需要、促進市場繁榮、增加稅收以及促進國民就業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貢獻。據調查顯示,我國有服裝企業4萬多家,從業者也達到了400萬,產品出口200多個國家地區,穩居世界第一的位置,服裝行業也就成為了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而隨著服裝產業的迅猛發展,我國的服裝設計專業隨之形成,服裝設計教育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一些美術學院也相繼開設了服裝設計專業。目前,服裝設計專業已經遍布全國各大藝術院校、綜合性大學,甚至高職高專也有開辦。各大院校紛紛擴大招生,繼而使得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生越來越多從而該專業就業壓力也就變得越來越大。服裝設計師雜志社2002年組織的對服裝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分析表明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生從事與服裝專業無太大關系的工作,于是“怎樣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就成為各大高校面臨的首要問題。
我國的服裝設計專業起源于藝術學校,而藝術學校的傳統模式決定招生對象都必須具備繪畫功底,師資力量也主要是美術方面的。并且由于許多教師在觀念上認為把大量時間花在學習工藝上會容易使學生成為工匠而缺少創造力,所以導致學生花大量時間學習素描色彩時裝畫技法等課程,卻忽略了工藝的重要性或對工藝課沒有足夠的重視。但是對于服裝設計專業來說,學生不僅要對服裝的樣式進行設計,還要有足夠的能力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在實體中。所以除了設計方法,動手能力也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技能。服裝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應該是設計與工藝的完美結合,二者缺一不可。
服裝設計作品是否采用、是否投產,已成為衡量設計優劣的最重要的標準。一切美妙的設想如果無法付諸工藝,那么只能是天方夜譚。設計師對工藝材料知識的掌握,是完成設計的一種手段,并且是服務于設計的。設計師的工作不僅是工作也是工藝研究,這樣就需要廣泛的知識以保證實施的可行性。這樣一來設計課的教學就不僅需要注意學生的直觀感受性,還應該增加學生對材料工藝的興趣,喚起學生創作的欲望,同時增加設計服裝的“可穿性”。對于學設計的人而言,單單有想法是不夠的,還需要把想法轉化成實際的作品。這樣的話我們就需要學習一系列的偏向技能的課程,如服裝結構設計、立體裁剪、服裝工藝基礎等。想要設計出不但符合人體特點,而且既合身又能修飾人體的服裝款式,制版是最重要的。當然,完成這一效果的服裝成衣工藝也必不可少,它不是機械地拼合衣片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對服裝作品的款式、材質、結構以及制作完美結合。細致的制作工藝,是各要素得以實現的關鍵,服裝工藝課程與服裝設計各個環節都息息相關。工藝與版型的關系:服裝工藝課程是服裝結構設計的后續和發展,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服裝工藝的方法和流程就沒有辦法驗證版型,對服裝結構的認識就只能是紙上談兵。通過工藝課程的實踐能使學生學會如何很好地完善版型,讓學生能夠對服裝的版型進行靈活的運用。工藝與設計的關系:服裝設計過程是根據設計對象的要求進行構思,并繪制出效果圖、平面圖,然后根據圖紙進行制作并完成設計的整個過程。所有的構思創意,平面紙樣,立裁造型和樣衣展示都需要通過服裝工藝來完成,從只有思路的一張圖紙到具體的實體作品都離不開工藝的支撐。不同款式的服裝對于工藝的要求和方法不一樣。學好服裝工藝課程對自己設計能力的培養有很大幫助,并且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專業工作能力。
現代教育理念認為:設計的教育目標不是使學生學會一套繪畫技術技巧,而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使學生具備對形象的敏感性,善于將自己豐富的主觀情感物態化為學生能夠掌握的案例的基本組合結構,從而盡管在既定條件的制約下也能將相關知識原理綜合起來,形成一個可實現的項目模型。好的服裝設計,必須在構思上針對不同材質和不同工藝進行綜合性的全面考慮,有效地將加工制作與最終藝術效果進行合理選擇,編排出一套合適的設計方案。“設計與工藝”不是分離的,也不是平列的,而應當是互溶的。設計可以通過我們的大腦思維,專業知識的積累來完成,而工藝則必須有一定的設備來成就,所以服裝工藝實驗室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僅對服裝工藝室的建設提供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服裝工藝實驗室器材的選購原則。實用原則,服裝工藝實驗室以實際操作為主,采購的設備以能滿足日常教學操作為目的,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可適當采購一部分使用率低但認知作用好的設備;經濟原則,我國的服裝縫紉機設備高中低檔品種齊全,同一品種不同品牌的價格差異較大,其實性能相差無幾,特別是在機械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國內縫紉企業不斷壯大得今天,國產縫紉設備在性能上與進口設備幾乎無差別,但價格優勢明顯,在選購時應遵循“只買對的不買貴的”的原則。
第二,服裝工藝實驗室應具備的條件。首先從實驗室的功能性來考慮,服裝工藝實驗室除了承擔基礎縫制教學任務外,還需要具有滿足特殊工藝試驗的設備。例如,創意類的設計作品的制作,不僅要用到一般的縫制用縫紉機、扣眼機、包邊機等,還需具備印花機、電腦繡花機、排料機等特殊設備。在購置設備時可根據擬定的培養計劃和培養目標靈活選擇機械數量和品種。但是必須要根據班級學生的數量每人配備一臺工業用縫紉機。而包邊機、印花機、排料機等特殊設備,每個服裝工藝實驗室配備一到兩臺即可。從實驗室的布局來看,實驗室設備的擺放應注意其實用性和合理性。實驗室布局應注意兩點:一是工藝操作時的安全性,雖說縫紉設備都有一定的安全防護措施,但仍需注意操作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二是工藝制作的合理性,比如一般常用縫紉機可依次序擺放在同一區域,特殊不常用的設備可根據其使用頻率和配置需求擺放在另一區域。
第三,服裝工藝實驗室的后期管理。服裝工藝室的建成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專業學習氛圍。服裝工藝室可以長期開放供學生使用,這樣設備作用能得到充分發揮,也能促使利益最大化得實現。不過隨著實驗室的開放,種種問題也會隨之而來,如由于服裝工藝室機器較多,線路比較復雜,兼之有很多高功率機器,若管理不慎,很容易引發火災。所以最好配備相應的實驗人員,定時檢查實驗室的機器使用情況,同時可以制定規章制度條例并督促學生遵守。同時實驗室也需配備必要的火災感應和滅火設備,以應對突發狀況,減少財物損失。
總之,服裝工藝實驗室是開設有服裝專業的學院加強學科建設的必要項目,是一個學院創造品牌、創造辦學優勢、創造學院特色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加強學院的科學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和學院地位的一大舉措。還能對我們的專業教學提供重大幫助。
參考文獻:
[1] 毛立輝.時尚是種情感的演繹[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
[2] 徐清泉.中國服飾藝術論[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