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榮秀 鐘元生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簡稱IT)行業浪潮迭起,由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互聯網+”戰略,使得傳統產業更新換代速度加快。2015年大學畢業生,有的想從事 “互聯網+”相關專業的工作,但也有部分畢業生不想從事計算機相關行業。
那么,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方向有哪些呢?除了當程序員以外,是否還有其他出路,收入究竟怎么樣呢?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畢業生是選擇直接就業還是繼續深造呢?
實際上,上述問題就是大學畢業生的職業發展路徑以及對應的待遇問題。本文在調研基礎上歸納而成,可供有意愿報考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參考。
一、直接就業
計算機相關專業本科生畢業后近70%選擇直接就業,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通常會選擇去企業(國企、民企或者外企)。而這些人常見的職業發展方向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從事游戲開發、技術支持、軟件測試類工作,統稱為技術類工作;另一類是產品運營、產品管理、產品銷售類工作,統稱為非技術類工作。根據調查所得,本科應屆畢業生的起薪平均約為5000元/月。(見表1)
二、繼續深造
計算機相關專業本科生畢業后后有26%選擇繼續深造,選擇國內讀研或者國外留學,有些人會繼續往IT類專業深造,但也有些人會選擇轉向其他專業,尤其是轉向經濟類和管理類專業居多,他們實現了IT技術與經濟、管理知識相結合,讓自己不斷成長為一個復合型人才。工作起薪大約在8000元/月。復合型職位需求大,同時薪資也相對較高,根據調查所得,以下是一些具體職位對應的薪資情況。(見表2)
三、自主創業
受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潮流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創業并且勇于創業。這種思想也影響到了當代的大學生,并且政府為創業者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與幫扶措施,不斷完善的投資環境以及社會對創業的積極態度等,對創業者尤其是對應屆大學畢業生創業者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筆者對2011屆大學生畢業3年后的自主創業群體進行了抽樣調查,回收全國樣本約26.4萬份。調查結果表明,2011屆大學生畢業3年后自主創業群體平均月收入漲幅及月收入均高于受雇全職的工作群體,兩群體的平均月收入差距拉大。2011屆本科畢業生畢業3年后自主創業群體的平均月收入達到9040元,高出受雇全職工作的本科畢業生2990元,月收入過萬者不在少數。2011屆本科和高職高專畢業生畢業3年后自主創業群體的平均月收入區間分布,在“10000元及以上”的比例均最高,分別為39.5%與31.2%。而對比明顯的是,受雇全職工作的本科和高職高專畢業生,平均月收入在萬元以上的比例分別僅為13.5%和4.1%。
四、報考公務員
報考公務員已經成為當今的一種流行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報考,特別是應屆畢業生居多。很多人認為,公務員這份職業,收入可觀、工作穩定、壓力小,并且有較好的社會地位。對于IT類專業的大學生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基于各大招聘網站的數據調查以及前述分析,可以得知計算機類專業本科生與碩士生的薪資變化趨勢在剛畢業的5年內區別不明顯,薪資變化也不大,但碩士生畢業5年以后的增長空間明顯比本科生的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