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明紅


【摘要】 教會學生做十道題,不如教學生一種解題方法,等于有一把鑰匙,可以去開這一類型的鎖. 專題教學和變式教學給予學生學會做數學題,不搞題海戰術,又讓學生能做一定量的題,是學生逃脫題海的一艘救生快艇.
【關鍵詞】 專題;變式;性質
數學教育家波利亞說:“掌握數學就是意味著解題”,可是我們以前在數學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大都采取題海戰術,結果老師、學生都被題海拖得筋疲力盡,效果不理想. 如何擺脫題海,如何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我嘗試使用專題教學和變式教學的交替使用. 專題教學就是專題講授和專題訓練,一個章節中都有幾個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專題. 變式教學是指變換問題的條件和結論,變換問題的形式,而不變換問題的本質,使本質的東西更全面. 著名的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曾形象的指出:“好問題同某種蘑菇有些相像,它們都成堆地生長,找到一個以后,你應當在周圍找一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幾個. ”本文以《反比例函數性質》為例,談一談如何進行專題教學和變式教學.
首先把《反比例函數性質》這一節設計五個專題,分別是專題一、反比例函數的增減性, 專題二、反比例圖像位置的影響,專題三、反比例函數的對稱性和交點坐標,專題四、反比例函數與一次函數結合,專題五、面積不變性.
心得1 數學教學中由一個基本問題出發,運用類比、聯想、特殊化和一般化的思維方法,探索問題的發展變化,使我們發現問題的本質.
分析 使一題多用,多題重組,常給人以新鮮感,能夠喚起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夠產生主動參與的動力,保持其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專題教學和變式教學需要我們“精心設計”:“設計”里凝聚著對教學的理解、感悟、理念和追求,閃爍著智慧和創造精神,是教師生命力的載體和再現;“設計”使課堂時時處于自我流動、自我完善的動態發展之中,一次次的對話與交流成為一次次實踐之后的對比、反思和提升;“設計”的課堂始終充滿懸念,使課堂像考古挖掘那樣,常給學生帶來意外和驚喜,使學生不斷地豐富自我,獲得旺盛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結束語
專題教學和變式教學是一項艱巨而又富有意義的工作,它不僅能夠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能夠提高我們的教研水平和學術水平,我一直想結合教學實際中存在的問題,認真把教學專題和變式教學研究工作搞好,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希望和所有的同仁們一起努力讓專題教學和變式教學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