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磊
【摘要】水利水電工程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監管與控制程度能夠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因此,必須重視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的質量監管,嚴格把關水利水電工程質量。本文主要探究了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如何加強監管的方法和措施,進一步提高水利水電工程的工程質量。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監督
引言
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是政府行為,是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對水利工程質量進行強制性的監督管理。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質量監督指的是水利工程參建各方要從單位資質、人員素質、規范情況等多個方面進行全面監督,保證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監控的意義
水利水電工程是國家的基礎產業,掌握著國民的經濟命脈。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不僅能夠保證防洪抗洪,而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凈化水質,保障人民群眾的正常供電需求。水利水電工程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意義重大,因此,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就非常重要。目前,國家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投資力度正在不斷擴大,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也越來越重視,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施工管理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涉及的影響因素較多,而且一般情況下,水利水電工程都是規模較大的調水和運作過程。因此,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存在很多限制因素。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管理的主要目標是組織高效的施工,保證施工過程的安全和施工的質量,這樣才能保證水利水電工程能夠造福人類。
2、工程質量管理控制的依據和原則
2.1 工程質量管理控制的依據
(1)單元工程、中間產品質量評定是工程質量管理控制的基礎,而工序、質量評定又是單元工程質評的基點。因此,要以現場檢驗記錄實測值數據,作為工序質評依據,也要以“三檢”記錄、“聯檢”表錄對工序驗收簽發的開倉(合格)證為其質評依據,以檢測試驗數據報告作為中間產品質量評定依據。
(2)合格的設計文件、技術要求、施工(檢測、試驗)規程規范不僅是施工的依據,而且還是質量管控的參照。而國頒、部頒的各種施工(制造安裝)技術(驗收)規范、評定標準、作業(試驗)規程等,更是施工質量檢查控制的依據、標準。
(3)《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SL176-2007)和《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SL631~637-2012)的相應單元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表所列檢查(檢測)項目的“質量要求”、“檢驗方法”、“檢驗數量”等,是工程(工序、單元)質量檢查評定的依據。此外,《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SL176-2007)能夠明確單元工程劃分原則、填表要求。
2.2 工程質量管理控制的原則
(1)實事求是和公正原則。應該從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場檢測單元工程、中間產品質評表中的實測值以及檢驗記錄。通過對金結焊縫探傷、混凝土檢測、填土壓實度、地基承載力以及建筑物外觀進行質量檢測,得到相關報告。為了保證公正真實,第三方檢測單位不得與所檢測工程項目相關的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有隸屬關系或者其他厲害關系,以確保公正檢測。
(2)松緊有度原則。雖然依據同一質量評定標準評定某一工序、單元工程,不同的人檢測也得到不同的檢測結果。因此,必須嚴格遵照施工規程規范、驗收評定標準去判定。
(3)程序先后、主次有別,時效性原則。質量檢查內容、對象多,指標繁雜,應分清主次、先后有序地進行。工程質量應該以內在為主,外觀為輔,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當確定工序質量等級后,應該及時評定單元工程等級。
(4)施工單位應遵守自覺性原則。施工承包商承擔的工程施工應該在施工全過程保證施工質量。按照誰施工誰擔責的原則,對施工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因此,承包商應嚴格按設計要求、質量標準施工,自覺做好質量自檢自控。
(5)設計單位應遵照先導性原則。設計單位在設計文件中選用的材料、中間產品和設備,應注明規格、型號、性能等技術指標,其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設計單位應參與工程的項目劃分工作,并明確主要單位工程、主要分部工程、重要隱蔽單元工程和關鍵部位單元工程,同時確定單元工程劃分原則,由項目法人報質量監督機構確認。
(6)監理單位要貫徹主動性原則。監理對質量的控制要變被動為主動,變事后檢驗補救為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對易產生質量問題的部位、項目有預見性,提前采取預防措施。
3、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
(1)政府工程質量監督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監督機構的人員素質、設備、監督理論和經驗等都取得了質的變化,但一些質量監督部門都普遍存在問題,如人員技術水平、自我廉政、勤政約束機制不健全等,這些勢必會影響工程質量的監督力度和深度,影響政府監督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2)監督方式不合理。例如,質量監督人員不充足,有些監理單位只安排一個工作人員進行現場監督,對于水利水電工程質量巡查記錄不全面,甚至有些監理單位會與施工單位串通,甚至在檢查資料上作假。有些監督單位只將監督放在施工過程中,并不重視對施工工作人員的管理,對于施工質量監督不夠全面,不能達到真正的監督目的。另外,監理單位在工程質量控制的過程中,對于質量的判斷過于主觀。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工期很長,在不同的施工環節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施工問題,如果對于質量監督過于主觀,則很容易出現問題。
(3)新時期,水利水電工程快速發展,質量監督的新問題、新要點的學習,以及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都會導致質量監督人員的專業知識遠遠跟不上,對于質量的監督有時候會抓錯重點,出現紕漏。另外,還有部分人員在進行質量監督工作時,會習慣性的進行質量檢查,而不是提出行政的質量管理上的漏洞和整改措施,質量意識不強,工作水平不高,這些都說明質量監督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4、加強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監督措施
(1)要加強行政部門對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監督力度,建立健全各類機構職責制度,提高監督工作的執行力度。質量監督人員要跟蹤工程質量監督過程中發的問題和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
(2)構建監督責任制。政府主管部門應該盡快構建質量監督責任制,并將其納入業績考核的范疇,轉變部分工作人員消極應對的工作態度。同時,為了避免參建各方的徇私行為,還要形成與之相對應的評級制度,只有那些符合要求的單位,才能參與到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中。對于發現水利工程參建單位及從業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應提出行政處理建議。
(3)優化監督方法。質量監督人員應注意將工作重點由以往的現場質量問題轉移到對施工單位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和規范上,盡量避免施工質量問題,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開展具體工作的過程中,堅決杜絕“經驗主義”思想,務必做到深入現場,實際了解施工具體情況,避免單純依靠資料所導致的錯檢或漏檢問題。
(4)提升業務素養。政府主管部門應形成人員在崗培訓制度,定期向有關工作人員傳授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并使他們了解已經投入應用的各種新工藝,提高工作人員的執行能力。為了保障其學習積極性,還應該定期進行業務能力考試,并將考試結果與薪酬、職稱等內容掛鉤,避免消極應對行為的發生。
結語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質量監督管理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通過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管理,能夠讓水利水電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符合國家的相關質量標準,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監管措施,也能夠減少施工事故。水利水電工程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只有保證施工過程質量監控,才能實現工程順利完工。
參考文獻:
[1]蓋淑航.淺論水利工程建設項目質量監督管理[J].才智,2011(31):25-26.
[2]侯文英.淺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工程質量問題[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1):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