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娜

摘 要:在概述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灰色關聯理論中的速率關聯度分析廣東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通過數據搜集、整理和計算,得出廣東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總體關聯度較高,且銀行業與經濟增長關聯性最明顯,保險業及證券業依次減弱,在產業關聯中金融發展與第三產業關聯度最為顯著的基本結論,進而從大力改善廣東金融生態環境、以中央出臺系列金融政策支持廣東自貿區建設為契機推動金融創新、金融業自身也應做出改變以適應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模式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金融發展;經濟增長;灰色關聯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2-0059-04
前言
有關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文獻非常多,且國外學者一直走在前面,Goldsmith開創了實證研究的先河。他使用金融中介體資產的價值與GNP的比率作為一國金融發展指標,通過檢驗35個國家在一百零三年間(1860—1963年)的數據,發現經濟增長迅速的時期總是伴隨著金融的快速發展。King和Levine采樣80個國家三十年的數據,系統地控制影響增長的因素,表明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存在統計意義上的顯著正相關。
國內理論研究起步較晚,相對不足。然而,通過借鑒學習國外既有相關理論研究成果。國內學者也進行了一定的定性研究和大量定量研究。鄧莉、冉光和(2005)借鑒金融結構論的一些思想,采用灰色理論中的關聯分析法,研究了重慶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趙振全、于震、楊東亮(2007)對Odedokun(1996)的理論模型進行了擴展,并利用多元門限模型對我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非線性關聯進行了考察。實證結果表明,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呈現出顯著的非線性關聯。白欽先、張志文(2008)采用GMM估計量把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變量(投資、出口、進口、人力資本、制度質量和通貨膨脹)作為條件信息集,對金融發展(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和銀行發展)與中國經濟增長的關系及其作用機制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發現,債券市場規模發展、銀行對私人信貸擴張和股票市場流動性提高顯著地促進經濟增長,而股票市場規模發展和波動性擴大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負面影響。邢志平、朱惠莉(2011)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對我國1992—2008年間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的實證研究表明,我國的金融發展水平與經濟增長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金融業的良性發展將有助于我國國民經濟增長。梁麗萍(2013)通過建立農村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灰色關聯度分析模型,對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對鄉鎮企業的支持卻嚴重不足。具體說來,農村金融發展效率的提高對農村經濟增長的作用尤為明顯,而農村金融發展規模和結構指標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性則較弱。徐淑芳、彭馨漫(2014)運用VAR模型,對廣東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動態關系進行研究,并將該結果與江蘇和浙江的相關指標研究結果進行比較。許珊珊、李鑌、吳非(2015)基于廣東面板數據的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金融發展對于促進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有積極作用,然而,政府的干預影響了金融結構的優化及金融資源的合理流動,降低了經濟水平。只有進一步理順當前的財政收支體系并優化政府的績效核評體系,并在促成有效的市場機制下有所作為,舍棄不合理的直接干預,才能更好地釋放金融結構優化所帶來的經濟提升效應。
縱觀關于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海量研究成果,就研究對象而言,涵蓋了宏觀、中觀和微觀,但針對廣東區域研究的文獻還是十分鮮見;就研究理論及方法而言,絕大多數采用了VAR回歸分析法以及灰色關聯理論中的絕對關聯度分析方法。本文結合廣東近十年金融及經濟發展數據,運用灰色關聯理論中的速率關聯分析方法進行實證研究,以進一步充實關于廣東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方法及指標選擇
(一)研究方法
灰色關聯理論是灰色系統理論的主要內容之一,這種分析方法可在不完全的信息中,對所要分析研究的各因素,通過一定的數據處理,在隨機的因素序列間找出它們的關聯性,發現主要矛盾,找到主要特性和主要影響因素。由于關聯分析是按發展趨勢分析,因而對樣本量的大小沒有太高的要求,分析時也不需要典型的分布規律,而且分析結果一般與定性分析相吻合,因而具有廣泛的實用性。基于灰色關聯理論有兩種分析步驟,分別是絕對關聯度分析和速率關聯度分析,當前絕大多數的研究成果采用絕對關聯度分析。速率關聯度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定義關聯度的,它反映的是兩個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相對變化速率的關聯程度。如果兩個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的相對變化速率一致,則認為兩者有較好的關聯;反之,如果兩個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的相對變化速率不一致,兩者的關聯程度就較差。評價步驟與絕對關聯度不同的是時間數據列不需無量綱化。
進行速率關聯分析首先要制定參考的數據列(母因素時間數列),參考數據列常記為x0,一般表示為:x0={x0(1),x0(2),…,x0(n)};被比較數列(子因素時間數列)常記為xi,一般表示為:對于一個參考數據列x0,比較數據列為xi,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εi(k)是第k個時刻比較曲線x0與xi的相對差值,這種形式的相對差值稱為xi對x0在k時刻的關聯系數。關聯系數只表示各時刻數據間的關聯程度,由于關聯系數的數很多,信息過于分散,不便于比較,為此有必要將各個時刻的關聯系數集中為一個值,求平均值便是作為這種信息集中處理的一種方法。很明顯,當等間隔采樣時,Δt=1,從而得出速率關聯度的公式定義為:
ri=εi(k) (2)
或者說ri是曲線xi對參考曲線x0的速率關聯度。
從以上可以看出,速率關聯系數反映了每一時刻兩事物相對變化速率的一致程度,速率關聯度則反映了特定時間段內兩事物相對變化速率一致程度的平均狀況,它反映兩事物在區間內相對發展速度一致程度的綜合評價。
(二)指標選擇
為了揭示廣東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在參考眾多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選取兩組指標,一組反映廣東金融發展情況,另一組反映廣東經濟增長情況。
反映廣東金融發展情況的指標為金融相關率、銀行業存貸比、保險深度以及資本市場規模。其中,金融相關率為全部金融資產總量除以GDP,全部金融資產總量包括銀行業存貸款資本總額、保險業保費收入和證券業股票籌資額;銀行業存貸比為銀行業貸款與存款的比值,反映金融機構將資金重新配置的效率。保險深度為保險業保費收入除以GDP;資本市場規模由證券業股票籌資額來衡量。
反映廣東經濟增長情況的指標為人均GDP、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第二產業勞動生存率以及第三產業勞動生產率,其中,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為當年該產業增加值除以當年該產業從業人員數,第二、三產業勞動生產率類同;選取以上4個指標是基于剔除勞動力規模變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考慮。
二、廣東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灰色關聯分析
(一)指標原始數據
根據廣東統計信息網的公開數據以及廣東統計年鑒(2006—2015年)的統計數據,經過整理和計算形成指標原始數據(如表1所示)。
(二)速率關聯度計算
本文選取廣東金融發展指標數據為參考數據列(母因素時間數列),記為x0={x0(1),x0(2),…,x0(n)};被比較數列為廣東經濟增長指標數據(子因素時間數列),記為xi={xi(1),xi(2),…,xi(n)},i=1,2,…,m;運用公式(1)和(2),計算出廣東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速率關聯度(如表2所示)。
(三)計算結果分析
從表2計算結果可以看出,2005—2014年十年間,廣東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總體關聯度較高,金融相關率與經濟增長各指標的速率關聯度達到0.893、0.891、0.906和0.913,這與實際中廣東經濟增長和金融發展情況相符。銀行業存貸比與經濟增長各指標關聯度分別為0.920、0.915、0.931和0.934;保險深度與經濟增長各指標關聯度依次為0.703、0.734、0.739和0.751;資本市場規模與經濟增長各指標關聯度依次為0.519、0.517、0.514和0.521。
從金融行業分類來看,銀行業與經濟增長的關聯度最為顯著,保險業、證券業與經濟增長的關聯度依次減弱,這與當前廣東保險業、證券業發展不足及其對經濟發展諸多制約的現狀相吻合。
從產業關聯來看,金融發展與第三產業關聯度最為顯著,金融發展各指標與第三產業勞動生產率的速率關聯度分別達到0.931、0.934、0.751和0.521,均高于與經濟增長其他指標的關聯度,這也從另一方面解釋了金融業本身屬于第三產業的一部分,而且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從上頁表1的原始數據可以看出,第三產業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2014年達到148 560元/人,是2005年的2.3倍。相較于第二、三產業來說,金融發展與第一產業的關聯度最低,這說明廣東金融在支持和促進農業為首的第一產業方面還有較大發展空間。
三、結論及對策建議
本文利用2005—2014年十年的數據,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分析了廣東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得出基本結論:廣東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密切,且銀行業與經濟增長關聯性最為顯著,保險業及證券業依次減弱,從產業關聯來看,金融發展與第三產業關聯度最為顯著。在經濟新常態下,廣東正在努力加快經濟轉型升級,金融業的發展也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建議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進一步發揮金融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第一,大力改善廣東金融生態環境。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是改善地區投資環境,實現金融協調發展的關鍵所在。政府層面應當由上自下重視金融生態環境建設,適時出臺支持金融發展的相關政策,制定金融生態環境評價意見。通過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促進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協調配合、營造良好經濟金融運行環境等多策并舉,切實達到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的目標。
第二,以中央出臺系列金融政策支持廣東自貿區建設為契機,推動金融創新和服務提升。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一直以來具備得天獨厚的政策和地理優勢。2015年12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支持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涵蓋了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深化以粵港澳為重點的區域金融合作、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和風險監測與管理等五個方面26條的內容。廣東可充分利用中央支持自貿區建設的契機,推動金融業創新發展,提升金融業服務水平,以進一步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尤其要通過深化與港澳的金融合作,取長補短,推動廣東保險業、證券業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第三,金融業自身也應做出改變,以適應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模式。經濟的新常態下,金融業發展的外在條件、內在的環境發生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經濟增速放緩上,進而對于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一方面,速度減緩帶來客戶群體的重大改變;另一方面,對金融業的資產質量也會帶來影響。金融業要逐步回歸到適度的增長,要與經濟增速適度放緩的狀況相匹配。一是改變傳統的以工業及大企業為服務重點的做法,要把自己的經營重心下沉,特別是在第一產業中尋找發展機會;二是改變傳統的以抵押和擔保作為風險防范主要工具的做法,創新信貸模式;三是通過創新改變同質化競爭的格局向差異化競爭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