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瓊芬



摘 要:雖然梅州市名人文化旅游資源豐富,但是其名人文化旅游產品面臨文化含量不足、創新意識不夠的問題。旅游業與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先天的產業融合優勢,因此借鑒文化創意產業理念,提出名人文化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模式,在此基礎上,梅州市應從培育文化創意環境、提煉文化創意元素、采取多種名人文化創意旅游開發模式三方面來發展名人文化旅游。
關鍵詞:名人文化旅游;文化創意產業;融合模式;開發策略;梅州市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2-0146-04
隨著國內外文化旅游產業的迅速崛起,以歷史名人為主題的名人文化旅游成為文化旅游的一枝獨秀。梅州素有“文化之鄉”的美譽,名人文化旅游資源豐富,但是目前梅州的名人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還處于較為粗放的階段,旅游發展推動力主要源于注重物質要素投入的外延式發展,而非注重非物質要素投入的內涵式發展,從而導致名人旅游產品文化含量不足、創新意識不夠。
旅游業具有文化性、參與性和體驗性等特點,其與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產業融合優勢。面對開發新的名人文化旅游產品的困境,借鑒文化創意產業理念,力求為梅州市名人文化旅游開發尋求發展出路。
一、梅州市名人文化旅游資源分析
(一)名人文化資源豐富,以名人故居數量最多
名人文化旅游資源是指對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并能激發旅游動機的文化名人及其思想、事跡和遺跡等[1]。梅州市歷史悠久,文化教育事業發達,名人數量眾多,名人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從資源內容來看,主要類型有名人故居、紀念名人建筑、名人游歷地等,其中尤以名人故居數量最多。
(二)名人文化旅游資源級別高
按照名人做出的成就、功績、貢獻在全世界、全國、省市和縣范圍內產生過重大的社會影響和作用,名人文化資源大致可劃分為世界級、國際級、國家級、省市級和地縣級四個級差[2]。不同級差的歷史名人文化資源可以產生不同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知名度越高,開發價值就越大。按照級差分類標準,梅州市名人文化旅游資源涵蓋國家級、省市級和地縣級各個等級,其中國家級名人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如與葉劍英、孫中山、黃遵憲、田家炳等相關的旅游資源都屬于國家級名人文化旅游資源。
(三)分布不集中,集聚效應不明顯
雖然梅州市名人文化旅游資源豐富,但是比較分散,各個縣市都有分布,不夠集中,集聚效應不明顯。
二、梅州市名人文化旅游開發現狀
為更好地了解梅州市名人文化旅游開發現狀,特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50份。在梅州市主要景區直接對游客進行“一對一”隨機問卷調查及訪談,協助游客填寫問卷并及時回收問卷,保證了信息的客觀有效性。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138份,有效率達92%。
(一)資源等級高,產品知名度不高
然梅州市名人文化旅游資源豐富,資源等級較高,但是產品的知名度卻不高。此次調查中,在問卷列出的14個名人文化資源中,梅州本地游客和外地游客知道名人文化旅游資源的平均個數分別為7個和3個,可見無論是本地游客還是外地游客對梅州市名人文化資源了解甚少;在兒童、青年、中年和老年這四個年齡段中,對梅州市名人文化資源最為了解的是中老年人,其中兒童了解的梅州市名人文化資源的平均數量是2個,青年人了解的梅州市名人文化資源的平均數量是4個,中年人是7個,老年人是8個。可見,梅州市名人文化旅游的宣傳力度較為薄弱,這與問卷調查的結果不謀而合,通過朋友介紹了解梅州市名人文化旅游資源的比重最高。
(二)開發模式與旅游功能單一
名人文化旅游資源眾多,但是開發模式卻比較單一,主要以名人故居、紀念性建筑為主,以參觀性為主,參與類、體驗性很少,開發思維不夠開闊,沒有跳出傳統名人文化旅游的開發模式。試想名人故居往往可能只有一座房子或幾間屋子,若只局限于現有的資源來開發產品,很難發揮優勢效應;另外,根據效用最大化原則,旅游者一般不會為參觀某一個名人故居專程跑上幾百公里,總是會盡量謀求效用最大化,希望一條線路上有多處可以觀光、休閑、體驗類的項目,或是集觀光、娛樂、休閑于一體。所以,開發名人文化旅游,應跳出名人來做名人,整合名人文化來做大文化。
三、文化創意產業與梅州市名人文化旅游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文化創意產業是指依靠個人的知識、技能、天賦,通過科技與藝術的手段,以創意為核心,對文化資源進行創造、重構和提升,并與其他產業融合生產出具有文化藝術元素的高附加值的產品與服務,是向大眾提供文化、藝術、精神、心理、娛樂產品,以滿足人類感性需要和理性精神需求的產業[3]。文化創意產業的基礎是文化資源,核心是創意,創意結果是高附加值的產品與服務。名人文化旅游資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具有發展文化創意的先天優勢。開發名人文化旅游的意義在于通過挖掘名人精神,激勵后人,振奮后人。名人精神具有隱性特點,必須通過說寫等其他形式將抽象的名人精神轉化為具象的表現形式,才能更好地讓旅游者真實地感受到名人精神,并受其感染而不斷完善自我。因此,必須通過植入文化創意,對名人文化本身進行創新與突破,并使它與旅游資源及活動聯系起來,從而將靜態的名人旅游文化轉變為動態可感知的文化旅游產品,開發高附加值的創意型名人文化旅游產品,才能夠快速集聚人氣和回籠資金。
梅州市借助文化創意產業視角來開發梅州市名人文化旅游,有利于提升梅州市文化旅游產品結構,豐富旅游產品體系;有利于增強名人文化旅游產品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做大做強梅州市名人文化旅游,提升梅州旅游知名度;有利于梅州市名人文化更好地傳承與發展。
四、文化創意產業與名人文化旅游融合模式分析
結合文化創意產業理論及發展實踐,根據名人文化旅游的特點,本文嘗試構建了文化創意產業與名人文化旅游的融合模式(見下圖)。
根據文化創意產業與名人文化旅游融合模式,兩者的融合機制分析如下:通過充分挖掘名人文化資源,如名人故居、名人游歷地、名人遺物、名人思想、著作或重大歷史事件等,以此作為創意來源與基礎,充分依托創意人才的知識、技能、才華,融入創意能力,提煉文化創意元素;并通過科技和藝術的手段,選擇恰當的創意表現形式,表現文化創意元素;可通過選擇旅游吸引物、旅游設施、旅游服務、旅游活動、旅游社區等作為創意表現的載體,通過多方面、全方位的名人文化旅游開發模式,最終形成名人文化創意旅游產品。值得注意的是,整個融合模式是在一定的創意環境中進行的,創意環境包括經濟發展水平、政策的扶持力度、創意人才的供給狀況、需求結構的轉變等方面,創意環境的成熟度影響名人文化創意旅游的發展。因此,要實現文化創意產業與名人文化的融合發展,首先必須要培育創意環境。
五、文化創意產業視角下梅州市名人文化旅游開發策略
(一)積極培育文化創意環境
1.完善政策支持力度。梅州市政府要在政策、法規上對文化創意產業適度進行傾斜,根據國家、省有關政策法規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扶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納入財政預算或設立專項發展基金,并在立項、土地、稅收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2.完善城市環境建設,吸引創意人才集聚。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意人才,只有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才能引鳳筑巢。因此,梅州市政府要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在交通、住房、通訊、生活服務、文化建設、創意基地建設等方面不斷完善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吸引創意人才集聚,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智力保障。
3.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公共服務平臺主要是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各項公共服務,目前,梅州市已于2013年10月30日成立了梅州市客家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它是梅州市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它通過加強協會與政府、協會與海內外文創產業團體、協會會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梅州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供一個公共服務平臺,提高客家文化創意產品的競爭力。此外,梅州市政府還要不斷加強其他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如網絡信息平臺、投資咨詢平臺人才培訓平臺、展示交易平臺、研發設計平臺等,為創意企業的發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引導創意產業的集聚,促進創意資源的優化配置,為梅州創意產業的發展營造一個規范、健康、有序的外部環境。
4.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資金保障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條件。因此,梅州市政府要加快投融資體制的建設,為文化創意產業創造良好的投融資渠道。可適當放寬市場準入條件,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文化創意產業;開辟多樣化的資金籌集渠道,可采取直接吸收國家、企業、個人投資、股票融資、銀行貸款、債權融資等相結合的多元化的方式,吸收社會資金參與文化創意產業,壯大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實力。
(二)充分挖掘梅州市名人文化資源,提煉文化創意元素
梅州市名人文化資源豐富,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科教、體育等上層領域都有梅州人的足跡,通過挖掘名人文化蘊含的隱性與顯性資源,提煉其中具有文化歷史感、發人深思、對后人具有啟迪作用的文化資源作為文化創意元素,再通過多樣的創意表現載體表現出來。如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朕知道了”紙膠帶,它是康熙皇帝真跡的復制品,因康熙在批閱奏則時,最愛在文末朱批“朕知道了”“知道了”。所以,故宮將其霸氣字跡與創意表現載體——紙膠帶做結合,這個創意讓臺北故宮名氣大旺。
梅州開發名人文化旅游資源,應充分挖掘名人文化資源,提煉文化創意元素。如以在政治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開國元勛葉劍英為例,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建設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在11歲參加了反對清王朝的剪辮子運動;在三堡學堂畢業之際他在同學錄的序言中寫下了“聲華之友,以利相交,見利則爭先,利盡交疏;道義之友,團結不懈,成則周武三千,敗則為田橫五百,可長可變,可生可死”的豪言壯語;在東山中學第一屆學生畢業前夕他堅決不畏權貴,寫下了“自古英雄多出自草莽,大丈夫何患乎文憑”;在三次國家面臨重大和緊要的歷史關頭,他總是挺身而出,力挽狂瀾,表現出偉大的革命氣魄和高超的斗爭藝術;毛澤東同志評價他是“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周恩來同志贊譽他是“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這些資源都可作為文化創意元素的提煉來源,再通過恰當的載體把它表現出來。
(三)采取多種名人文化創意旅游開發模式
創意文化元素提煉出來之后,將其與旅游吸引物、旅游設施、旅游服務、旅游活動、旅游社區等表現載體進行創意加工,形成創意旅游吸引物、創意設施、創意服務、創意活動、創意社區等多種名人文化旅游開發模式。創意旅游吸引物包括主題公園、創意演藝、創意旅游商品等;創意設施包括主題酒店、創意餐廳和創意休閑酒吧等;創意活動主要包括創意節事等;創意社區包括創意街區(城市)和創意聚落(村、鎮)等[4]。
1.創意旅游吸引物。梅州市名人文化創意旅游吸引物的開發可以考慮將不同市縣的名人文化資源進行整合,發展名人文化主題公園,將其打造成集愛國主義教育、觀光休閑、民俗體驗于一體的主題公園;將梅州市的名人文化資源與廣東漢劇相結合,通過漢劇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激活偉人光輝形象,弘揚偉人精神;將梅州市的名人文化資源與旅游商品相結合,開發創意旅游商品。
2.創意設施。梅州市名人文化創意設施的開發可考慮利用名人文化資源,開發名人主題酒店、創意餐廳和創意休閑酒吧等,如可以葉劍英為代表的紅色人物為主打造紅色主題酒店;以世界球王李惠堂為代表打造足球主題酒店或足球創意餐廳;以中國現代美術大師林風眠為代表的藝術家打造藝術主題酒店、餐廳或休閑酒吧等。
3.創意活動。利用名人誕辰或名人在某一領域做出的貢獻為契機,開發名人文化旅游創意節事,擴大梅州名人文化旅游影響。名人文化旅游創意節事活動的舉辦必須要高起點,高規劃,主題突出,內容豐富,形成名人節事活動的常態化。
4.創意社區。利用梅州名人身上折射出來的紅色文化、足球文化、藝術文化等進行創意街區或創意聚落的開發,形成富有梅州特色的休閑街區文化和聚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