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君
不知是由于天性中的憂郁、孤獨,還是因為成長的挫折、痛楚,有一段時間,我心里時常會冒出許多有關生命的疑惑。而那時,我的外祖母已年屆九十,銀發飄飄,說話氣喘吁吁,走路時雙手不停地哆嗦,像被巨大的無形之手牽引著。但她卻像一棵頑強的老樹,勤勉地活著,將慈愛的笑容給予她所愛的人。
外祖母常說活著的理由有一萬零一條,所以她才留戀生命,留戀那曬進來的滿房間陽光。當我追問她究竟那一萬零一條理由是什么時,她總是笑而不答,并讓我自己去尋找答案。
我果真準備了個本子,到處找人攀談,請他們說出活著的理由。有人說活著是為了親人,他愛他們,要與他們廝守,共度長長的一生;有個鄰居是大學生,他說活著是為了榮譽和生命的尊嚴……最難忘的是一個身患絕癥的少女,她長著圓圓的、白白的臉,走路都已經不穩了,還常常出來坐在樹下,傾聽鳥兒的歌唱。她起初不知曉自己的病情,后來有人說話不慎露了口風,少女卻沒有為此哭泣,而是更長久地坐在樹下,抱住她愛的樹。很久很久以后,人們才發現她在樹干上刻下三個字:我要活。
……漸漸地,我那本子上記載的理由已有數百條了,過了一年,又變成了數千條。雖然遠不及外祖母說的那么多,但字里行間的真摯動人卻足以說明:熱愛生活,善待他人,懷有追求,是多么明智和高尚的選擇。
隨著閱歷的增加,那個本子密密麻麻地記載了無數個活著的理由,它層層疊疊,甚至有的還相互重合,但它們中間燦燦閃光的便是: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黎明,有了期盼,有了轉機,有了續寫未來的可能,有了對生命價值的思索,有了創造奇跡的起點。
斷斷續續好幾年,我都認真地搜集著一條條“理由”,終于有一天,我不再熱衷于這個方面的抄錄,而且我估計,也許那兒的理由已達到了一萬條。
就在這時,外祖母病危。我趕到醫院去看她。當時,她定定地睜著眼,側著雙耳,專注而又陶醉地聆聽著什么。我悄聲問她在聽什么美妙的聲音。
外祖母喃喃地說:“我在聽心跳的聲音。”
這何嘗不是世上最美的仙樂呢?生命多么輝煌燦爛,多么值得去珍惜。
我流著淚,鄭重地將這第一萬零一條活著的理由鑲刻在心中,永遠永遠……
(選自《活著的一萬零一條理由》)
新視點
在歷史的長河里,每一個生命都卑微到可以忽略不計,但每一個生命又是不可替代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其獨特的尊嚴,都有其活著的理由。作者從聽從外祖母的要求去尋找答案寫起,從大學生到身患絕癥的少女,最后到祖母的第一萬零一條活著的理由——希望,通過一番艱難的探尋,逐步揭示了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