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磊
摘 要:公共英語是高職院校發展教育事業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門學科。但是其在目前實施的過程中呈現出一定的問題與弊端,促使相關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正視這一問題,并采取有效的解決方式,以維系其對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要作用與意義。本文以“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首先從三個方面闡釋了其問題所在,然后從教學內容、教學評價手段以及教學實踐三個角度闡釋了具體的破解和應對方法。望本文的論述能為當前從事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的工作人員提供有益參考,使之在日后教學過程中能夠針對問題進行有效破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公共英語教學;教學資源
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院校對于人才培養的態度和最終效果。但是其在發展過程中,因為自身所存在的問題所造成的對于院校發展的制約,其更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展開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改善這些不良現象,破解弊端。
一、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所呈現出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但是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落后的教育模式和有限的教學資源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本身的基礎設施建設存在漏洞,不能與時俱進地搭配各類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而是仍舊采用課堂、書本以及教師單一口述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學生在周而復始的教學模式當中日趨困乏、在沒有激情與創造性的課堂上難以激發自身參與其中的因素,故而,課堂上教師累得氣喘吁吁,但學生的反饋卻遠遠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同時,落后的教育設施促使學生很難在英語課堂上享受到優秀的、一流的教學資源,這便意味著其無法以先進的、發展的視角,去審視整個英語學習過程,導致教師為其展開的學習內容始終浮于表面,難以內化和深化。
(二)薄弱的教學基礎和不以實踐為目的的學習策略
雖然有一部分學生進入高職院校,確實是從自身日后就業以及技術本領掌握的角度來進行考慮的。但是不能否認的是,絕大部分學生其本身學習基礎相當薄弱,學習習慣也有待養成。大部分學生普遍存在著詞匯量較少、口語表達以及發音能力較差的問題,這種基于以前學習習慣和技能所形成的學習基礎,使其在面對教師統一授課、面對一門與自身所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完全無關的語言類科目時,極容易陷入混沌不解的狀態,就是所謂的課堂上聽不懂教師在講什么,常常一個知識點還沒有來得及消化、教師就開始進入下一個內容。這樣長此以往虧欠的要點越來越多,整個英語學習進程也會全面滯后。同時,就目前筆者了解的高職院校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目的來看,大部分人并不在意日后在生活中是否會用到英語,并不在意日常口語及實踐能力的鍛煉,甚至于很多教師習慣于將考取各類證書、職稱作為教學的根本目的,讓教學內容服務于應試,而沒有將學生的語言掌握和實際應用作為重要的培養內容。
(三)良好外在學習環境的缺失
語言學習需要良好的語言環境作為輔助,換言之,當學生對于一則語法或詞匯的用法并不理解或者說存在理解障礙的時候,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在能夠直接使用英語的環境當中進行應用,是提升其理解能力的最為有效的方式。但是在高職院校,由于上述的兩方面原因,導致英語課堂并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動效果,大部分學生死氣沉沉地盯著課本、盯著教師、盯著板書,卻始終不開口、不愿意或者說不敢講英語,這無疑扼殺了英語學習環境創設的可能性,失去了能夠提升學生學習水平的有力扶持。
二、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存在問題的破解對策
(一)依托時代元素,更新教學內容
知識來源于生活、依托于時代,所以當社會外在發展形勢發生變化時,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情況也應該順勢發生變化。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公共英語教學時,必須適時更新教學內容,依托時代元素,不斷將新觀點、新內容融入課堂當中。例如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利用網絡互聯適時更新教學資源,將大量的英語新聞、英語評論納入到課堂當中,作為輔助性教材來對學生進行授課。這樣做,一來可以讓英語靠近學生的生活現實,逐漸消除其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二來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可以不斷豐富學生的見聞、拓展學生的視野。
(二)更新教學評價手段,完善教學策略
傳統英語教學評價大多是以“考試”的方式來進行的,學生學得怎么樣、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如何,都是通過一張試卷的最終分數來呈現的。但是筆者認為,在信息進步、提倡人類全面發展的今天,“一考定終身”的傳統評價思維顯然已經不適應當今的教育發展形勢。尤其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其作為培養職業技能類人才的重要基地,更要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教師需要全面建立集語言基礎知識、口語聽力、閱讀能力的綜合性評價體系,傳統考試只是作為基礎知識來評價學生的基本知識掌握情況,但不具備絕對評價性。
(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也就是說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還要注重引領學生展開實踐,如組織學生到外企里進行實習,或到外貿加工廠進行參觀等。其目的一方面在于讓學生在真正的英語交流環境中提升自身的英語語感,感知真實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讓學生體驗未來職業技能方面所學的專業類英語,從而讓學生在有所理解、有所感知的過程中,進一步結合自身的專業需要,提升公共英語以及與此相關的專業英語的學習,在實踐中不斷積累豐富的經驗,補充課堂上所學不到的內容。
三、結論
總而言之,在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問題與弊端是其發展道路上不可回避和繞開的一環。但是,只有正視這些問題,同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才能讓英語教學走出誤區、走出低谷,呈現更加完美的發展態勢,推動高職院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徐層珍,何心舒.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路與對策[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4):15-16.
[2]孫伶玲.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學時代:理論版,2014(01):6-7.
(作者單位:四川工業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