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班集體作為大學生求學期間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批評,自我改正,最終達到管理自我,發展自我的主要場所,也是學校實施育人成才的有效載體。當前高職院校班級體建設中存在諸多問題,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和諧、優秀班集體建設。解決這些問題須通過加強自律組織建設,發揮團隊心理輔導作用,加強黨、團支部建設,強化班風、學風建設,制定人性化的獎、懲制度和輔導員指導融入班集體建設。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從而構建和諧、優秀班集體。
關鍵詞:高職院校;班集體;建設;凝聚力
隨著國務院 《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提出,全國高職院校的建設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作為高職院校建設的最小單位——班集體,它對新時期高職院校的重新起航起著重要作用[ 1 ]。班集體作為學生求學期間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批評,自我改正,最終達到管理自我,發展自我的主要場所,也是學校實施育人的有效載體。在高職院校建設過程中,需要班集體和諧奮進,團隊成員具有強烈的集體責任感、榮譽感,才能使大學生具有良好的成長環境。因此,班集體建設對高職院校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作用。
一、高職院校班集體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學生社團活動對班集體的建設影響。近年來,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為班集體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保障工作,它是開展德育工作,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交際等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2 ]。與此同時,學生社團活動提供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的同時也會分散、弱化了班集體的號召力和吸引力。
2)學生學業、就業壓力的影響。近年來,由于部分高職院校錄取分數較低,生源的質量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對于理論課程的學習表現出了厭學、曠課等現象;還有一些同學受到社會和校內不良風氣的影響,表現為自我意識較強,自私心較強,沒有用發展眼光看待學習的利與弊。同時,艱難的就業形勢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一種“無用論”“浪費時間”等觀念,學生只關注個人能否就業,不再提升自我層次,這樣的思想的形成,使學生對班集體的建設缺少動力。
3)學生個體利益對集體利益的沖擊。在高職院校中,從學校到院系各個層次、學生社團多,學生團體等方面,給予學生名和利的機會也較多。與此同時,也滋生了部分學生過分的追求個人利益忽視了個人在班集體中的榜樣、模范作用,不利于班集體建設。
4)網絡平臺對班集體凝聚力的挑戰。在這個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網絡對高職院校班集體的建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據統計,98%以上的同學都用智能手機上網聊天,主要的聊天工具有QQ、微信和微博等。通過在學生團體建立的虛擬的團體的聊天和交際,使得消息傳遞更加方便和快捷[ 3 ];同時,學生的自由式、小眾式、私密式特點和部分同學沉迷于手機網絡游戲,也使得同學慢慢就忽視了與身邊同學的交流,使得他們對班集體成員間的信任和意識淡漠,躲避集體活動,這些現象都會給班集體建設造成巨大影響。
二、高職院校班集體建設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班集體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由學生主體和文化氛圍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現在學生個體差異性大,創新性能力不強,文化氛圍的影響,同學間人際關系影響等。
(一)學生個體差異對班集體建設的影響
高職院校的不斷擴招,生源質量的下降,給高職院校班集體的建設帶來一定的困難,主要表現為學生在各個方面的個體差異較大,思想不夠成熟,人生觀、價值觀不夠穩定。高職院校學生個體差異包括:性格差異,學習能力差異,情感差異,自律性差異等。
(二)創新性不足對班集體建設的影響
班集體建設的形式缺少創新,主要表現在開展活動形式單一。例如開展班團會,集體出游,集體自習,寢室座談等活動。這些過于陳舊的工作方法不利于與學生交心、交友,也沒有體現出“因裁施教”,沒有把少數邊緣同學拉入到班級體中,增強班集體的向心力。因此,在工作方法方面應該按需分配,量體裁衣,根據學生性格特點等諸多因素不斷創新方法促進班集體的凝聚力形成。
(三)文化氛圍對班集體建設的影響
高職院校文化氛圍對班集體建設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班級精神文化、班級內涵文化和網絡文化的影響。其中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現階段局限在團體活動的開展,并沒有針對學生個體差異而開展活動;班級內涵文化表現在學生面貌和班風建設方面,這些方面體現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德育工作和班級制度建設,這些方面的工作也是我們班集體建設的難點;網絡文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學生對網絡的依賴和成癮方面,使得學生很少關注周邊的同學,削弱了班集體的力量。
(四)人際關系對班集體建設的影響
人際交往能力在高職生求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在高職院校作為高等院校特殊群體中的一員,更加重視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然而,學生由于一些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使得部分學生在人際關系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反映班集體的建設就是班級凝聚力的缺失,進而在同學間表現出來的人際關系問題有自我定位的偏差,自我調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比較欠缺,視野較窄,人際交往能力培養缺乏等。
三、高職院校和諧班集體建設的策略
優秀和諧的班集體的形成不是自發的,它需要高校學生工作者,尤其是輔導員的精心組織、創新設計、耐心指導,從而激發全班成員,使之構成一個積極、向上、凝聚力強的班集體。它的實現可依托班集體自律組織建設,心理輔導團隊建設,黨、團支部建設,班風、學風建設,制定人性化的獎、懲制度等。
(一)加強學生自律組織建設
在高職院校中班集體的自律組織建設在班集體建設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個群里優秀與否直接關系到班集體建設各項工作能否順利開展。自律組織主要包括:班委會、團支部、公寓自律工作小組三部分組成,組成它們的優秀團體便是學生干部,學生干部作為在班集體中表現活躍、積極,影響力廣泛,感染力強的普通同學。因此,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在學院——老師——學生群體間的紐帶作用,這樣可以大大的增強班級自律組織作用。
(二)做好學生的團體心理輔導工作
近幾年,在高職院校中心理普查結果表明,存在心理障礙和心理問題的學生群體呈上升趨勢。在眾多心理輔導方式中,團體心理輔導這一工作方法被廣泛傳用,并起著顯著的作用,已成為輔導員崗前培訓的必修內容。團體心理輔導是一種在團體情境下給予心理援助與指導的一種咨詢形式,它以團體活動的形式,通過集體的力量,使得學生個體或小群體實現調適自我,達到適應環境的目的[ 4 ]。這項輔導工作的成功開展可以為廣大學生提供交流平臺,能有效促進班集體成員的心理健康發展,增強班集體成員的團結力和凝聚力、人際更加融洽,推進學風建設、激起班級成員的進取精神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加強學生黨支部和團支部建設
學生黨支部和團支部在班集體建設中要發揮思想引導和行為塑造的多重作用[ 5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服務同學”作為黨團建設的主要宗旨,利用典型的事件對班級成員進行思想教育,同時也可以開展團支中活動,使全體同學懂得融合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促進班集體成員團結。實踐表明,先進的黨、團支部對班集體的建設具有積極的作用。
(四)加強班風、學風的建設
班風、學風建設是班集體建設的核心,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的基礎。在加強班風、學風建設中,第一,要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把傳統的說教轉變成交友談心式的教育模式;第二,健全班級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學生干部作用;第三,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從文化角度熏陶、感染學生,使學生從身心等多個方面,不同層次感受到優良學風的作用,從而不斷提升班級文化內涵,促進班風、學風的建設。
(五)制定人性化的獎、懲制度
在高職院校中,人性化的獎、懲勵機制對學生團體有較強的激勵和限制作用,這對于班集體建設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在獎、懲機制中,首先,要制定人性化的獎、懲制度;其次,做到公平、公正;第三,把學生德育素質,公寓評比、課堂表現和團隊文化全部納入考核內容;最后,注重評比方案的與時俱進,人性化的修改評比和懲罰方法。
參考文獻:
[1] 劉維儉.正確把握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內涵及本質特征[J].職業通訊,2014(8).
[2] 沈云.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發展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27(12):23-24.
[3] 金丹.高職院校網絡文化現狀調查與分析[J].時代教育,2014(1).
[4] 廖林強,童煒娟.淺談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班集體建設中的作用[J].2011(5):71.
[5] 凌云.學生黨支部在班集體建設中發揮作用的途徑及評價標準[J].學生黨建,2012(2):46-47.
[6] 樓曉英,吳文國.高校輔導員隊伍融入班集體建設的機制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3(6):85-87.
作者簡介:薛鵬輝(1986-),男,遼寧遼陽人,碩士,主要從事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就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