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敏 陳克文
摘 要 近年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斷加強,高校創客空間成為高校共青團組織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的新載體,是高校開展第二課堂的新舉措。探討高校創客空間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利用高校共青團組織的各種優勢,通過整合各種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團學活動和完善創客空間運營機制搭建和建設創客空間,有效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關鍵詞 共青團 創新創業 創客空間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88
近年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斷加強,取得了積極進展,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畢業生創業就業、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對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也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在國辦發【2015】36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對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任務和措施做了更為具體的要求。作為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主體的共青團組織發揮自身優勢,打造和建設的大學生創客空間,是在新形勢下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一個新的重要平臺。
1 學校創建創客空間的活動實踐
2014高等教育版的美國地平線報告中預測,學生從知識的消費者轉變為創造者,將是未來三到五年內的趨勢,而在教育界日趨發展壯大的創客運動,正是這一預測的一大表現豍。在美國高校里,創客運動蓬勃發展。目前,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University of Mary Washington、Stanford University等60多所高校已經陸續在校園里開設了創客空間豎。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已經有數十所高校建立了創客空間豏。創客空間是一個松散的國際組織,它是一個具有加工車間、工作室功能的開放實驗室,創客們可以在創客空間里通過共享資源和知識,實現他們的想法。廣西科技大學于2013年12月創建了北斗創客聯盟,同時開始了北斗創客空間的建設。北斗創客空間與社會上的創客空間緊密協作,結合社會資源和學校的教師學生資源,互助互進,經過1年多的努力發展,北斗創客空間漸漸運營穩定,其中在研或即將轉化成果的作品有:自主研發的小型3D打印機、桌面級3D打印機、四足機器人、四軸飛行器、小型激光雕刻機、機器魚、智能小車等。創客空間里學生創客的科技創新作品在各大賽事中也獲得較好的成績,如2014年全國“藍橋杯”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創業大賽有18人獲國家級獎勵,88人獲自治區級獎勵;第八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有3人獲國家級三等獎;第八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有5人獲國家級二等獎;第五屆全國維爾杯BIM建模大賽5人獲得全國第三名;GMC國際企業管理大賽有3人獲全國三等獎等等,同時,創客空間積極走向社會,作品曾參展第二屆、第三屆廣西青少年科學節和第四屆廣西發明創造成果展覽交易會,均獲得一致好評;2015年6月央視新聞頻道的《新聞直播間》對我校創客與城中區政府開展創新創業服務活動進行了報道。
2 創客空間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
2.1 創客空間的理念能擴大創新創業教育的受眾面
創客空間的基本理念是:匯聚、活動、合作、分享、興趣、創新,還能加上開源精神、享受過程、關注實踐等豐。創客空間將不同專業的學生匯集在一起,組織各種創新活動,創客們通過分享和合作,培養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創新的靈感、發現創作的樂趣,然后再分享給身邊更多的人,促進更多的人加入到創客空間。而我們傳統的創新創業教育基本局限在各學科專業當中,學生的創新活動局限在一些具體的比賽或項目中,如“挑戰杯”、“機械創新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等等,這樣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的是少數精英人物,難以普及大眾。通過創客空間理念的傳播,會帶動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活動中來,從而擴大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受眾面。
2.2 創客空間文化氛圍能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
創客空間的文化氛圍是自由、開放、友好、輕松和包容的。創客們有思想、熱愛生活、積極進取,他們忠于自己的興趣愛好,喜歡動手實踐,樂于交流。創客空間中的創新活動需要設計、調查研究和實踐。創客們在積極參與、反復嘗試、不斷探索、做出作品、成果轉化的過程中,創造性、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得到培養,從而激發創新創業熱情。與專業實驗、學科競賽等項目不同,創客空間是個全球性質的平臺,校園創客空間可以與社會上的創客空間開展合作交流,社會上的前沿科技與開源作品使得創客空間的項目更多地源自社會的最新需求,貼近社會的普遍需要,在這樣的環境下創作出來的作品最能實現市場價值的轉化,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
2.3 創客空間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有力補充
作為創新創業活動的專業實驗、學科競賽、創業競賽等活動,對學生來說,都有所限制,比如參與的學生基本是在參與活動的時間段進行創新創業活動,創新創業活動受到明顯的時間限制;又如參與者受到專業知識、經驗積累的限制,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基本是高年級的學生。而在創客空間這個平臺,任何學生,只要是對發明創造有興趣的,都可以加入創客空間;只要愿意分享、合作、實踐的,都有機會動手創造東西,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愛好與專業特長,選擇和學習研究的項目,開展創新創業活動。這是傳統的實驗室和社團不能給予的,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一片新天地,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有力補充。
3 利用共青團優勢,以創客空間為平臺,有效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共青團是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青年大學生所信賴和擁護的組織,有很強的組織優勢、載體優勢、影響力優勢等,共青團組織要發揮自身優勢,以創客空間為平臺,大力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3.1 整合各種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夯實創客空間的基礎
共青團作為校園創客空間的發起人,要搭建好創客空間這個平臺,需要整合地方政府、企業、學校各部門等各方資源。(1)整合工商局、稅務局等政府資源,對創客空間的成果進行轉化等等;(2)整合校內外各教學、科研單位資源,聘用專業導師和管理人員。(3)向學校申請創客空間的場地,如設計室、工作室、沙龍論壇室等等。(4)購買或向各實驗室借用各種工具,如3d打印機、電焊臺、萬用表、小型車床、切割機等等。(5)獲取教務處、科研處的支持,通過申報大學生各類創新創業項目,獲取創客空間的項目經費等等。
3.2 利用團學活動,推動全校開展創客運動,給創客空間帶來蓬勃生機
共青團通過豐富多彩的團學活動,借著國家的“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東風,推動學校創客運動:通過加強對大學生創客運動的鼓動和宣傳,對大學生創客取得的成果進行展示,促進創客作品成果轉化;利用微信、微博、網站等新媒體,提高創客和創客空間的知名度,宣傳學校優秀創客和其作品,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創客空間文化氛圍;依托各教學科研單位團委的科技文化品牌項目,將創客活動引入其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依托共青團指導的校級創新創業學生組織,開展科技節、創新創業講壇、沙龍或座談會等各種類型和層次的創客活動,促進創客運動和創客空間的蓬勃發展。
3.3 完善創客空間運營機制,促進創客空間的可持續發展
社會上的創客空間的運營模式是租用一個房間,房間里有各種元器件、儀器儀表工具,什么人都可以參加,定期組織一些分享和講座,大家在空間中盡情討論,只要按期交會員費就可以了。而共青團組織創建的校園創客空間是不收取會員費的,所購買的物品基本由共青團組織提供,但隨著創客空間的不斷發展,空間的參與者逐漸增多、所需要的物品逐漸增加、舉辦的活動也越來越多,經費問題、人員管理問題、空間日常管理問題和空間的發展等問題日益凸顯,這些問題都促使管理方制定并完善創客空間的運營機制,只有創客空間運營穩定了,才能使創客空間可持續發展。